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洪涝灾害后,如何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2023-08-09 19:40 作者:湖南医声  | 我要投稿


极端天气引发的洪水灾害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暴雨洪涝之后,

可能带来哪些疾病?

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当前许多地方正处于汛期,湿度大、温度高,食品容易受到细菌、霉菌及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水源也可能受到污染。这些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如引起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

因此,在洪灾过后,防范传染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l 注意防疫消毒,杀虫防病;

l 要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烧熟煮透,不食用病死禽和霉变的食品;

l 不食用洪水浸泡过的食品,不要喝生水;

l 水源改变时,山水、井水等新水源要在专业机构指导下消毒处理后使用;

l 及时清除室内外淤泥、垃圾、积水,防止蚊蝇孽生;

l 要积极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

l 要开门、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l 尽量避免长期接触淤泥、疫水;



特别提示!!!

1、谨防“病”从口入

洪水泡过的果蔬、农产品和瓶装水都应该被丢弃!因为一旦污染,这些食物就无法彻底清洁和消毒。

除了被洪水泡过的瓶装水,取自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的临时饮用水,都有被污染的风险,一定要进行消毒。煮沸几分钟,就可以将水中所含的绝大部分致病菌、病毒杀死。但要注意,盛放开水的容器要清洁,不要用喝水的杯子直接到容器中取水,可以设置开水龙头或公用水舀。

在洪水灾害中,食品同样容易受到污染。食品可能会受到洪水中的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的污染。这些微生物很容易在潮湿的环境中繁殖,导致食品变质、腐烂。

其次,食品可能会受到洪水中的化学物质的污染,例如农药、杀虫剂、重金属等。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渗透到食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洪水过后,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有患病的风险。不安全的食物和水会导致腹泻、呕吐、胃痛、发烧、疼痛和疲劳,并可能导致严重疾病。



2、注意皮肤疾病

夏季气候温暖潮湿,极易滋生细菌蚊虫,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长时间浸泡在洪水中,也容易出现一些皮肤不适的症状。

医生指出,浸渍皮炎、湿疹皮炎、真菌细菌等导致的感染性皮肤疾病及虫咬性皮炎等几类皮肤病较为常见。

浸渍皮炎主要表现为手足发白、起皱,严重者会出现脱皮、糜烂、渗液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

专家提示,为防止皮肤病发生,要尽量降低接触污水的频率,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换洗贴身衣物,注意皮肤褶皱部位局部清洁,保持局部的干燥、透气,不与他人共用拖鞋等物品。

同时,有些疾病通过老鼠、蚊子等动物传播,还需做好防蚊、灭鼠、灭蝇工作。




3、有针对性开展消毒

一般以清洁为主,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水、粪便、腐败的动植物等污染时,可对被污染物品、环境进行清洁消毒。

被污水浸泡过的物体表面、墙壁、地面可采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作用30分钟,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拭。

家具、卫生洁具、办公用品等可能被污染时,用浓度500mg/L的有效氯溶液,采用冲洗、擦拭、浸泡方式作用30分钟或采用1000mg/L季铵盐类消毒剂作消毒处理,消毒时间15-30分钟,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餐、饮具清洗后首选煮沸消毒,煮沸时间应在15分钟以上。也可使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消毒剂浸泡后应用清洁水冲洗干净(如用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被洪水污染的衣服、被褥最简单的方式是清水洗净后进行日光暴晒。耐热、耐湿纺织品使用煮沸消毒10分钟的方式消毒;不耐热纺织品使用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清水漂洗晾干。

对于一般生活垃圾无需进行消毒处理,要求做好卫生管理工作,日产日清。含有腐败物品的垃圾喷洒含有效氯5000-10000mg/L消毒剂溶液作用60分钟后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最后!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吃任何被洪水浸泡的食物!有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洪涝灾害后,如何做好个人健康防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