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未来会成为一颗恒星吗?太阳熄灭后是否就是木星的机会?

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一颗行星,其质量是太阳系其它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在地球面前木星是一个巨无霸,木星的体积相当于1000余个地球。不过和太阳比起来,木星就显得非常小了,太阳总质量占比达到了太阳系的99.86%,而木星就连剩下的0.14%都填不满。和太阳相比,如果地球只能算是一颗芝麻粒,那么木星顶多就是一个花生米。

木星是一颗演化失败的恒星,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它没能抢夺更多的气体和尘埃,大部分都被太阳夺走。木星只能捡捡太阳剩下的边角料,而且只能憋屈地围绕太阳公转。木星距离成为一颗恒星很远,不光如此,木星就连成为一颗褐矮星都不够资格。一般来说,我们拿木星的质量作为一个参考标准,想要点燃气态星球内部的核聚变最低标准必须达到木星质量的80倍。但并不是说达到了木星质量的80就可以成为恒星了,而是最多成为一颗褐矮星。

褐矮星是介于行星与恒星之间的一种气态星球,我们没有给它定义,只是称呼它为褐矮星。褐矮星内部也在发生核聚变反应,但和最小恒星红矮星比起来,它的核聚变反应都异常缓慢。因为内部的温度和压力达不到点燃氢核聚变的标准,只能点燃重氢与氦-3。如果我们把恒星比作一个火堆,那么褐矮星顶多算是一根小蜡烛。它内部的核聚变也不会一直燃烧,因为在气态行星中,重氢和氦-3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在燃烧一段时间后也会熄灭。不过因为过于缓慢,这个熄灭过程也非常长。

木星想要变成恒星至少也需要变成一颗褐矮星,但却需要再给它添加近80颗木星的质量,可是把太阳系内所有的行星都扔到木星上,也仅仅多了不到1/2的质量,远远不够。木星如果想要发光发热,只能把目光盯上50亿年后的太阳。太阳目前正值壮年,差不多在40亿年后就会发生氦闪,点燃内部的氦元素,再过10亿年太阳膨胀到地球附近时就会发生塌缩。塌缩后的太阳,中心会变成一颗和地球差不多大的白矮星,但已经膨胀到外围的气体和尘埃会留在宇宙空间中,形成一个中心是白矮星的团状星云。

这个时候就得看木星是否机灵了,如果够机灵它就可以不断吞噬这些星云物质。那这些星云物质够吗?太阳虽然可以燃烧100亿年,但它最终烧掉的氢仅占10%,在塌缩时留下的星云物质也是巨量的,而且这些星云物质最外层已经能够达到火星到木星的轨道了。木星巨大的引力具备吞噬这些星云的条件,并且超过80倍木星质量也是非常轻松的。但木星想要通过吞噬太阳残骸变成一颗恒星也比较困难,哪怕成为一颗最小的红矮星也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而且星云物质并非都接近木星轨道,所以木星变成一颗褐矮星的概率更大一些。

木星有小太阳系之称,木星有79颗卫星,并且其中四颗最大,木卫三比水星都要大上几圈。如果木星成为一颗褐矮星,虽说发光发热的能力远远低于太阳,但在木星轨道上的那些卫星仍然有可能处于宜居带上。木星的卫星上兴许可以适合居住也说不定,也许这里是为人类保留的一个备胎星球吧。在太阳变成红巨星的时候,人类一定得向外层轨道迁移,因为红巨星最后的疯狂就是吞噬地球。所以,木星也许就是一颗恒星的备胎,为生命提供最后的栖息地吧。那么你认为木星有机会变成一颗发光发热的褐矮星呢还是会变成一颗红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