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环游记(五)---嘉峪关
很早便从当年的历史课本和当初的板报中就知道嘉峪关这个地方。在我的印象里,嘉峪关可比酒泉知名多了(好像那时还没有酒泉这个地方吧)。嘉峪关是明清整个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关隘,是抵挡匈奴在西北方向入侵中原的第一要塞,当然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驿站。从军事角度看,其坐落于狭窄的山谷中部,两侧的长城城墙横亘在沙漠戈壁(一个毛都不长的地方),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讨赖河沟壑第一墩。这里,历史书上曾被称为河西的咽喉,因其地势险峻(现场观察,没有发现它有多险,反而觉得很平缓),则易守难攻,自然成了抵御外敌最好天然屏障。曽几何时,中原军民在此洒热血抛头颅,与匈奴鏖战不知多少个轮回,再有地势险峻的加持,所以才有后来“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
听说,嘉峪关城内,是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可惜,我们没能进到城里一睹其设置精妙的机关,因为,旅行合同明确注明:嘉峪关为“外观”项目。导游抓住这个合同不严密的疏漏(也许是有意为之),将我们带到离嘉峪关两公里远外的公路边,好心让游客下车远观。呵,我操,我还以为就在嘉峪关城楼下也,只是不进城罢了,还暗喜又可以节约银子了。这不,远观也是外观,只要能看得见嘉峪关,无论看见的是哪个角角,导游都没有违反合同的约定,能赖他何?。要知道,嘉峪关,这个承载了中国好多沧桑历史事件、经历过多少可歌可泣大悲大喜故事的地方,本应该是此次旅行必须打卡登墙观战缅怀先祖的地方啊,结果呢?不说了,说起都是泪。有好事者心有不甘,向嘉峪关方向走了数百米,希望能将嘉峪关照片拍清晰雄伟点,结果我发现他们还是悻悻然回来了,看来效果不佳。无赖,我只好把手机(相机)焦距放大,拍了拍灰蒙蒙模糊不清的嘉峪关外貌,以了却心愿。
回到车上,越想越不是滋味,本来想看看这个丝绸之路上曾经风光一时的商贾驿站,这个曾经抵挡匈奴金戈铁马反复冲击的嘉峪雄关,却遗憾弄成现在的远观。远处看嘉峪关是什么样子?它看起来两侧就像是被铁链(长城)紧紧栓住,在阳光下被爆嗮得奄奄一息且动弹不得并竖着尾巴(这里指嘉峪关塔楼)的土拨鼠。导游自觉无趣,为平息大家的怨气,便主动献殷勤为游客提供了一些有关嘉峪关的视频和照片。来来来,我们一起瞧瞧导游给的这些东东都有些什么稀奇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