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X主观观影指南

经历了三年的惨淡,今年电影市场异常猛烈,最近封神、奥本海默、碟中碟7我都很期待(已经看完封神,真不错)而上一段时间的速度与激情、银河护卫队、蜘蛛侠动画电影、变形金刚、闪电侠、蚁人我都看了,喜忧参半,但我觉得确实没有令我眼前一亮的作品。

我不仅喜欢收集玩具,也喜欢去影院看各种大制作电影,在这一波观影热潮之前,我也许可以提供一些我多年来的观影经验,为你提供一些参考。

看大制作,我通常都是选择IMAX影厅,个人很喜欢IMAX的一句标语“观看一部电影,还是置身其中”

更大的银幕和更好的声效确实能带来完全不同的观影体验和更强的沉浸感,更强的沉浸感能够看清大部分细节以及带来身临其中的痛快感。如果你是电影爱好者,看到一块几层楼高的银幕出现电影画面时,我相信这种感觉一旦经历过便会深深爱上。

如果恰好你想了解一下IMAX,也恰好想知道去看IMAX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最好的IMAX观影体验。那么接下来我会用我浅薄的知识和经验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你,你还要了解这几点:
1.选对片子
2.选对影院
3.选对座位

1:选对片子
先从影片类型开始聊起,如果要畅快在IMAX银幕观赏一部电影,选对类型很重要。个人认为这里面又分为几个关键点:IMAX画幅,镜头构图,影片内容表达。

IMAX画幅:IMAX的银幕比例为1.43:1,接近4:3,而普通影院的银幕比例目前通常是21:9,你也以简单的理解为IMAX银幕比普通银幕更方。这就意味着肉眼上下的观影范围也会有画面出现,可以带来更强的沉浸感和带来更多的内容显示。

但是,毕竟IMAX影院在国内还是占少数,所以不是所有的影片都能达到IMAX这样的画幅,IMAX画幅又涉及到电影工作流程后期转码以及前期拍摄所用的摄影机等,这一点如果大家有兴趣以后我们可以再展开说。但因为原生IMAX影片制作成本昂贵,普通影片直接放映上下黑边又过大。所以通常IMAX类型的电影都是只有部份原生IMAX镜头或者通过后期调整影片画面比例来满足IMAX荧幕画面需求。
所以在预告片时期以及电影的宣发期间,可以判断电影是否适合4:3画幅或者是否影片有原生的IMAX镜头(比如阿凡达、扎导版正义联盟、狂热IMAX胶片拥趸诺兰导演的影片等)这些都是非常适合在IMAX大银幕观看的类型。

镜头构图:前面我们了解了画面比例,我们再来聊一下关于构图和镜头,如果展开来说,这里面涉及到导演的习惯,影片的传播途径,还有镜头语言等一些系列内容和知识,今天我们只谈论关于IMAX观影部份内容。
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IMAX银幕的尺寸,比较小的IMAX银幕有着近10米的高度和近20米的宽度,用楼层来比喻的话就是三层楼的高度;而夸张的IMAX银幕尺寸可以达到超过20米高和超过30米宽,差不多有七层楼那么高。为了在这一块这么宽广的银幕中有一个较好的观影体验,影片的镜头和构图很重要。
普通的电影因为是考虑普通影院播放以及后期流媒体设备观看,构图往往是主体较大,同时出现的主要内容较少,恢弘的镜头往往是比较近。如果是这样的构图和镜头出现在IMAX银幕上就会显得非常违和。
拿「刺杀小说家」来举例,里面关于人物对话和一些物品特写镜头里面的构图在IMAX银幕上会显得非常失衡,一个大脑袋出现在画面中,显得很傻大,体现不出巨幕的优势。

再拿我看过的「环太平洋」来举例,画面构图和镜头充分考虑了IMAX的画面大小,里面呈现内容丰富、而且巧妙地利用巨幕的优势营造高大、身临其境的感受。

所以,影片的构图和镜头也会影响观影体验,适合巨幕的电影类型(哥斯拉、环太平洋、独立日等)会在IMAX影厅获得更好的体验。

影片内容表达:聊完画幅和构图,还有内容表达,这一点主要是谈论巨幕是否能够带来更丰富的画面。由于IMAX巨幕宽广,所以理论上一个画面中能表现的内容会比普通银幕能多上很多,所以对于大场面的表达,IMAX肯定会更好。例如「星际迷航超越星辰」中关于斯波克的一幕,IMAX观影感受是场景非常辽阔而人物又可以很好的聚焦不会过小,有一种站在剧中人物身边的错觉。再比如在「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环太平洋雷霆再起」中,大量人物与细节的画面出现时巨幕的优势就体现的淋漓尽致,细节量清晰且比例合适,看起来目不暇接。其实如果细说又会涉及到电影工业中的特效制作逻辑、场面调度等知识,不过我们只需要知道哪种看起来爽就可以了。

