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前行——写在第 100 期茶后谈之后

茶后谈于北京时间昨天(2021 年 9 月 20 日)凌晨迎来了它的第 100 期。
茶后谈的最初想法来源于 TeaCon 的一次内部会议。在会议上,有茶馆员工表示「我们需要一个不断维持 TeaCon,尤其是我们在 B 站的活跃度的东西,不然闭幕式结束他们就把我们给忘了」,各位茶馆员工也纷纷表示赞同。但是,如何维持这本就不高的热度呢?
各种各样的想法在会议上冒了出来。一个在当时得到普遍认可的想法是把 Looking Glass 接着做下去(我们甚至希望在下一期想办法把 WeAthFolD 请过来);当然我们也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想法,但绝大多数想法都败给了我们所剩无几的时间成本——我们实在是太忙了。就在大家胶着在这些想法之中时,包括我在内的几个茶馆员工突然提到:我们是不是可以想办法搞一点形如「你知道吗」这类的东西?
这一想法大概的确是可行的——但是为了让我们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我们决定使用短文本动态的形式。另一个需要讨论的地方可能是,「你知道吗」这个名字听起来一点 TeaCon 特色都没有;不过很快 3T 就发出提议:我们不如就叫「茶后谈」吧,于是「茶后谈」这一名字就在第一期发布的当天凌晨确实了下来。

茶后谈的立项也招来了一些茶馆员工的反对:一方面,茶后谈所使用的文字动态方式对提升 B 站等级毫无用处,也没有办法得到 Bilibili 官方的任何资源倾斜;另一方面,考虑到我们每周都要更新三段小故事,那意味着一年下来,我们需要更新一百五十多条小故事。对于前者,我们实属无奈:我们也很想做成视频短片,但我们真的真的拿不出时间来做视频。对于后者,我们的想法是试试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先试着做 100 期再说!
很快,第一期茶后谈便以自我介绍的形式发布在了 B 站上。3T 决定一周更新三期:这其实和 xkcd(某知名网络漫画系列)的更新频率相同(具体请见「茶后谈#100」)。此外,几乎所有茶后谈都选在北京时间周一 03:40,周三 11:40,和周五 19:40 发布,这是因为这三个时刻正好将一周均等分成了三份。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做了几期之后,我们意识到我们最缺少的其实是「灵感」,因此我们决定招一些人进来,并在之后的每一期都标注贡献者(亦即「本期编辑」)。大部分文案都是我和 3T 完成的,因此很多期茶后谈上的贡献者署名都有我或者 3T。
茶后谈写着写着,我们最初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想法的转变是在看到某个 Wikipedia 页面后出现的。这一页面介绍了 MCP 的前世今生,但有不少内容被标记为「来源请求」。在这一页面的讨论区,我们看到了 MCP 创始人 Searge 的疑惑:难道说,连 MCP 创始人自己写的东西,都够不上「真实来源」吗?
Searge 很快搞清楚了原因所在:对于 Wikipedia 而言,「二手来源」往往要比「一手来源」可信得多,这是因为「一手来源」通常会夹杂当事人的主观感情色彩,亦或是缺乏对整体局势的把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甚至有可能出现当事人虚构,从而可能存会背离事情的真相。

那么,对于 Minecraft 模组圈子,我们有哪些「二手来源」呢?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正在维护的茶后谈本身,就是「二手来源」的一种啊。
茶后谈很快确立了一个新的目标:「为模组社区的一些事情提供二手来源」。我们虽然很难在茶后谈中摒弃茶后谈编辑的个人感情色彩,但是在一些事情上,我们或许能够给各位读者带来不一样的看法,并让读者所了解和感受到的,更接近事情的真相。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我们深知:茶后谈的今天,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结果,而茶后谈的明天,也需要一期一期的积累。虽然现实生活正在逐步蚕食各位茶后谈编辑的时间,但我们必将尽我们的最大努力,把茶后谈延续下去。我们也欢迎对模组社区有足够多的了解,对茶后谈也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加入我们,成为茶后谈编辑的一员。
一路前行,与诸位共勉。
zzzz
2021 年 9 月 21 日于北京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