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终于等到你丨中央美院2022级1039名本科新生及559名硕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2022-10-09 09:29 作者:家有考生升学帮  | 我要投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日寒露,秋意已浓,作为百年中国最高美术学府,中央美术学院在今天收获了1039名本科生以及559名硕博士研究生,他们怀抱着美好的艺术理想开启自己新的艺术征程。

图片

10月8日,中央美术学院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党委书记高洪,院长范迪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文海,副院长徐扬、林茂,党委副书记王晓琳,副院长吕品晶、邱志杰,院长助理潘承辉,学术委员会主任苏新平,以及各教学院系院长、系主任和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出席了开学典礼。教务处副处长郝凝辉主持典礼。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建联络员、中国传媒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田维义出席典礼。

图片

“今天,望京校区、燕郊校区、上海校区和还在家乡的新生同学们通过现场和线上的方式,一同参加开学典礼,校园因你们的加入充满朝气活力,同学们也因成为央美的新生力量而涌发无限的憧憬,此时,我们的心连在一起,我们共同迈向中央美院新的征程。”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在开学典礼上欢迎2022级新生的到来,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参观正在学校展出的两个展览:一是美术馆展出的“莫忘初业第一程——早期国立艺专的国画课堂”,从中感受百年前学校初创时期的一代人就怀有以美育救国、以美术报国的初心;一是在多功能厅举办的“时代召唤、央美贡献——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创作成果展”,呈现了美院人在党和国家的重大任务面前,集全校各学科力量,立足新时代艺术创作与设计的新作为新贡献。这两个展览分别讲述了“老一代央美人”和“新一代央美人”胸怀大爱、文脉传承的故事。范迪安表示,无论在何年代,在何处境,央美人从未间断地秉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理念,致力于同中国文化艺术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艺术课题,始终勇于担负起历史和国家的重任,坚守创造者和育人者的操守与初心,新时代十年全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各方面硕果累累,记录着当代央美师生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奋斗足迹。

“艺术的本质是创造,学习艺术就是为了学会创造、通往创造,感受创造的乐趣,也经受创造的磨难,获得创造的幸福。”范迪安就“奋进新征程、激扬创造力”向新生同学们提三点希望,一要坚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思考为什么创造。希望同学们明确自己所处的时代方位,以艺术的方式回应时代呼唤,反映时代精神,在新时代征程上留下无愧时代、无愧青春的创造印记。二要坚定立足中国大地、深入生活,思考创作什么样的作品。希望同学们面向时代发展,自觉深入生活,热忱讴歌人民,创造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创造出有品质、有品格、代表央美人审美风范的作品。三要根植优秀传统文化,博采百家之长,思考如何创造。希望同学们加快把握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式,树立超越式思维,致力跨学科实践,尤其要从中国艺术传统、中华美学精神的灵山道海中汲取智慧,壮实学养,在全球文化交流碰撞的语境中培植文化自觉,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精粹,用新时代的艺术形式做好历史的传承和未来的开拓,创作既有民族气派又有世界格局的精品力作。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范迪安强调,全校师生员工要在大会召开之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动“双一流”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加快“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作为艺术追求,创作更多的精品力作、传世之作;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提高现代大学治理水平。“我们一起站在新的起点,朝向未来,踔厉奋发,先生后生,携手前行。”

图片

“我们在抗击疫情中度过高中岁月,在凌冽寒冬中历经联考、校考,在炎炎盛夏里备战高考……今天,我们在婉柔的秋风中,相聚于中央美术学院这座中国美术教育的最高殿堂,开启我们对艺术的更高追求和人生中新的篇章”,实验艺术学院刘思彤代表2022级新生发言,他们将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忘初心,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继续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在今后的人生中,牢记使命,创作服务于人民的艺术,秉持奉献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图片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学生王冠芳代表老生向2022级新同学分享了在中央美院求学与生活的心得体会。“央美对我们的想法和创造力展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有一种style叫央美freestyle。在央美,没有刻板的对与错,学术和沟通才是每一天的主旋律。”王冠芳谈到,“躺平”不能“躺赢”,虽然美院生活的轻松愉悦,学业上却依旧“任重道远”。谈及自己大学期间携笔从戎、丹青报国的两年经历,并参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王冠芳感言,“我们都应珍惜机遇,与时代同频共振!让最好的自己和最好的时代相遇。”她希望学弟学妹们迈出以往的舒适圈,热情的闯荡,以全新的方式去挑战自己。同时更要牢记,艺术来自有温度的烟火生活,来自时代的火热实践。