所以,含有场面更恢弘,信息量更大,特效制作更精良的这种内容的影片会更适合在IMAX影院观看。

2:选对影院
IMAX在国内的普及率其实做得还不错,已经有超过五六百家的影院有所布局。但是由于IMAX技术历代的进化以及成本的影响,国内IMAX影院质量参差不齐,不同银幕之间的观影效果甚至天差地别。(我曾经在西安看过一家IMAX,甚至比不上普通的影院)银幕的效果涉及到亮度、分辨率、银幕质量、对比度等一系列知识,这些不做展开,在这里主要谈三个方面的差异:银幕尺寸、放映技术、声效。

银幕尺寸:前面我们已经简单地谈论了一下银幕尺寸的问题,不同IMAX银幕尺寸可以有几倍的差距,小银幕比大银幕可以有四层楼的高度差距,更大更宽广的银幕必然会带来更出色的体验。如果IMAX体验较少,银幕尺寸的概念很难想像观影时有多大,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看座椅数量来判断银幕的大小,通常情况下座椅越多银幕越大。

按照我的习惯一般会分成三个阶级,当座椅数量在300以下为小IMAX影厅;在300以上400以下为标准IMAX影厅;而到400以上为大IMAX影厅;当然还有甚至到500以上的IMAX中的巨幕。
简单来说,观看IMAX,尽量选你能够比较方便到达范围内银幕尺寸最大的影院,这是不会出错的办法。
放映技术:因为时间和成本的原因,IMAX也进行了几次迭代。最初IMAX放映技术都是数字IMAX,亮度较低,放映分辨率也较低,随着时间灯泡亮度也会衰减,观影体验会越来越差;

为改善体验,IMAX GT一代激光放映技术出现,这也是目前最强的IMAX放映技术,亮度、分辨率、对比度最好的。但由于一代激光成本实在太高,国内一代激光的影院屈指可数,所以二代激光应运而生;
二代激光Commercial Laser在一代激光的基础上对参数进行了下调,虽然所有参数不及一代激光,但也远比数字IMAX好得多,但是成本却有了很大的下调,因此二代激光的普及率比一代激光好的多。但是即便如此,成本仍然比数字IMAX高的多,投资回报率仍然比较低,所以二代激光影院在国内也仅为几十家。
为更大幅降低成本,三代激光Laser XT 诞生,到三代激光,参数对比二代又有了下调,比数字IMAX好一些。XT因为技术还比较新,现在国内普及率也比较低。
所以,观影体验一代激光IMAX GT>二代激光Commercial Laser>三代激光Laser XT >数字IMAX。可以按照这个顺序选择影院,按照目前各类型普及率与价格的情况我首推二代激光。这也是我平时看得多的类型。

声效:进入一部电影,声效也很重要。相信看过IMAX的朋友也感受过IMAX的特殊片头,里面银针落地与飞机轰鸣的效果第一次听会觉得非常过瘾。这是IMAX影院的声场决定的,当然还涉及电影工业中声音制作的知识,这一点不做展开。但选择声场更好的IMAX影院会带来更强的沉浸感受,声音的环绕轻重都会有特殊的优化。拿「我不是药神」举例,其中有一幕在一个房间里角色对话的时候里面参杂着病人的呻吟。在IMAX影院中声音有非常好的分离,角色对话在前方传来,病人呻吟在后方似有似无的传来,沉浸感拉满,而后来在电脑前看时这种感受就消失了。

据我了解,国内IMAX影厅分为普通声道、5.1声道、12声道,声道越多沉浸感越强,尽量选择声道越多的IMAX影厅。
如果你不知道你家附近的IMAX影厅大小和类型,在这里我放上一份@ArvinTing 大佬制作的https://docs.qq.com/sheet/DQ3FEUUZJdklNSWJP?tab=BB08J2q
全国银幕尺寸表,里面有各个城市的IMAX影院盘点

3:选对座位
IMAX荧幕非常大,银幕是弯曲的围合趋势形状,不同的位置的观影效果差异也非常大,根据我的经验,要获取最好的观影体验必须要选择中间靠前的位置。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IMAX银幕有大小之间的差异,而针对不同大小的影厅之间需要选择不同的位置才能获得最好的观影体验。而在最佳观影体验之间又存在身体舒适观影方法与沉浸感更强的观影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想获得更强的沉浸感,可以选择更前排的位置让画面铺满视野,但这是牺牲颈椎的舒适度换来的。(我曾经在400人的影厅坐到第三排进行观影,因为目前影院桌椅多数支持往后仰,所以感觉还可以接受)

300座以下IMAX影厅推荐:第五排中间位置是较舒适的黄金位置,往前一排可以更沉浸、往后一排视野中银幕尺寸和抬头角度更小。
300-400座以上IMAX影厅推荐:第六排中间位置是较舒适的黄金位置,往前一排可以更沉浸、往后一排视野中银幕尺寸和抬头角度更小。
500座以上的IMAX:已经到这个尺寸了,我的推荐是在颈族能接受的范围内尽量靠前,第七排中间位置是较舒适的黄金位置,但我更推荐第五第六排,感受视野铺满画面的震撼感。

以上便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薄的见解和经验,这是疫情过去的第一个暑期档,影片厮杀异常激烈,希望你选择看电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个好的观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