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操作系统5.6.7)
第五章:文件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
考试内容:
1. 文件的基本概念,文件逻辑结构,文件的物理结构和存取方式
2. 文件目录的基本概念,文件目录的实现
3. 文件的操作,目录的操作
4. 磁盘空间的管理
5. 文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 文件系统的性能问题
7. Windows的文件系统FAT,UNIX的文件系统

1. 文件基本访问单位:位、字节、记录
2. 文件的属性:
文件类型
文件长度
文件的物理位置
文件的存取控制
文件的建立时间
3. 文件系统:文件和目录相关的子系统
4. 文件的分类:
(1)按用途:
系统文件
库函数文件
用户文件
(2)按组织形式:
普通文件
目录文件
特殊文件
→UNIX操作系统中的文件分类
(3)按文件中的保护方式:
只读文件
读写文件
可执行文件
无保护文件
(4)按信息的流向:
输入文件
输出文件
输入输出文件
(5)按存放形式:
临时文件
永久文件
档案文件
(6)按使用介类型:
磁盘文件
磁带文件
卡片文件
打印文件
(7)按组织结构:
逻辑文件:流式文件(无结构);记录式文件
物理结构:顺序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
5. 文件逻辑结构(用户可见,可直接处理)(文件组织):
(1)原则:
查找快捷、修改方便、空间紧凑、易于操作
(2)分类:
有结构的记录式文件:逻辑记录数据项→定长记录文件;不定长记录文件
无结构的流式文件:字符
6. 文件物理结构(外存,组织结构)(存储结构)
→组织形式,与存储介质特性有关:
顺序结构(最简单):顺序存取;随机存取——连续
链接结构:指针——不必连续FAT
索引结构:(解决定长)索引表的链接模式;多级索引
7. 文件的存储介质主要取决于文件的外存设备:
(1)顺序存储设备:
磁带→特性:
顺序存储,从头开始
由在磁带上的位置识别
块与块间有间隙
存取v与信息l、带速、间隙
容量大
(2)随机存储设备(直接存储):磁盘
①组成:磁道、柱面、扇区(512字节)相反方向编号、磁头号
②空间位置决定因素: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
③访问磁盘时间:寻道时间(移臂)、延迟时间(旋转)、传输时间
8. 文件的存取方式:
顺序存储方式
随机(直接)存取方式

9. 文件目录:每条记录为文件的文件控制块(FCB)=目录
第三章:进程控制块(PCB)
10. 文件目录管理形式:
一级目录(单级目录):外存固定区域;PCB单用户
二级目录:主文件目录→指针;用户文件目录
多级目录(树型目录):最高层为根目录,最低层为文件→层次清楚、解决用户文件重名、搜索速度快
11. 文件路径检索方法:
全路径名(绝对路径名):根目录开始
相对路径:当前目录开始
12. 文件寻址:根据FCB中的物理地址,求任意记录或字符在存取介质上的地址
13. 目录项分解法:为加快目录检索+减少访问磁盘的次数
(1)把FCB分成两部分:
①符号目录项(次部):文件名,文件号
②基本目录项(主部):除文件名外所有项目
(2)分解后的过程:
①访问符号目录文件——文件名——文件内部号
②访问基本目录文件——文件内部号——基……相对位置和物理位置——直接读入内存
14. 存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位图法:物理结构
空闲块表:物理结构为顺结构
空闲块链表
成组链接法
→ 都为空闲块
15. 记录:关键字(key)
大小由文件性质决定
存储介质上的分块根据存储介质特性划分

16. 影响文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
(1)人为因素→(措施)规定文件的存储权限:存取控制矩阵;二级存储控制→
①第一级:对访问者的识别→(用户分类)文件组、文件组的同组用户、其他用户
②第二级:对操作权限的识别→(操作分类)读操作r、写操作w、执行操作x、不能操作-、目录d、字符设备c、块设备b
(2)系统因素→定时转储
(3)自然因素→建立副本
eg. r w x r —— x r —— x
文件组 可执行 可执行
可读可写 可读不可写 可读不可写
可执行 文件组的同组用户 其他用户
其二进制为111 101 101
八进制为755
17. 文件保密方法(防止窃取):
隐藏文件目录
设置口令
使用密码
18. 文件系统(物理基础:磁盘设备)
技术措施:


19. Windows
(1)FAT文件系统(以簇为单位)
版本:FAT-12、FAT-16、FAT-32
FAT卷的结构:引导扇区、文件分配表、根目录
(2)UNIX文件系统:
目录中为每个文件保留一项,每项包含两个域:文件名、I节点号
UNIX普通文件的物理结构是三级索引结构

第六章:I/O设备管理
考试内容:
1. 设备与设备分类
2. I/O硬件组成
3. I/O软件的特点及结构
4. 典型技术:通道技术、缓冲技术、SPOOLing技术
5. I/O性能问题及解决方案

设备分类:
(1)按使用特性:
存储设备
I/O(输入输出)设备
(2)按共享属性:
独占设备:打印机
共享设备:磁盘
虚拟设备:虚拟打印机
(3)按信息组织方式:
块设备:512B~4KB 磁盘/带
字符设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
2. I/O设备数据传输控制方式: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忙——等待”):早期无中断
中断控制方式
直接存储器存取控制方式(DMA):块设备
通道控制方式
3. 通道分类:
选择通道:只含一个分配型子通道
字节多路通道:非分配……,按时间片轮转方式共享
数组多路通道:非分配……
4. 输入输出通道:控制外围设备
5. I/O最关键目标:设备独立
I/O软件分层:
中断处理程序
设备驱动程序
与设备无关的系统软件
用户空间的I/O软件
6. 设备无关软件层实现的功能:
①统一命名 ②设备保护 ③提供与设备无关的逻辑块 ④缓冲(单缓冲、双缓冲、多缓冲) ⑤存储设备的块分配 ⑥独占设备的分配与释放 ⑦出错处理

第七章:死锁
考试内容:
1. 基本概念:死锁,活锁,饥饿
2. 死锁预防策略
3. 死锁避免策略
4. 死锁检测与解除
5. 资源分配图

1. 死锁进程至少有2个
活锁:释放时间不定,长时间等待
饥饿:长时间等待,没发生死锁
忙式等待:低效、活锁
阻塞式等待:高效、饥饿、主动放弃
2. 死锁的原因:
竞争资源→资源分配不当
进程推进顺序不合理→进程推进顺序不当
3. 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
互斥条件 (预防)→ 破坏“互斥条件”
不剥夺条件 → 破坏“不剥夺条件”
请求和保持条件 → 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
循环等待条件(环路等待) → 破坏“循环等待条件”
4. 解决死锁的方法:
预防死锁:分配前 静态分配 定时重试和定时放弃锁
避免死锁:分配过程中→安全状态与不安全状态;利用银行家算法(资源分配拒绝)
检测死锁:资源分配图;资源分配图简化法
解除死锁:撤销或挂起→剥夺资源法;撤销进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