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中世纪时代异世界设定 (三)
教国及克莱斯教
关于克莱斯教的起源,我们唯一知道的只是统一200年前,它就已经是中央山脉地区流行的宗教了。由于其普世的教义得到了西格玛大帝的青睐,因此克莱斯教更近一步,成为了全帝国的普世教会,并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它一直都是诺尔玛帝国的坚定盟友,帝国皇帝承认其在神学的统治地位,教会也通过教义解释确认皇位的正统性
在424年,帝国皇帝威廉二世在彻底平定南部文德人叛乱后,将巴里城及周围大片土地奉献给教会,作为教会的采邑。次年,大教长宗座正式确定在巴里城。在威廉二世去世后,大教长将他封为圣人,称“贤人威廉”,而教会采邑也有了正式的名称——“圣威廉的遗产”,由于教会采邑始终遭受到东部帕尔斯帝国的侵扰,因此在434年,帝国决定设立采邑事务长官,协助大教长管理采邑的世俗事务。
800年,哈普堡事件前夕,大教长去世,因此教会忙于选举新的大教长无暇顾及应对帝国的剧变。得知哈普堡事件发生后,时任采邑事务长官的巴里的休决定封锁消息,派遣军队封锁圣威廉大教堂,胁迫各总铎选举出以为傀儡教长。809年,休决定自任为巴里亲王,拥立大教长为教国最高元首,教国正式宣布成立
教国成立后,教会的分裂倾向愈发明显。815年,由于无法在是否承认艾尔里斯家族对于帝国的统治权,加之无法忍受巴里亲王对于教会的指手画脚,副教长为首的392名高阶主教出走教国,来到皮姆王国另立克莱斯教东部教会,与教国分庭抗礼。教会的分裂实质上已经发生,新生的教国因此在建立不久后,就重新沦为了艾尔里斯王朝的附庸,艾尔里斯王朝则出于对抗文德王国的需要,于巴里亲王保持着亲密的合作关系。
作为一个国家的教国,世俗上最高的权力自然归属于巴里亲王,而巴里亲王的继承方式则延续了旧帝国的传统——上一任巴里亲王在巴里城议会选举出的10名候选人里抽签产生。因为议会传统上是站在亲王以及旧帝国的采邑事务长官的对立面,所有很少有上任亲王同现任亲王有血缘关系情况产生
可以说,809年后的教长对外是帝国的附庸,对内则不得不受限制于巴里亲王,世俗权威前所未有地下降,然而教会依旧拥有着数量庞大的信徒,依旧具有面对时代更迭的能力
教义:根据克莱斯教的经典《史诗》的记载,在久远到不可计数的年代,神是生活在中央山脉的云端,祂们统治着人间,过了许多个日落,有一位不知姓名的英雄受够了这种奴役,于是奋起反抗这些邪恶的神。其余人类受到了英雄的鼓舞,与祂一道为自己的自由而战。又不知道过了多少个日落,神明们被驱逐到南方无尽的沙漠,这片沙漠此后就被称为“绝望之南”。这位英雄也因为耗尽了体力,化为了魂灵,祂被后世称为“古圣”。而一同反抗的众人们则是今日大陆所有人的祖先。
《史诗》在最末尾则告诫世人,被驱逐的邪神从未远去,只要还有一个人怀有邪念,祂们就永远存在,但是只要还有一个人拥有勇气和意志力,古圣就会在邪神毁灭世界前出现,保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