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概论》8.1 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的独立部分(2)
商品资本的一部分从产业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不仅有如上所说的可能性,而且有它的必要性。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商品行销区域的扩大,流通中商品资本的数量大量增加,流通的时间也相应地大大延长。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产业资本家继续实行自产自销,就必须建立庞大的商业网和通讯网,雇用大量的商务代理人。为此,他就必须付出大量的商务开支,即增加流通资本和垫付资本的总量。如果他不这样做,就必须缩小现有生产资本的数量,以便使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相适应。在这两种情况下,产业资本的利润率都会降低。于是,就要求从现有的产业资本家当中分离出一批人来,改行经商,用他们的资本专门为推销产业资本家的商品服务。同时,有一部分新起的资本家,也把他们积累起来的资本投入商业部门。而过去那些为封建经济服务的财力比较雄厚的商人,现在也转而为产业资本家服务。近代的商业资本,大体上就是这样形成的。
所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业资本,就其性质来说,不外就是不断出现在市场上、不断停留在流通中的商品资本一部分的转化形态。其所以说是一部分,是因为在社会总商品当中,实际还有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自行销售的。例如轧钢厂可以把钢材直接卖给机器制造厂,纺织机器制造厂可以直接把纺织机器卖给纺织工厂,面包工厂可以把面包直接卖给消费者,等等。
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当中分离出来之后,它所执行的职能,仍然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因为当产业资本家把商品卖给商人之后,对产业资本家来说,他的商品资本固然已经实现,他的商品资本已经变成了货币资本,W′—G′的过程已经完成,他已经取得了剩余价值;但是,对商品本身来说,它并没有因此而退出流通领域,它只是变更了所有者,即由产业资本家手里转入商人手里,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并没有最后实现。换句话说,商品资本的职能,还有待商人继续完成。只有当商人把商品卖给消费者,商品从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时,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过程,即W′—G′的过程才真正结束,商品资本的职能也才得到最后的实现。
商业资本的职能仍然是实现商品资本,这在社会资本的流通顺利进行的情况下,是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出来的;可是,一旦商品遭到滞销,人们就会痛切地感觉到这一点。这时,不仅商人要吃到苦头,就是产业资本家也会由于他的商品没有销路,由于商人不能购买他的下一批商品,而不得不缩减生产或停止生产。可见,商业资本的职能和商品资本的职能实际上是一回事,所不同的,只是以前这些职能是由产业资本家作为自己的附带业务来完成,而现在则成为商业资本家的专门业务了。马克思写道:“商品经营资本不外就是生产家的商品资本,那种商品资本要通过它的转化为货币的过程,有它在市场上当作商品资本的功能要完成;不过这个功能已经不是当作生产家的附带操作,而是当作特别一种资本家(商品经营者)的专门操作来表现,已经独立分离,成为一种特别投资的业务了。”[1]
必须指出,商业资本虽然是商品资本一部分的转化形态,但它既经从产业资本分离出来,它就不再是产业资本的一个单纯的环节,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资本形态来发挥作用。
注:
[1]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