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此处“无谓高低”也“不分对错”,只是人与人的相处的区别“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2022-05-02 11:52 作者:迷糊小萌新  | 我要投稿

“兄妹俩”的世界里,“哥哥与妹妹”拥有了什么?

第一期的慢直播中PP与MM二人在房间里铺床的片段,实际上就是两人之间相处“发于心”本质现的一个“具体范例”。

这个片段不长,大概就4分钟左右,但是整个片段看下来就给人一种感觉“自然平顺”。

何谓“平顺自然”,两个人交流做事的行为是“同步进行”,没有“不必要的停顿”,其中一个非常小的细节。

PP刚开始哼两句“歌”,发现H进来似乎对书架“图谋不轨”,此时PP随口就是一句“H”意图阻止狗狗的行为,同时PP往床铺走入继续整理。与此同时MM走进来并没有与PP做任何的交流,就是一串“H、H…”,MM没有停下来对狗狗进行其他的互动行为,同样是径直走向床铺继续整理。

没有多余的故意逗狗,没有多余询问、解释,对于身出同一空间的PP与MM来说,这里是“我的房间、我的人、我的狗”。

空间里没有节目效果需要注意,所发生正在进行的一切就是“我的生活”。这个空间里没有什么人,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停下来考虑一下我的行为合不合适?交流措辞是否恰当?

在这个只有二人的空间里,所有事物回归“原本的样子”,没有多余的杂念,一切仿佛心有灵犀,顺理成章。

以前的文章里笔者谈到过一个观点,关于当身处PP身边的时候MM收获安全感、收获守护。总是有这样的声音,MM不需要谁拯救,MM自己很好。其实这些声音把这样的安全感与守护想象得过于“世俗化、物质化”了。

说得直白一点,与PP相处的时候MM可以“从心所欲”,可以“不用想那么多应不应该、行不行、对不对,可不可以”,就像两人出现彼此身边一切都是“本应如是”,天然就应该在那里。

所以才有了那些毫无迟疑的瞬间... ...

PP:你放弃吧

MM:这不是有你咩

... ...

PP:你小心点

MM点点头

... ...

MM:你腿麻了,你赶紧要说啊

PP:知道了

MM:你那个箱子看着要倒

PP:我一直往左边斜

MM赶紧下楼扶箱子

... ...

MM:完蛋了,哥

PP:怎么说?

MM:它进去了

PP:没事,没事

... ...

才有了仅仅因为座位相邻的人变换了的时候,两个完全不同的MM

吃饭的时候与相邻的ZYX之间的空间可以坐得下一个人都有富余... ...

玩牌的时候却把小脑袋瓜子直接伸到别人那肆无忌惮“明窥”对方的手牌... ...

真正的安全感是让你觉得一切都是那样自然、那样心有灵犀、那样本应如是。

真正的守护,守护的是那一份事情“原本的样子”。

所以才有了那些“无所挂碍”的瞬间... ...

PP:H~!

MM:H、H、H

... ...

MM:哥~(都不管PP有没有注意到,啪一下就把海螺推到PP面前)

PP:哎~(被突然怼到眼前的不明物体吓了一跳)

MM:听一下,你听一下(充满期待)

PP:什么都听不到(你这啥破玩意啊~)

MM不服气的拿起来又听了一遍

... ...

当没有了那么多顾虑,没有了那多挂碍,没有了那么多的小心翼翼,没有了那么多繁文缛节,当聊天就是聊天、整理房间就是整理房间、铺床就是铺床的时候,当所有事情回归到一切原本的样子才有了

PP沾了一点MM手里的粉末,直接就往嘴里放,然后又被粉末刺激得直接“呸呸呸”

PP:~盐

MM:哈哈哈哈

当“表演生活”与“日常生活”互相重合“无缝衔接”的时候,画面里的一切看起来才会那样自然、那样顺理成章。


三兄妹的关系里,“大哥”缺失了什么?

ZYX作为设定关系里的大哥有礼貌、注意察言观色,做事情同样勤勤恳恳,心存善意。

问题在于,ZYX的兄妹仅仅建立在“遵循节目组的设定”,对于ZYX而言这只是“为了达成节目效果的其中一项工作而已”。所以这个“节目里的大哥”不会“从心所欲”,他会“先想一想、再看一看,考虑考虑、琢磨琢磨,尽量让自己的表态四平八稳”。

对于ZYX而言,这个空间里任何时刻与任何人相处的时候都需要“注意分寸、拿捏好尺度”,需要注意言行举止,措辞是否得当。

但是这真的是ZYX的问题吗?ZYX这样做有错吗?

至少笔者个人觉得ZYX这样的做法没有问题,更没有错。

在综艺节目里用综艺节目的方式生活,这是一种“遵循设定、尊重工作”的职业态度。

不过“你怎么看待世界的,世界就怎么回应你”。

当你需要想想看看、捉摸考虑的时候,你就会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出现停顿,不该出现迟疑的地方出现迟疑。

因为当PP与MM在“过生活”的时候,ZYX却在“演节目”,节目永远比生活“慢半拍”。

所以在收拾一个床铺靠墙单人床的房间时(不是MM的房间,是另一处),ZYX虽然在场却显得一直停滞在原地迟疑,略显手足无措,因为那个时候ZYX根本找不到切入PP与MM二人合作空间的“切入点”,一直无处着手,帮不上忙。

此时ZYX大脑中每一次对合作的切入点做出判断的时候,PP与MM的合作已经覆盖掉了那个切入点,所以画面中ZYX只能一直“卡在选择延迟的BUG”里。

当三个人一起整理二楼房间(这个房间有两张床,最低限度保证不至于“循环卡BUG”)的时候,总是免不了做做停停、免不了互相之间你看我,我看你,免不了要“刻意说笑”来缓解因为顾虑而产生“一刹那的迟疑”带来的尴尬气氛。

这些状态的出现,无所谓对错,不分高低,仅仅只是因为“对于当前所处空间环境认知判断的不同”。

实际上这与第五季的时候三兄妹的关系一脉相承,如果实在相对静态,只需要处理相对单一信息的“纯粹聊天”的场合下,三兄妹的设定,节目效果还是完成度很高的,三人相互之间一般朋友的沟通交流、闲扯玩笑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当需要三兄妹同时兼顾“手上忙活、察言观色、嘴巴还要同时聊天打趣的制造节目效果”的时候,就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高下立判”了。

如果硬要说的“直白一些”,归根结底还是“发自内心的信任问题”... ...

“如同朋友的三兄妹”.VS.“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这里面的“道理”无从言喻,却总有“因果”可以追寻。有时候其实区别并不是很大,只有那一点点,就差那么一点点”。

大概就是“少了这一点点”,走着走着就把“1-1-1”走成了“2-0-1”。

或许就是“多了那一点点”,那个打牌输了一个晚上的家伙却死活坚守着自己的“衰运座位”。毕竟这个座位“虽然牌运不佳,但是却可以让某人一伸小脑袋就能看到自己的手牌”。

“如果现实世界上真有专属天使,一定不是那个插着翅膀、头顶光圈,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

“而是那个无论世界好好坏坏,只要他出现在身边就能让你感觉安心、真心信赖的普通凡人”

第六季好多东西都改变了,不过二人那份关心、信赖、默契却不曾有丝毫褪色,嗯~蛮好的,值得期待。









此处“无谓高低”也“不分对错”,只是人与人的相处的区别“就差了那么一点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