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概论》8.1 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的独立部分(3)
使商业资本成为一种独立资本形态的条件,基本上有两个:第一,在商业资本的活动范围内,推销商品这件工作,已经不由产业资本家来兼任,而是专门由商人,由流通中的代理人来担任。在商人和产业资本家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推销商品已经成为商人的专门职责。但是,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例如,当产业资本家自己雇佣商业事务员、跑街、掮客之类的商务代理人来推销商品时,商品资本就不转化成独立的资本形态,它不过是处在流通领域中的产业资本的一部分而已。所以,还必须有第二个条件,即这种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人还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他必须握有一定的货币,以便用来向产业资本家购买商品,然后再把商品出卖,变为更多的货币。这就是说,商业资本有它独立的循环,这种循环用公式表示就是G—W—G′。只有具备上述两点,商品资本才转化为独立发挥职能的商业资本。
总之,从商业资本的来源和职能、以及它和产业资本的相互关系来看,商业资本不外就是商品资本一部分的转化形态,是产业资本的一个独立部分。
商品资本独立化为商业资本,对于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和提高产业部门的利润率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分工和商业事务的专门化,商人比起产业资本家会更熟悉市场情况,熟悉消费者的需求和各种复杂的销售条件,因此,由他们经手推销商品,就可以缩短商品的流通时间,加速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
其次,由于分工和商业事务的专门化,商人投在商品买卖和偿付商业事务开支方面的资本,比起产业资本家各自经办商业事务来,在数量上可以节省,这就会相应减少社会资本用于流通领域的数量,从而增加生产领域的资本总量。
第三,一个商人不仅可以为同一部门的几家工厂推销商品,甚至可以为不同部门的许多家工厂推销商品,因此,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就不受个别产业资本的周转的限制,它可以在产业资本的一次周转时间内,完成若干次周转。当他把甲产业资本家的一批商品推销之后,可以在甲资本家把第二批商品投入市场之前,再为乙、丙等产业资本家推销商品。这样,从整个社会的范围来看,就可以进一步减少流通中的资本数量,并缩短各部门产业资本的周转时间。
以上各点,归根到底是使资产阶级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把更多的资本投入生产,并以更大的规模榨取剩余价值。因此,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增加产业部门的利润和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是应当指出,商业资本对于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和提高产业部门的利润率的上述有利作用,只是在它的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的比例的限度内才是如此。如果商业资本的数量超过了社会必要的比例,那就会产生相反的结果。那时,由于商业机构的臃肿和商品流通环节的增加,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将会变得缓慢,一般利润率也会因而降低。进一步说,由于商业资本的独立化,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矛盾会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和消费之间的脱节现象会更加严重起来。商业资本既然和产业资本相独立,因此,产业资本家只要把商品能够卖给商人,他的生产就可以继续进行。但由于广大劳动群众的购买力相对缩减所引起的商品销售困难的增长,却使得商品不一定能够迅速地由商人手里转到消费者手里。加以商人往往囤积居奇,待价而沽,因此,随着生产的继续增长,流通领域的商品就可能形成庞大的堆积。这样,流通时间就不是缩短,而是延长了;流通资本也不是相对减少,而是增加了。在表面繁荣的掩盖下,生产、流通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当这些矛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必然要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