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干货 | 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354/445考研经验分享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毛毛学姐,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备考经验帖干货!
学姐/学长
基本信息
毛毛学姐
专业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初试350+
我为什么想读研?
①为了提升学历更好找工作
②自我追求,圆梦985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首先确定专业,继续本专业还是选择跨考,上网收集目标专业,根据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综合考虑近些年来发展前景较好的一些专业以及考研难度,初步决定考本专业还是跨考。决定考研专业后,收集各大高校目标专业排名,根据自己能力初步筛选几所院校,再考虑院校地理位置、自己目标就业城市等,选择高校。最后去这几所高校研究生招生网查看目标专业每年的报录比,专业课参考数目等再做最后选择。
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基础夯实期:4月初到7月底 将专业课必看书目(跨专业的同学务必将《现代汉语通论》、《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国文化要略》)扎扎实实过一遍,做好笔记建立知识框架体系。尤其是《现代汉语》(跨专业的同学一定要夯实基础,啃好这块硬骨头 ,《现汉》学好了《语言学纲要》才看得懂。 )《中国文化要略》知识点零碎,一定要总结知识点到笔记本上。英语该阶段可以从记单词(朱伟的《恋练有词》)、分析长难句(何凯文)开始,尝试做一些早年的真题(10年以前),政治从7月开始,可以做肖秀荣的1000题。
强化巩固期:8月初到9月底 专业课根据笔记,知识框架再记忆,强化记忆。同时着手专业课一的题目操练练习。 英语在该阶段也是一个重要的夯实时期,做真题,仔细分析真题。
冲刺点睛:10月初到11月中旬 专业课开始做大量的真题,同时对知识点进行再提炼和总结。英语上真题(近两年的真题可以留着到12月作为模拟试题)正反分析选项的特点,带有色彩意义的词汇,文章的情感态度)。政治上做肖8,背大题,《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冲刺背诵》也是值得拥有的。 此时可以开始有选择性背英语小作文。
押题阶段:11中旬到12月20日 结合华东师大真题和名校真题出专业课的真题模拟;升华总结反复记忆,加入专业课1500字案例分析题演练(答题思路,答题框架,答题速度)。英语可以把近两年的真题拿来当做模拟考用和仔细分析,政治练、背肖四。
关于复习时间线的小建议
9月的考试大纲发布,9月底开始报名,报名时要细心核对每条填报信息。报名后一周内再次登陆,确认报名成功。切记自己的账号和密码。
11月10号左右现场确认,把自己收拾好看点,现场确认拍的照片极有可能陪伴你的研究生生活。 12月中旬打印准考证,如果没在自己学校考的,涉及抢酒店订房,快准狠。12月底初试,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体健康状态噢。 初试之后也不要太放松,多看看书,迎接4月的复试。 4月中旬发布拟录取通知。 6月寄出录取通知书。
备考建议
政治
肖秀荣肖秀荣肖秀荣!肖大大政治押中三道半的大题!
《精讲精练三件套》,《精讲精练》巨厚,慢慢来。《讲真题》里主要是10年真题,做好选择,看看大题的答法。《1000题》这个最重要!!!政治得选选择题者得天下!《1000题》刷几遍都不为过。《肖秀荣8套卷》这个大概11月出吧。做好选择做好选择做好选择!!
《肖秀荣4套卷》这个十二月出,大概4,5号,这个是重头戏,背大题背大题背大题!
《徐涛小黄书考点冲刺背诵笔记》炒鸡好用,这个学完精讲精练,1000题刷完了,背!一本都是考点。
政治不用准备太早,我是9月底准备的,期间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1000题的单选多选,然后总结错误,再看精讲精练,消化吸收。一天一章的速度。后来看完精讲精练,开始集中解决1000题,看讲真题的大题。1000题刷了有3遍。
然后10~11月继续看书做题,等到11月出了8套卷开始刷8套卷的选择,保持选择题在35以上(这个可以自己定目标,选择题满分50)。然后同时背诵徐涛小黄书,厚厚的一本小册子,但是巨好用,重要知识点要背熟,可以有选择地背。
12月出4套卷。开始进入疯狂背诵模式,主要背大题,5道大题差不多一道就3个小问题,挺难背的,到考前一共背了4遍。
英语
单词用朱伟《恋练有词》词书+视频《何凯文长难句》+何凯文每日一句(微信公众号)解决长难句问题,翻译句子和新题型我没有专门做,我觉得这一块儿拉分不多,主要是阅读。
《张剑黄皮书十年真题》真题非常重要,年代太久远的比如九几年的就算了不用买了,主要做零几年的,规定一周做几套,最多我认为两套,然后好好消化,后期还要用很多遍。《新东方王江涛作文》跟他就没错了,背好大作文小作文,作文没问题。《何凯文终极6套卷》这个不做要求,就是练习卷子,后期才出,有空可以做,这个比较难,可以做做练习手感。
