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10期文博考研常考题篇

2018-10-27 00:21 作者:文博考古考研辅导网  | 我要投稿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考古学

名词解释

8题,每题10分,共80分


  • 李济(2013、2017、

  • 考古学文化(2012、

  • 考古地层学(2014、

  • 类型学(2018、

  • 相对年代(2016、

  • 山顶洞人(2011、

  • 丁村人(2012、

  • 许家窑人(2013、

  • 裴李岗文化(2011、

  • 新砦遗址(2018、

  • 水洞沟遗址(2014、

  • 仰韶文化(2015、

  • 公墓与邦墓(2018、

  • 周原(2014、

  • 二里头遗址(2015、

  • 二里头文化(2017、

  • 族墓制度(2017、

  • 列鼎制度(2016、

  • 里耶秦简(2016、

  • 黄肠题凑(2012、

  • 司马金龙墓(2016、

  • 三体石经(2017、

  • 石窟寺(2014、

  • 龙门石窟(2015、2018、

  • 唐三彩(2011、2015、

  • 磁州窑(2012、

  • 越窑(2013、

  • 葡萄镜(2013、

  • 白沙宋墓(2017、


简答题

4题,每题25分,共100分


  •  夏鼐的考古学学术贡献(2016、

  • 研究考古学文化的年代主要利用哪几种自然科学手段(2011、

  • 简述良渚文化的主要文化特征(2011、2017、

  • 简评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研究(2012、

  •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与研究(2014、

  • 屈家岭文化特征(2018、

  • 公元前1W年~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重要考古发现与学术意义(2013、

  • 郑州商城的时代和布局(2016、

  • 结合考古发现试论西周列鼎制度(2012、

  • 汉代选官制度(2016、

  • 试论东周时期都城的发现与特征(2013、

  • 试论汉魏洛阳城布局变化及其在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2012、

  • 简论隋唐长安城的布局及其意义(2014、

  • 北宋皇陵分区(2018、


论述题

2题(考古学和博物馆学各一题),每题60分,共120分


  • 试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内容及其意义(2012、

  • 试论中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2015、

  • 试论殷墟的发现及其性质(2014、

  • 论述郑州商城的布局及性质(2011、

  • 东周时期的都城考古发现和布局特点(2017、

  • 汉代画像石墓的分区、题材内容及雕刻技法(2013、2016、

  • 论述西汉诸侯王墓的发现与研究(2015、

  • 汉魏洛阳城的布局演变及其意义(2018、

  • 简要论述宋代瓷窑遗址(2016、



博物馆学


名词解释

8题,每题10分,共80分


  •  博物馆学(2011、2018、

  • 博物馆(2013、2014、2015、2016、

  • 南通博物苑(2014、2016、

  • 张謇(2017、

  • 古物陈列所(2015、

  • 史密森学会(2012、

  • 中国博物馆学会(2013、

  • “三性二务”(2016、

  • 目标观众群(2012、

  • 陈列主题(2012、

  • 陈列艺术设计(2013、

  • 藏品(2017、

  • 藏品鉴定(2018、

  • 藏品编目(2017、

  • 藏品保护(2015、2018、

  • 藏品修复(2016、

  • 藏品总登记簿(2012、

  • 文物总收入登记簿(2014、

  • 博物馆建筑(2013、

  • 博物馆疲劳(2014、2018、

  • 数值化博物馆(2015、

简答题

4题,每题25分,共100分


  •  新博物馆学(2017、

  • 五种以单项标准的博物馆类型(2017、

  • 简述中国博物馆发展史(2015、

  • 当代世界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2016、

  • “三部一室”制度(2014、

  • 博物馆的性质和作用(2014、

  • 藏品征集原则(2018、

  • 藏品鉴定的主要任务、基本方法及其意义(2012、

  • 谈谈藏品鉴定、定名、定级(2015、

  • 试论藏品保护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思路(2013、

  • 简述组织陈列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程序(2012、2014、

  • 结合实例说说策展(2018、

  • 试论中国博物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2012、

  • 博物馆陈列与公众教育的关系(2016、

  • 简论21世纪博物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新趋向(2013、

  • 列举不少于10部博物馆学著作或论文(2015、

论述题

2题(考古学和博物馆学各一题),每题60分,共120分


  • 论述博物馆学(2016、

  • 中国和东欧博物馆产生的原因(2017、

  • 1900~1949年中国博物馆发展和特点(2018、

  • 谈谈你对博物馆教育与服务的认识(2011、

  • 结合实例分析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及其对策(2015、

  • 结合实例试论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及相应对策(2013、

  • 试论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学科体系(2012、

  • 结合实例论述博物馆陈列中内容设计与艺术形式设计的关系(2015、


小结

  1. 本篇对试题的整理基本是按照章节内容将相关真题进行排序整理,相近考题按同词频处理,仅供各位参考;

  2. 首师自2012年起对博物馆学(基础概念)的考察比重明显增多,但名词解释大多都是《博基》上的概念,简答和论述近年来有越来越明显的理论结合实际的趋向,但结合时事相对较少,且都是当下讨论的多的热点议题(如博物馆发展史、陈列、教育、公众等),出题总体中规中矩,考生可以适当多关注新的期刊文章,开拓思路、辅助复习;

  3. 首师大自2011~2017真题重复率较少,但2018年真题与此前出题有大量重复。明显考了很多次的考点已经列出,当作重点复习;

  4. 因为参考书只有《考通》和《博基》两本,整体出题相对分配均匀,即两门几乎各占一半,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都是先博物馆再考古,二者占比并无偏颇;

  5. 真题整理的目的主要有三个,其一在于罗列该院校偏好考察的内容(某一章在哪年考过,总共考过几次、有什么规律等),其二在于整理高频考点和概念(内容类型,如城址、窑址、制度等),其三在于分析出题套路(是否有重复考题、各部分内容占比情况等)。方法都是一样的,各位也可以按此方法试着分析自己目标院校的试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二轮复习,祝大家一切顺利!

微博二维码
购买文博考古资料小程序二维码
购买考古文博资料闲鱼二维码
购买考古文博资料微店二维码


第10期文博考研常考题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