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3胡萝卜种子
今天看的书是路斯·克劳斯的《胡萝卜种子》。这是一本适合任何年龄阶段看的小绘本,当然,根据很多人评论,最适合1-3岁孩子,在小学低年级也是很适合的。 一个小男孩种下一颗胡萝卜种子。 他的妈妈说:“这颗种子恐怕不会工芽。” 他的爸爸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 他的哥哥也说:“它不会发芽。” 每天,小男孩都把种子周围的杂草拔掉,然后浇上水。 可是,什么都没长出来。 还是什么都没长出来。 大家都不断地说:这颗种子不会发芽的。 但是,每天小男孩仍然坚持拔掉种子周围的杂草,然后浇上水。 终于,有一天, 一棵胡萝卜长出来了, 如同小男孩早就知道的那样。 这个简简单单的小故事,有着很深刻的含义。路斯·克劳斯精心创作了这一个故事,他的丈夫克罗格特·约翰逊绘制了插图。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好像多一个字,多一个标点符号都是繁琐;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图画,好像多一个笔触,多一个颜色都是多余。但却把我们引入小男孩的坚定的内心,也唤起了我们深深的共鸣。 这是一个具有happy ending的故事,孩子最终获得了回报,一个大大的胡萝卜和一份心满意足的坚定信念。孩子们的世界更单纯,也更坚定。大人看绘本,总是会从不同的层面去理解,可能就因为我们是大人吧。可能对于我来说,现实世界并非全部都能够留下happy ending,所以用悲观的心态去设想故事的结局。在这个故事里,坚定不懈的付出,坚守自己的内心,最终可以获得回报,这是让孩子们感受乐观,感到温暖的一本书。而我只想到了那个诚实的种花的男孩,如果这个种子真的是不可能发芽的种子呢?那孩子的坚持到底,最终能收获什么? 每一个故事的立意不同,所要传达的深意也就各不相同,不应在这部分纠结,而应多多挖掘作者的正向观点,但我是个杠精,虽然我自己都不大能理解自己的这份杠精精神。所以适当的查找相关资料,丰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不管是认同与堆砌,还是反驳质疑,都是对文本的加深印记。但这本书太过简单了,反而没办法找到更合情合理的解释。当然也可能因为这个故事的禅意太深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理,一千本《胡萝卜种子》就有一千个胡萝卜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