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UC米学03-MAWS03-Beam Saber和Beam Shield的各种因缘

2020-08-16 14:57 作者:TCRIのSeminar  | 我要投稿

本文仅供参考,详细请参考原文。

Presented by GUNDAM T.C.R.I.

 

首先感谢提供OFF、GPF等等资源的文姐(新浪微博ID@-射命丸-文-)。

编制:高野

翻译:B酱

校对:GUNDAM T.C.R.I.

 

关键词:

GUNDAM Officials==高达公式百科事典,简称OFF

GUNDAM Perfect File==一个共有181册的高达设定集系列,GUNDAM Fact File系列(GFF)的重修兼增编后继者,简称GPF

ミノフスキー粒子==米诺夫斯基粒子,简称米粒子

Iフィールド==I Field

メガ粒子==MEGA粒子

エネルギーCAP==Energy CAP,是一种能量包技术,但也可以指E-CAP

ビーム·サーベル==Beam Saber,光束剑

ヒート系兵装==Heat/热能类武器

コールド·ブレード==Cold Blade,其实就是夜伊芙那把冷刀.(冷是相对于Beam Saber和热能类而言的)

ビーム·シールド==Beam Shield,光束盾

フィン·ファンネル==Fin Funnel,牛高达的浮游炮

メガ·ビーム·シールド==Mega Beam Shield,米加光束盾,V2高达的一个手持装备,名字虽然带メガ,但其实里面不是MEGA粒子,依然还是Beam Shield.



目录

1. Beam Saber的那些事

1.1. Beam Saber的原理

1.2. Beam Saber在水中使用?

1.3. 为什么热能斧能扛Beam Saber?Beam Saber之间如何互扛?

1.4. MS-08TX/N 夜战型伊芙利特的冷刀为何能扛Beam Saber

2. Beam Shield

2.1. Beam Shield的原理

2.2. RX-93 Nu高达的Fin-Funnel Field

2.3. 米加光束盾

 

注1:“注”中内容为编制或翻译自己所添加的注释或个人观点。

注2:本文只有MEGA粒子使用的是“MEGA”,其余的形容词、副词类用法则采用“Mega”。

 

1.Beam Saber的那些事

-1.1.Beam Saber的原理

(OFF p567)

翻译见下:
由于利用了E-CAP系统而常常遭到误解,但是,光束剑的刀刃部分不是MEGA粒子。释放由I Field压缩至缩退临界的高能米诺夫斯基粒子(遵从相对论方程式E=mc^2,压缩的能量被转化为米诺夫斯基粒子的宏观质量)。目标物体被这样的(高能)米诺夫斯基粒子而加热、熔断。

(OFF p567)

翻译见下:

运用中,通过E-CAP系统,在手柄部积蓄已经处于临界状态的米诺夫斯基粒子并装备给MS(因为是由机械臂使用,所以经常配设在相当于手掌的部位),从接口供应电源将其释放。当然,就这样像淋浴一样将高能米粒喷出,效率很低,因此从剑柄首生成I Field束缚米粒形成剑刃(RX-78-2所采用的光束剑中的粒子收束滤波器no.133,被分类为D级消耗品,是损耗最严重部位之一。据称,阿姆罗·雷的RX-78-2由于疏于更替这个零件,在战斗中曾遇到光束无法收束的情况)。

 

-1.2.Beam Saber在水中使用?

(OFF p568)

翻译见下:

另外,如果提高I Field的出力,对水也能产生如同对空气产生的斥力一样的效果。所以,光束剑也可以在水中使用(但因为增加了I Field收束装置的负荷,所以难以长时间使用)。


-1.3.为什么热能斧能扛Beam Saber?Beam Saber之间如何互扛?

(OFF p568)

翻译见下:

另外,在光束剑之间,或是光束剑与热能武器的战斗中,有记录、报告发生过交相格挡的现象。光束剑原本不具实体,这暗示着光束剑的I Field,在相同的I Field、电磁力面前,具有类似物质一样的特性。

热能武器结构则是利用高电力产热,熔断对象,因而使用时会发生极强磁场(是因为此处适用约翰·弗莱明的定律[即右手定则])。I Field由于在压缩中使用了电磁性质的力,故而受到电磁力的影响。I Field形成的刃会在热能武器之间产生排斥,无法接触。

同样,两者都是光束剑的情况下,I Field之间亦会产生排斥。由于I Field的偏向方式相同,故在两者之间会产生斥力。

-1.4.MS-08TX/N 夜战型伊芙利特的冷刀为何能扛Beam Saber?

(GPF143 p10 ,B酱嵌字)

2.Beam Shield

-2.1.Beam Shield的原理

(GPF083 p23)

翻译见下:

通过平面状的光束障壁防御敌弹的装备即是光束盾。结构上如同令光束呈放射状展开的光束剑,通过维持高浓度的米诺夫斯基粒子光束及光束障壁的I Field,从而对于实体弹、光束两方皆具防御效果。相较模仿人类用的盾的装甲板式盾牌,不仅耐弹效果优秀,还具有由多个光束剑捆装的光束盾发生器(发生装置)结构紧凑且轻量的优点(兼具作为大气圈突入装备发挥功能的次要效果)。

 

-2.2.RX-93 Nu高达的Fin-Funnel Field

(GPF015 p06 ,B酱嵌字)

-2.3.米加光束盾

(GPF168 p04 ,B酱嵌字)


End.


UC米学03-MAWS03-Beam Saber和Beam Shield的各种因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