图片

“遥想36年前,我跟大家一样,拖着行李,怀抱梦想,走进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大门。”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黄勇代表教师在致辞中回忆起初入美院时的经历,“那时候日子仿佛很慢,生活很简单。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录取通知书上的16个字:希望你为祖国的美术事业作出新贡献。”黄勇结合在美院最熟悉的素描和色彩课程谈到,这两门都是关于视觉规律认知理解和运用实践的重要课程。在素描课中,塑造形和空间,是对能力的培养,美术中的“术”多基于此。而色彩课,更多的要求是对关系的处理,微观与宏观的理念都在对比中产生和进行,人和社会的发展总离不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在学习艺术的路途中既要成为一个身处实践的当局者,又要成为一个立足于大格局的旁观者。

图片

教务处副处长郝凝辉主持开学典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开学典礼现场“

慰问新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生报到

图片

新生入校

图片
图片
图片

奋进新征程、激扬创造力

范迪安院长在2022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全体新生同学们、教职员工同志们:

今年的开学典礼,比往年来的要晚一些,但是秋风送爽,校园缤纷的秋色更加浓郁。新生同学们经过入学教育的各项活动,对学校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应该说初步知道了什么是“央美”,也在思考自己如何当一个“央美人”。全体本科新生同学参加了军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天在国旗下汇集,展现出高昂的精神风貌。在疫情防控的情形下,今年秋季开学格外不易,同学们克服困难,自觉遵守防疫要求,全体教职员工为保障开学和教学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教务处老师的努力下,今年的开学典礼也是第一次全体同学们都有坐席,足见老师们对大家的期盼和祝福之情。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新生同学们表示真诚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向全体教职员工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今天,通过现场和线上的方式,望京校区、燕郊校区、上海校区和还在家乡的新生同学们一起参加开学典礼,校园因新生同学们的加入充满朝气活力,同学们因成为央美的新生力量而涌发无限的憧憬,此时,我们的心连在一起,我们共同迈向中央美院新的征程。

我希望同学们都去看一看学校目前正在进行的两个展览,一个是学校美术馆展出的“莫忘初业第一程——早期国立艺专的国画课堂”。在这个展览中,同学们可以看到中央美院前身国立艺专中国画学科的教学文献,从那些已经泛黄的作业上看到老前辈们当年学习研究的认真,从而感受百年前学校初创时期的一代人就怀有以美育救国、以美术报国的初心。结合校史馆陈列的校史资料,大家更能够看到中央美术学院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重要缩影的历史进程。正是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中央美院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中不断拓展了学科、形成了新的格局。放眼世界,在全球美术教育领域,我们所形成的美术、设计、艺术人文和建筑四大学科群齐头并进、相互交融的学科结构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从先贤的筚路蓝缕到今天的全面发展,中央美院代表了国家美术教育的先进水平,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她续写新的华章,增添新的光采。另一个展览是在多功能厅举办的“时代召唤、央美贡献——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创作成果展”,展览呈现了学校承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以及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艺术设计和美术创作的成果。在党和国家的重大任务面前,我们集全校各学科力量,组成多个工作团队,师生们日夜奋战,出色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赞扬,也呈现了我们立足新时代艺术创作与设计的新作为新贡献。

