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苍穹的龙爪:机炮是歼20的标配武器

围绕“歼20是否装了机炮”这一议点的议论已形成有装机炮和没装机炮两大论点。本着书籍文献上可能对这一议点起定音的作用,笔者阅览了今年第九期《兵工科技》的《歼20到底有没有航炮》一文。毋庸置疑,这篇文章的“一边倒”式分析令笔者失望至极。笔者将从外军四代机的航炮及技战术配置上对歼20的航炮配置进行分析。
决不做无意义、不现实之举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的越战,因为过于看好导弹性能而没装机炮的F4战斗机在打光导弹后屡被纸面软硬件性能上不及自己的米格17、米格21等机炮战斗机羞辱。


为不再重蹈覆辙,白鹰让已在F4上一试身手的M61火神6管20毫米机炮(以下所有多管旋转机炮都简称火神炮)全面装配在F14/15/16/18四型三代机上。F22、F35这两型四代机装备火神炮也是必然的。越来越多的战例表明,当代及未来空战的交战形式仍是超视距战与视距内战并存(甚至交替互换主次。混编机群疏散配置和各机的高速机动让超视距攻击窗口变得非常有限;超视距攻击时间将在双方主攻佯动机之间的机动/干扰对抗中迅速耗尽,彼此都极易在超视距战中一无所获。因此视距内战不可避免。)为主。机炮永远是战机的标配武器,攻是大炮上的刺刀,守则是稳若磐石的护身符。机炮的攻防兼备指标是先下手为强的导弹所不可媲美的。

苏35、F15、米格29和F16机炮位置对比示意图。这两对轻重搭配中,大型机的机炮都在右边。小型机则在左边。


你咋知道我们没装?吃螃蟹的鬼怪已经把螃蟹吐了出来并锤碎掉。一门满弹的机炮总重仅略超过一枚超视距弹。减重还把武器耽上了哪有泥这样来的?在当代战术战斗机强调设备密集装载下说出此言等于在开时代倒车!还有机炮内置的,破坏个锤子气动和隐形啊!!
四代机以4S的超音速巡航、隐形和高态势感知主要进行超视距战,而超机动正是为随时可能爆发的视距内战而准备的。除了飞行性能,战机近战能力的强弱更取决于武器配置。没有机炮,只能咬住敌机却咬不碎它。不可能指望敌机会认怂退出战斗,更不可能进行代价高昂的碰撞攻击!因此,四代机中飞行性能最强的歼20是有装机炮的!


文章中的“歼20将装备激光炮”更是荒诞至极。关于国产电磁炮、激光炮(以下简称超级炮)发展情况,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只有海军公开展示了炉火纯青的电磁技术。而陆军空军则近乎“冷若冰霜”。可见陆空军暂时没有对超级炮这一极高端,目前仅是战舰标配的装备的需求。在完成“小身材,大功率”等一切必要改良前,超级炮要上岸乃至上天仍需较长的时间。

超级炮上飞机和第四代坦克用电热炮一样不切实际。先不说我们现在是否在大飞机上进行超级炮测试,战斗机这样的小平台,超级炮要千里之外精准一发带走对面,功率要多大?火控要多精良?更高强度材料、无后坐力处理等技术是否就位?
以此推断国产机载超级炮技术的进展,下限是零,上限就仅突破了零。仍在进行陆基测试中,远未到装机使用的阶段。歼20不可能为等这个遥不可及的武器而不装机炮。我们也绝不可能重蹈白鹰在越战的覆辙。
综上所述,“歼20没装机炮,或装超级炮” 浮泛无根,心猿意马。歼20不仅有机炮,而且是机炮火力最强的国产战机!
锐不可当的龙爪
歼20装备的机炮应是火神炮,以确保在机炮火力上压制F22和F35。目前的配置是翻新的623(当年从缴获的F4上获得火神炮技术并研制出性能更优越的6管23毫米火神炮,强劲而轻巧)。安装位置与F22一样,在机身前段右后上方。为使用机炮时不增加信号特征和阻力,两者的机炮都是半露出机身射击,6根炮管依次高速转到正上方那根炮管的位置再开火。射速仍凌驾于常规机炮之上。歼20机内空间更大,载弹量将达1000发以上。在火力续航上完胜F22和F35。

我军已于3年前开始简化后勤,三军的主力机炮炮弹已升格为30X165毫米通用弹药体系。歼20未来将换装威力更大的630机炮,届时23毫米机炮炮弹将完成使命解甲归田,歼10、飞豹等战机的机炮火力都将获得巨大提升。
在歼20和下一代战机的技术灌注下,人民空军将更加强大!

笔者绘制的歼20试射激光炮想象图。伴飞的歼10也已换装了630,注意机底右边的防灼伤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