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当下艺术展览对于儿童艺术教育的滞后

2022-04-11 19:42 作者:WENTING-GUUSTO味  | 我要投稿


艺术展览越来越多的当下,

有多少是儿童观后可以理解的?


近些年,国内艺术展览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大多艺术展览默认看展的都是成年人,没有提供给儿童解读的服务,默认家长们都可以对孩子清楚传达展览信息,孩子们也只配在博物馆里逛看逛看。

抛开市面上为了“办展”而产生的商业艺术展览,其目的在于创收,必然精准客户是拥有购买能力的成年人,增加儿童艺术教育版块会显得鸡肋。

那我们就来聊聊非私人博物馆美术馆这类公共机构的艺术展览。

当下艺术展览儿童教育的普遍做法:讲解员用浅显直白的话语带着儿童边参观藏品边介绍,讲解员用大段的文字阐述艺术家的辉煌成就,完全忘记了作为儿童,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是极其有限的,很难在大脑里产生认知以外的联想和记忆点。

或许在儿童艺术教育版块稍微花费些精力,调整一下形式,可能儿童对艺术作品的兴趣可以增加。

这里提供一个儿童艺术教育的案例,是笔者在读硕期间,有一门课程是博物馆教育。教授为了更直观的让学生了解博物馆怎样提高儿童艺术教育的服务,便安排我们去现场观摩。当时意大利米兰皇宫正好在举办马克·夏加尔的展览,教授便带着去体验了一把马克·夏加尔的儿童艺术教育课程。这里申明一下:意大利绝大部分艺术展览都有儿童教育版块,并且是独立的免费课程,只需提前预约。

手中的明信片
工作人员演绎讲解现场
工作人员演绎讲解现场
工作人员演绎讲解现场

当我们走进一个狭小的房间内,看到房间一角摆满了道具,入座后,工作人员给一人一张明信片,并告诉我们现在是几几年的哪里,这里是马克·夏加尔的房间......

工作人员完美复制了他们如何给孩子们介绍马克·夏加尔展览艺术家的作品及个人经历介绍,就像一部小型话剧,放着小提琴演奏,不时的拿出道具,通过日记形式的第一人称来演示整个介绍。

马克·夏加尔

结束艺术教育课程后便继续参观展览,期间也看到工作人员给老年群体介绍艺术作品。作为公共机构,的确更应该照顾到儿童和老年人群体,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是会稍微迟缓一些,需要依靠工作人员恰当的解读。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在展览的外厅摆放着展览主题的艺术与时装联动的展品,增加了展览主题艺术作品的延伸性。


艺术与时装联动
艺术与时装联动


博物馆美术馆作为公共机构,有其重要的社会属性,

保藏文物(藏品)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素养。

尤其那些在艺术史上有过历史成就的艺术家们,

他们的作品因为特定的时期和遭受不同境遇而创造的艺术作品,

都有被普及和解读的价值。


WENTING / 文

6PX平方创始人
ICOM国际博物馆协会意大利区会员
意大利BRERA文化遗产创新传播硕士
重构熵感-艺术潮流联名总策划




当下艺术展览对于儿童艺术教育的滞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