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时空和反扭曲时空
科学哲学的等效原理在经济学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商品和货币的比价原理,不仅有本国币与外币的横向比值,而且有现代币与古代币的纵向比值,货币的横向比值和纵向比值反映了经济哲学价值论的比价原理。经济史家在《中国通史》的记载中发现,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河南唐河县的某打工人给某地主家做长工,工钱为一年2500文,约合2.5两。根据零散史料的记载,江浙一带的长工年入为6~8两,北方长工年入为4~6两。京官李慈铭的家书记载,他家的男仆拿高薪,年入10两左右。戚继光军中士兵一个月不足1两,明朝秀才将收到的国家补助粮换成白银,一个月折合1两左右。明清年间的银子很值钱,普通打工人年入大约为5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年入5万人民币左右,明清的一两银子大体上为现在的1万元人民币。
科学哲学的等效原理在物理学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不变性原理,在文章“科学哲学的三等原理和三个命题”中,第一个命题或第一个原理是诸如地球之类的行星和诸如太阳之类的恒星在自转时,它们的自转方向不影响诸如地日系之类恒星系的稳定性。地球和太阳的自转方向不影响地日系结构的稳定性或行星和恒星的自转方向不影响恒星系结构的稳定性。第二个命题或第二个原理是诸如地球之类的行星和诸如太阳之类的恒星在公转时,它们的公转方向不影响诸如地日系之类恒星系的稳定性。
地球和太阳的公转方向不影响地日系结构的稳定性或行星和恒星的公转方向不影响恒星系结构的稳定性。第三个命题或第三个原理是量子的自旋方向不影响量子引力的作用,原子物理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自旋方向不同的原子产生了相同的下落速度,沿正时针和沿反时针自旋的原子在下落时产生的速度差异率仅为千万分之一。第一个命题、原理和第二个命题、原理是不证自明的公理,第三个命题、原理经过了原子物理实验的检验。

哲学是一门思维和概念的艺术,科学哲学是一门科学思维和概念的艺术,物理学家提出过“负质量”概念,但迄今为止没有发现负质量物体;物理学家提出过“负能量”概念,但他们迄今为止没有发现负能量形态。从新科学哲学的思维和概念出发,可以构想“反时空弯曲”概念,正质量物体或质量物体对应了时空弯曲概念,负质量物体则对应了反时空弯曲概念,正质量物体和负质量与时空弯曲和反时空弯曲适合科学哲学对应论的反等效原理或反等效论的对应原理。假设存在负质量物体和反时空弯曲,那么正质量物体和负质量物体与时空弯曲和反时空弯曲遵守科学哲学存在论的对应性原理,反之,假设不存在负质量物体和反时空弯曲,那么正质量物体和负质量物体与时空弯曲和反时空弯曲遵守科学哲学存在论的对应性破缺原理。
带质量的物体产生时空弯曲效应,带负质量的物体产生反时空弯曲效应,大的正质量物体和大的负质量物体产生强时空弯曲效应,小的正质量物体和小的负质量物体产生弱时空弯曲效应。带旋转的正质量物体产生时空扭曲效应,带旋转的负质量物体产生反时空扭曲效应。物理学家在实验和观测中发现,带旋转的物体产生时空扭曲现象,高速旋转的物体产生强时空扭曲效应,低速旋转的物体产生弱时空扭曲效应。
从新科学哲学的思维和概念上构思了“反时空扭曲”的存在,但物理学家既没有找到负质量物质,也没有发现旋转物体产生的反时空扭曲现象。带质量物体产生的时空弯曲和带旋转物体产生的时空扭曲遵守物理哲学相对论的等效原理。带质量和带旋转的物体产生了时空弯曲和时空扭曲的双重效应,新科学哲学预言了时空叠加态的“弯扭方程”,数学物理学家也许能够写下时空弯曲和扭曲并存的方程式。
不旋转的黑洞或史瓦西黑洞仅对周围的时空产生弯曲作用,旋转的黑洞或克尔黑洞不仅对周围的时空产生弯曲作用,而且对周围的时空产生扭曲作用,可以把科学概念的天体旋转效应或天体拖拽效应定义为科学哲学概念的扭曲效应。除了从负质量物体的弯曲效应定义“反时空弯曲”的概念、从旋转的负质量物体的扭曲效应定义“反时空扭曲”的概念以外,还可以从量子自旋和物体旋转的方向性定义时空扭曲和反时空扭曲的概念,如果将由量子的左旋和物体的顺时针转动带来的时空效应定义为正时空扭曲,那么将由量子的右旋和物体的逆时针转动带来的时空效应表示为反时空扭曲,反之,如果将由量子的左旋和物体的顺时针转动带来的时空效应定义为反时空扭曲,那么将由量子的右旋和物体的逆时针转动带来的时空效应表示为正时空扭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