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
肥厚性心肌病
肥厚性心肌病特点为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通常是左室壁非对称性肥厚,以室间隔肥厚最多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一。血流动力学
室间隔增厚,室腔狭小——左室充盈受阻,顺应性降低(左室射血减少——晕厥
)——左房压力负荷过重——左房增大 ——肺静脉扩张——肺淤血、水肿——呼吸困难
室间隔增厚,室腔狭小——收缩时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供血不足——心绞痛、猝死
二。M超以及二维超声
(1)左室壁非对称性肥厚:室间隔增厚明显,左室后壁正常或轻度增加。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大于1.5。肥厚的心肌回声增强,不均匀,呈斑点状。
(2)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乳头肌肥厚,位置前移。
M超:
(1)二尖瓣波群:二尖瓣EF下降斜率减慢,E峰常与室间隔相撞。收缩期二尖瓣前叶CD段向室间隔呈弓形移动,称为SAM现象,从而造成左室流出道狭窄。
(2)心底波群:重度梗阻者主动脉瓣出现收缩中晚期提前关闭现象,右冠瓣呈"M"型,无冠瓣呈“W”型,出现收缩期半关闭状态。
(3)收缩功能:肥厚的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左室后壁运动幅度增强,总体心肌收缩功能增强,晚期收缩功能降低。
(4)左室舒张功能受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异常,E峰减低,A峰增高,E\A<1.
(5)CDFI:梗阻者左室流出道内收缩早期充满你五彩镶嵌的细窄血流束,狭窄越重,色彩混叠越重。彩色血流最窄的部位即为左室流出道梗阻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