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广东戏导统考的写作怎么写1

2023-03-27 16:15 作者:无三千岁  | 我要投稿


2023年广东艺考政策变了。以前的编导高考直接填报了,摄影数字媒体划归美术统考了。

编导按高考直接填报还可以理解,因为设置统考以后,虽然有统考成绩结合高考录取,但往往到填报志愿的时候,还是会把高考成绩推高到本科线以上。但是摄影、数字媒体划归美术统考,从摄影历史的角度看就属于艺术培养观念上的倒退了。

我们学习摄影史会体会到,摄影让自己从传统美术的审美中独立出来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从画意摄影到自然主义,再到分离派,再到决定性瞬间,再到美国纪实摄影等等等等。百年来这么多摄影师努力让摄影区别于美术,建立自己独立的美学标准,被我们的艺考政策一夜回到解放前,多少是有点让人寒心。不过事已至此,最起码可以预见的这5-10年里,摄影都应该通过美术统考才能上大学了。

我们这次着重要谈的是戏剧影视导演,也就是戏导。

从今年开始广东的戏导艺考一共考三项:写作占200分,表演占50分,朗诵占50分。

所以今年的戏导写作成为我们统考的重中之重。我们这次就谈谈怎么才能把这200分尽可能多的拿到手。


我们的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图形文字,只不过演变到今天变得比较(非常)抽象罢了。

汉字是概括性的文字,每个单独的字都有一个含义,组成词语又有一个含义,因此汉字写作天然喜欢简练的叙述。这不同于日语的长篇大论,一句话没有结束就不确定最终的意思的文字。所以孩子们一定要记得写作尽可能的简洁,行文字数越少越好。

另外字少的同时又要尽可能的生动传神,用文字把生活的细节,人的情感变化,眼神的闪烁,四季的更迭等等尽可能生动的叙述出来。

所以我们写作的基本原则就是这两个:精练、传神。

矛盾统一的两个词。因为精练了,字数少了,叙述的内容,信息量就容易变少。而传神就要求我们要多一些细节描写,那又不可避免的写的字数多起来。怎么才能让字数少的同时,叙述又生动呢?

首先我建议大家多看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沈从文、汪曾祺、林海音的一些作品,还有老舍的文字也非常生动,有大量的对人物行动的描写。

另外呢,生活中我们也要多注意观察。作为高中生,家庭、学校是我们最熟悉的场景,这些地方的细节要尽量的多观察。比如家里一天到晚的光线变化,一年四季窗外的变化。人多人少时候的变化等等。学校也是一样的道理。

另外就是对人的观察,比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行动上有哪些特点。有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老人、孕妇、盲人,这些人因为身体自然的变化,导致行动上特点非常明显。老人身体逐渐虚弱衰老,身体的运动性灵活性降低,因此动作上会慢慢变得轻微缓慢。孕妇因为肚子鼓起来,因此行动上重心会后倾保持平衡,手还会撑住后腰,为了保护宝宝,行动也会变的缓慢轻微,但又不是老人的缓慢轻微哈哈。

除了上述的行为特点比较明显以外,另外多就需要多花心思来观察了。

比如同学们。一个班级的同学们一人一个样,没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而性格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会体现在每一个行动细节上,比如说话多不多,说话的时候会不会看你的眼睛,说话声音大不大,说话直奔主题还是扯东扯西,说话的时候有没有表情等等,这些都体现着一个人独有的性格。

所以我们要记得塑造人物性格就是描写人物行动的特点。而行动的特点表现在写作上,往往就是丰富的动词的选择上。

举个例子:

ta洗好一串葡萄拿进教室,放在课桌上,捏住一粒轻轻拔下来,葡萄上的水珠顺势滑落在ta的校服短裤上,晕染开,感觉凉凉的。

这一段文字写摘葡萄的时候,我用了“捏”这个动词,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能不能想象到大拇指和食指伸出来,捏住一粒葡萄的样子呢?接下来我又在“拔”前面加了“轻轻”这个形容词。所以一个行为方式非常细致精微的人的形象是不是就出来了。后面再加的葡萄上的水珠滴落在裤子上,腿感觉凉凉的。这样的小细节的观察与感受,是不是更加符合这个优点精致的人物的性格了呢?

这样的人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应该是非常精致细心的人,这个人的课桌可能会收拾的井井有条,衣服应该也会干干净净,不会让自己邋里邋遢的。这样的人做什么事都应该比较有控制力,换句话说,这个人不太会毛毛躁躁,冒冒失失,大概率不会大声讲话,哈哈大笑。

我再换一个例子。

ta冲到水龙头旁边立即拧开,冰凉的水哗哗的冲下来,ta先伸脑袋洗个痛快,哇,这一刻时间仿佛都不存在了,痛快。然后ta才想起来手里还有葡萄呢,赶紧上上下下冲了几下,关了水龙头。ta扯下一小串拿在眼前,看着葡萄上颤动的水珠,喊了一句:真新鲜。然后高高举起放进嘴巴里再一扯,这一小串葡萄就都进了ta嘴里。

这段文字里一开始就有一个“冲”字,体现出ta的运动感和力量感,“拧开”水龙头前加了“立即”,体现出迫不及待的着急的感觉。水是“哗哗”的“冲”下来,不是流下来,显得更有速度感,还加了拟声词。一个热闹的感觉是不是已经出来了。

凉水冲脑袋,这个动作粗放的老爷们气息是不是扑面而来,洗葡萄是“上上下下冲了几下”随随便便应付了事的感觉是不是有了。

跟上一个例子里“捏住一粒轻轻拔下来”不同,这里ta是“扯”下一小串,也是葡萄上的水珠,我这里说“颤动”的水珠,是不是动感热闹的感觉更强烈了。

举起葡萄放进嘴里“再一扯”,强调两次“扯”这个动作,不是斯斯文文的捏住拔下来,而是扯下来,是不是感觉不是同一个人呢?最后结尾一小串葡萄都进了嘴里,这样的吃葡萄的方式是不是更体现出人物性格呢?

所以以上两个例子,一静一动,两个人的性格特点是不是塑造出来了?

但是这仅仅是两段文字而已,我没有加任何名字,也没有任何具体的情节。这里仅仅是给大家举例如何用简练传神的文字描写一段文字,塑造人物形象,形象就是性格,性格就是行动。

因为我们不可能像章回体小说那样,把人物从头到脚的样子都描述一遍,所以抓住几个行动特点,用精准的动词和形容词描述清楚,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这些内容并不难,不是玄学,是可以通过一些训练来掌握的 。

这次先说这些吧 ,希望这篇文章,对今年参加戏导统考的同学有一定帮助。

后面有空了再更。


广东戏导统考的写作怎么写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