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传统氤氲古韵,体验非遗按摩技艺
本文为本实践团体验香牌制作和非遗按摩,进一步了解中医药文化的通讯稿,于2023年7月23日发布于当代大学生网,相关网址:https://www.dddxs.com/mobile/shsj/show-2244.html
相关内容如下:
品味古色古香,学习香牌制作
此次古法香牌的制作学习我们来到了“花语茶香花艺茶艺培训”学校,并提前与老师联系沟通,表达了我们的需求与喜好。
甫一走进教室,由各种香粉和传统中草药混合在一起的淡雅香气便萦绕而来。




待我们坐定后,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古法香牌的历史传统与功效作用。香牌源于道家,盛于宋代,流行于明清,至清代康熙年间成为宫廷造办、御制御赐之高雅、精贵之珍物而盛行。经历千年的历史,从文人贵族到平民百姓,以及宫廷贵族无不配香用香。香牌傍身,不但芳香避秽、保健养生,且兼具调中理气、提气安神等诸多功效。
木桌上,制作古法香牌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工具已经备好,其中主要包括香牌模具、香粉、香油、小勺、菊花茶、阴干晾晒工具等。我们此次所用来制作古法香牌的香粉由龙脑、檀香、桂花、安息、苍术研磨而成,闻之薄荷清香穿鼻,具有防治疫毒、消除疲芳、净化空气的效用,使人心神愉悦。


古法香牌制作考究,每一块香牌都要经过多个步骤完善。
调配、和香:由于步骤繁琐和耗时长久,老师已经提前为我们准备好了香粉,即已经完成了调配与和香这两步。
和泥:在和泥之前,需要先净手,这是为了防止自己手上的味道或是污物会影响了香粉香味。净手擦干后,将香粉倒入小碗内,用小勺细细研磨,第一次加入适量的菊花茶匀和至颗粒状,后加茶搅匀使颜色完全产生变化,由浅土色变为深褐色。手揉成团,充分匀和。
制形:用刷子蘸取香油仔细涂刷模具,然后将香泥用拇指按入香牌模具中,注意力度的把握,应使香泥尽量充满整个模具。再将模具倒扣在准备好的板面上,用力按压模具,刮取掉周围多余的香泥。
脱模阴干:静置约一分钟后,小心脱去模具,阴干一周左右。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调香的耐心和分寸感,确保香牌的质量和香气效果。同时,在晾晒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免影响香牌的质量和香气效果。






在古法香牌的制作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虽然最终我们制作出的香牌不都是那么尽善尽美,但缺少了那种机器的冰冷感,多了一份独特的由瑕疵带来的魅力。不得不说,古法香牌制作是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而每一块香牌的制成都是和香人的心意之作。要经过一系列过程的打磨与等待,才能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古法香牌,让各种传统中草药的氤氲香气通过自己的双手得以再度表达,这其中的愉悦与满足非亲历者而不得感知。



传承中医文化,体验非遗按摩技艺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其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而在中医养生所包含的范围中,按摩无疑是最受现代人青睐的方式之一。
中医按摩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结合多种手法,对正常人来说,能增强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对病人来说,既可使局部症状消退,又可加速恢复患部的功能,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按摩不需要特殊医疗设备,也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实行;且平稳可靠,易学易用,无任何副作用。
为了体验传统中医按摩手法,切身感受中医按摩效用,我们实践小组在多方查询后决定来到“扶元元非遗按摩”进行感受体会。


结合我们实践小组成员平时的生活习惯方式与特点,最终我们选择体验的项目是针对久坐久站人群的非遗柔骨按摩,经过询问我们得知,这一项目所推拿揉按的部位主要是头部,肩颈部和背部。



由于久坐久站、低头拱北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我们的肌肉关节等早就出现了一定的损害,在接受按摩过程中,按摩师们的熟练手法与合适的力道使我们在酸痛难忍的同时又感到格外地放松与舒适。
在体验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与按摩师们进行了交流,他们从传统中医理论方面对一些按摩手法和按摩部位给出了讲解,而这也与我们专业中医学习中了解到的部分理论知识相契合。而除了按摩本身之外,中医治疗中的八大疗法、八纲辨证也被提及。


值得一提的是,在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彩色帛画在按摩馆的宣传图上也有所提及,其上记录的是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医疗养生体育运动,现在流行起来的八段锦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此幅导引图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理论和操练术式。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践需要,而作为医学生,更应该肩负起这份责任,不仅要了解、认同、学习中医文化,还要弘扬、发展、创新中医文化,让其历久弥新、历久弥深。


中南大学 湖湘中医药文化溯源与传承实践团 发稿人:杨桂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