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精神科医生的体会:家庭中如何与精神病患者相处

2022-08-26 18:18 作者:深圳优眠临床心理  | 我要投稿

就像高血压或胃溃疡一样,精神分裂症也是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的人脑病理变化的慢性疾病。一般说,在一百个人中间,大概有一个人患有精神分裂症,也就是说,它的患病率是1%左右。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功能会出现严重障碍,但是究竟出现了一些什么变化,目前我们还不十分太清楚。不过我们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迟早会找到它发病的根本原因,到那时,就可以彻底根治了。

图片

那么,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应该如何对待病人?才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了解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

家属应该怎样对待病人呢?

首先,应该及早带他看病:

在门诊时,家属应该先向医生描述患者的不正常表现,把前前后后所出现的症状告诉医生。但是完全不必为之分析所谓的‘原因’,因为你所认为的原因并不是疾病的真正病因,对诊断、对治疗都没有帮助。然后,让医生自己去检查病人,此时家属不要干预。医生与病人的检查交谈,每一句有每一句的目的,家属千万不要插嘴,更不要代病人回答。家属如果对病情、前途、或治疗方法有所疑问,应该在病人离开以后再问。

第二,不要与病人争辩:

对于病人的病态表现(如幻听)和错误想法(如妄想),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我们认为,千万不要因此而与他们争辩。因为这是病理表现,不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是不可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纠正的。在患者讲到这些幻听或妄想时,我们只能采取‘不置可否‘的态度;在积极用药治疗后,这些病态表现和错误的想法就会自行消失。

第三,不要歧视患者: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疾病,绝对不是道德品质或思想问题,所以不应该予以歧视;相反地应该给予他们十分的关心和同情。如果能在起病2年之内及早应用好药进行治疗,绝大多数患者会完全恢复正常,可以完全正常地生活和工作。如果疾病康复了,当然也可以恋爱和结婚。

由于精神分裂症与不少疾病一样,具有一定的遗传可能,所以在生育与否的问题上应该慎重对待。一般人生育的子女,有1%的可能患上精神分裂症;而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生育子女的患病可能性较大,大概是5~10%。如果患者决定要生育子女,那么必须注意的是:在怀孕和生育前后,必须坚持服用维持剂量的抗精神病药。完全可以放心,维持量抗精神病药不会引致畸胎。如果在怀孕后停服抗精神病药,精神病就有可能复发,对自己、对胎儿的危害就太大了。

第四,应该督促患者服药:

如果病人的病情尚未得到控制,他们往往会拒绝服药。即使病情已经缓解,也要充分估计到他们吐弃药物或假装吃药的可能。所以家属有责任督促和检查他们的服药情况;尤其是督促他们长期服用维持药量。即使是已经痊愈、已经恢复自知力的病人,也还要经常提醒他们服用维持量。说实在话,在科学还没有发达到一定地步,也就是说,在尚未找到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基因、并发展出相应的基因疗法之前,长期服药仍然是最可靠的预防复发的方法。

第五,应该劝导患者不吃减肥药:

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千万不能吃减肥药。因为目前几乎所有的减肥药,都偷偷地加了。例如:‘芬氟拉明’那样的药物。它们会增加神经递质多巴胺,使服用者食欲减退,从而达到减肥。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关键就在于多巴胺太多、才会产生幻觉妄想等症状。即使没患精神分裂症的人,在服用芬氟拉明后,有的也会产生精神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就难免因此发作,因此家属必须注意。

总之,在家庭中与精神病患者相处时,家属应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精神健康知识讲座,经常向精神科医生咨询,病情变化及时向精神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我们相信社会更安定,家庭更幸福!为基础,再掌握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遭遇病痛考验的千万个精神病患者家庭一定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中与患者和睦相处,让患难之后的情更真,爱更浓。

精神科医生的体会:家庭中如何与精神病患者相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