英语必须是最早开始准备的,我们大三下学期课特别多,我就是下课了去图书馆看英语,跟朱伟视频,一天一个list,做笔记,然后第二天消化笔记。有时候一个list单词特别多会分两天看,这段时间4~6月主要就是看视频记单词做笔记,闲下来会看看题源外刊。轻轻松松没什么压力,打好基础就好了。其他啥专业课都还没开始准备……大家课不多的可以准备准备。
7~8月放假在家,基本就看完了两遍视频,单词也背的可以了,开始做真题。
9月开始备战,继续每天一早背单词,看单词笔记,规定一周做两套真题,消化真题,把每一篇阅读都自己先翻译一遍,然后查询不会的单词做好笔记,一周主要任务就是这些,外加每晚看何凯文每日一句。
11月开始看何凯文长难句,每天一早看,做翻译,找解决长难句的方法,然后总结方法。继续单词,真题,长难句。
11月底开始准备大小作文,跟王江涛,每天一篇,最后背了10篇大作文,10篇小作文。其实不用背很多,主要是看各个题材怎么写,怎么造句,培养语感。
12月最后回顾单词,单词笔记,真题,真题笔记。再背一遍已经背过的大小作文。
真题期间每一套平均刷了2遍,近一点的年份刷了3遍。可以先用铅笔做。这样重做直接擦掉就好了。
专业课
专一:填空20分、简答、论述、综合(词、句、语法)、古汉加标点、翻译。满分150。
专二:中国文化50分,20分诗词30分古诗赏析、外国文化50分,填空10分.剩下两道论述2×20语言学引论教育心理学50分,填空10分,剩下简答论述。
真正开始准备是在8月底快开学的时候。然后9~10月一天10h,11月一天11h,12月一天12h。9~10月每学习一周休息1天,11~12月休息半天。平时的日程安排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表来,我是觉得哪个时间段精神和注意力最好,就用这个时间段学现代汉语和语纲。
一般上午主要学习英语、看现代汉语,做提纲,列重要知识点,然后做现代汉语习题集,某思的通关宝典就可以。然后背诵中外文化,这个是我自己每看一章提取重要知识点然后做成文档分类,分的有小知识点背诵和可能考的大题论述。(这个如果有要买的可以加我)
中午午休时间吃了饭会看看《一站到底》作娱乐,积累可能会考的文化常识,虽然今年考的主要是诗词,但是这个积累还是有必要的。推荐学弟学妹们可以看看《中国诗词大会》之类的作积累。下午主要看语纲和引论,语纲是自己写的笔记,还自己做了思维导图,有助于理解。引论比较难得看,重点看了中间一部分的第一、二语言习得还有教学法。前面的章节挑重点在书上做了标记,然后收集了一些可能考的小条目背诵。下午吃饭时间回来会玩会儿手机,然后上网搜几篇感兴趣的古文原文,自己理解翻译。(古汉每年考的都是加标点翻译,考的古文节选都不是书上有的,所以培养语感就好了,我是自己比较喜欢古汉,有一定的基础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如果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还是需要好好看通论的文选,然后理解注释中词的意思。晚上头脑也比较灵活,会看看跨文化交际,胡版的小小的一本很好翻,一周就翻完了也很容易记,再看祖版的参考每一章后面的案例思考。然后再回归到现代汉语,看相关的参考书,比如语法讲义什么的,再把上午总结的提纲看一遍,回想今天所看所学的知识。最后再看政治,做题,分析。
上面提到的专业课补充参考书,比如案例分析,我是11月开始看的,然后看了两遍,划了一些我觉得非常好的地方背诵,这两本案例都非常好,看多了很容易就发现问题所在,然后背诵一下跨文化的基本名词概念,很多都可以用到案例分析里。教案我是12月份看的,很多,然后总结了一个自己的模板,再和杨玉玲的手册搭配看,就容易发现语法点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书很多,可以分阶段看,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段时间看,这个很灵活,自己调整就好了。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好了,不懂的问题可以和研友一起讨论,其实没什么很难的,每天也过得很充实。一定要保持好心态,不要觉得压力太大怎么样的,或者抱有我一定要考上,不考上就会怎么怎么样的心态,有时候这样的心理反而是种负担,洒脱点就好了。
参考书单
主要参考书:
《现代汉语通论 》邵敬敏(主考这个,重中之重)
《现代汉语》 黄伯荣 廖序东(和邵版搭配看,考试都考,邵版为主,黄版补充,很多详细知识点弥补邵版)
《语言学纲要》徐通锵 叶斐声
《中国文化通论》顾伟列 《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程裕祯
《外国文化史》孟昭毅(第1版2版都可以,2版有新加章)
《古代汉语》王力第1、2册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跨文化交际》祖小梅
《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
《对外汉语教学学引论》刘询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彭小川 近义词辨析
补充参考书:
《语法讲义》朱德熙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叶军 专二最后一道大题可能会考案例分析
《案例争鸣》朱勇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杨玉玲《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崔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