这两个展览分别讲述了“老一代央美人”和“新一代央美人”胸怀大爱、文脉传承的故事。无论在何年代,在何处境,央美人从未间断地秉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理念,致力于同中国文化艺术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艺术课题,始终勇于担负起历史和国家的重任,坚守创造者和育人者的操守与初心,新时代十年全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各方面硕果累累,记录着当代央美师生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奋斗足迹。

在2018年学校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8位老教授亲切回信,希望我们弘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提出了加强美育工作的重要思想,勉励我们要“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为根本遵循,在新的百年创造更辉煌的业绩。在这个大集体中,个体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却是重要的,每个人的成绩汇成央美的荣誉,央美的荣誉激励我们每个人为之努力和奉献。全体新同学进入学习新阶段、迈上人生新历程,就是一次新的起航,要把国家的责任抗在肩上,把时代的使命放在心上,在艺术的海洋里看清方向,在文化的发展中贡献力量,在人生的目标上实现梦想。

艺术的本质是创造,学习艺术就是为了学会创造、通往创造,感受创造的乐趣,也经受创造的磨难,获得创造的幸福。我们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才情、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一代中国艺术创造者。在这里,我就“奋进新征程、激扬创造力”向新生同学们提三点希望:

一要坚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思考为什么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他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同学们的理想都是成为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在步入校园之后,全体本科同学最要解决的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就是怎样培养自己的创造意识,全体硕博士研究生更要站在研究的学术位置上思考创造的课题。回顾央美的风雨历程,大家一定能感受到“国之所需、我之所向”始终是央美历史传承的艺术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人民奋斗、国家昌盛、民族自强的时代,也是社会需要优秀美术作品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学会把握历史进程,感触时代的脉搏,用青春的敏锐思考破解创造的难题,使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通向创造的境界,努力描绘当代中国的沧桑巨变和社会发展的宏伟气象,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从这学期开始,全校各专业院系都要认真开展创作课的教学,要侧重研讨如何在基础专业课中加强创造性培养,要全面推动研究生在创作上的研讨交流,使研究生的创作展现出新时代水平。希望同学们明确自己所处的时代方位,以艺术的方式回应时代呼唤,反映时代精神,在新时代征程上留下无愧时代、无愧青春的创造印记。

二要坚定立足中国大地、深入生活,思考创作什么样的作品。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8周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两个讲话精神一脉相承,确立了中国文艺的根本属性,那就是表现人民、服务人民。中央美术学院传承延安文艺的优秀传统,始终坚持创造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艺术作品,培养能够造福社会、以文化人的优秀人才。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雕塑创作,从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徽、政协会徽等重大设计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优秀美术作品创作都以反映了人民的共同心声和思想情感而成为美术中的经典。新时代以来,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立足中国大地,以大量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描绘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伟业,以众多的设计、建筑和艺术研究成果服务城乡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使美术之美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作用。希望同学们面向时代发展,自觉深入生活,热忱讴歌人民,创造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创造出有品质、有品格、代表央美人审美风范的作品。在这方面,学校将加强教学实践,引导大家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走出自己的创造之路。

三要根植优秀传统文化,博采百家之长,思考如何创造。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这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涵。同学们都处于不同的专业领域,每一种专业都有术有专攻的学习规律,希望大家加快把握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式,与此同时,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图像时代,更需要大家树立超越式思维,致力跨学科实践,尤其要从中国艺术传统、中华美学精神的灵山道海中汲取智慧,壮实学养,在全球文化交流碰撞的语境中培植文化自觉,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精粹,用新时代的艺术形式做好历史的传承和未来的开拓,创作既有民族气派又有世界格局的精品力作。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这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大会,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及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校师生员工要在大会召开之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动“双一流”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加快“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作为艺术追求,创作更多的精品力作、传世之作;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提高现代大学治理水平。为此,今天的开学典礼与往年不同的根本意义在于我们一起站在新的起点,朝向未来,踔厉奋发,先生后生,携手前行。

宣传部 / 文图

主编丨吴琼编辑丨何逸凡


终于等到你丨中央美院2022级1039名本科新生及559名硕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