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羲和11年 野性石河子与羲和绢蝶的故事

羲和绢蝶新疆指名亚种
Parnassius apollonius apollonius
基本信息:珍贵的大型早发干旱低海拔绢蝶,一年一代,幼虫4月中旬发生,成虫5月中旬至6月初发生,仅栖息于传奇地(野性石河子团队命名),实际地点在天山北麓荒漠某地,寄主植物为合景天,成虫吸食野葱及簇枝补血草等植物的花蜜。
1.“羲和” 是什么?
羲和绢蝶Parnassius apollonius的中文名是由中国昆虫学的殿堂级人物、号称“蝶神”的周尧先生命名的。羲和绢蝶学名中的种加词“apollonius”与阿波罗绢蝶Parnassius apollo的种加词“apollo”都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的太阳之神阿波罗,由于Parnassius apollo的中文名已经被命名为“阿波罗绢蝶”,于是周尧先生便将Parnassius apollonius命名为“羲和绢蝶”,“羲和”可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女神,这样的命名既符合拉丁名原意,又富有中国之美,实在是堪称物种命名的经典!!


羲和绢蝶属于凤蝶科绢蝶亚科的蝶类,而整个绢蝶亚科的蝶类都是珍稀的高海拔物种,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二十余种绢蝶,占到了绢蝶种数的二分之一。而羲和绢蝶在绢蝶亚科中则是相对特殊的种类,它们生活在干旱的低海拔山区,发生期也相对较早。羲和绢蝶的模式产地在新疆温泉县的阿拉套山,而团队在石河子发现了羲和绢蝶的分布,真是非常难得,并且这极有可能是羲和绢蝶新疆指名亚种在世界范围内最东的栖息地。从那之后,野性石河子团队每年都会如期前来观察这个鲜为人知的小种群,记录它们的生活史,十年相伴让我们对羲和绢蝶爱得深沉。

2.羲和 短暂而美丽的一生
初春时节,各种早春短命开花植物争相在玛纳斯河河谷绽放,这其中,就包括了羲和绢蝶的寄主植物——合景天。每年3月末,合景天的新芽冒出地面,在冰雪融水的滋润下生长。到了4月初,河谷里的合景天就长得十分茂密了,这时羲和绢蝶的幼虫便如期出现,它们在合景天上大快朵颐,多汁的嫩叶为幼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这也是羲和绢蝶能够在此生存的重要前提条件。



经过三周左右的暴饮暴食,羲和绢蝶幼虫的体型增长了至少五六倍,果然是天生丽质,好看的虫小时候也很好看。转眼到了4月末,合景天纷纷开出了粉色的花朵,而羲和绢蝶的幼虫们已经潜入地下准备育蛹,土缝里、洞穴中、石头下都是它们育蛹的场所,相比起多数蝶类将蛹倒挂在树枝或者岩石上,羲和绢蝶选择在地下育蛹,能够有效的减少寄生蜂类对于其蛹的侵害。


5月10日,便是每年羲和绢蝶成虫出现的日子,在某个平静安逸的清晨,刚刚出蛹的羲和绢蝶随着朝阳的升起缓缓羽化,张开翅膀,飞上蓝天,那是无比美妙的画面!此时的合景天已经凋零,而正处于花期的野葱和簇枝补血草等植物,为羲和绢蝶成虫提供了食物来源。
每年的5月10日,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野性石河子团队的“羲和绢蝶日”




危机四伏的世界:
成虫之后的羲和,虫生大事就是繁衍后代,留给它们的时间不多了,然而在这片栖息地,还有大量掠食者,作为食物链中的一环,羲和无疑是柔弱的,当然我们并不会妨碍其他生物去捕食它,虽有心疼,但这就是自然的铁律。



作为早春出现的螳螂成虫,相比较于新疆其他更为强势的螳螂,淡色锥螳在春天羽化成虫,巧妙避开了和其他种类螳螂的竞争,尽管身形纤细,但是对付早春出现的昆虫绰绰有余,它们在这个时期成为了这片山坡中的昆虫统治者,称霸了山坡的5月和6月。
羲和绢蝶的其他邻居:



羲和“守护者” 神山之主




在羲和绢蝶的栖息地,生活着一种新疆剧毒蛇类——阿拉善蝮蛇,每年春天在我们在观测羲和绢蝶幼虫时,总能看到苏醒的阿拉善蝮蛇藏匿在草木之间,看着这犀利的瞳孔,白草黄沙一般的鳞片,仿佛诉说着远古的沧桑,仿佛它就是我们不在时,羲和绢蝶的守护者;它守护着羲和的宝宝们,吃饱化蛹直到成虫,在羲和漫山纷飞之时却又神秘消失在山谷之中。它用凶猛的性格,致命的毒液,和我们一样,年年守护着这片生机盎然的净土。
繁衍生息:
在羲和绢蝶陆续羽化后,它们会开始寻求它们的爱情,羲和纷飞在山谷里的时候,我们常常能看到它们两两结伴二飞,翻过一片片花海,这是在春天的五月末,留给它们短暂的快乐时光。



交配后的雄性羲和绢蝶会在不久后死去,它们雪白的翅膀散落在花丛中,不久便被风吹散,飘向远方,向山谷诉说着它们曾经来过。


时至6月初,大多数羲和绢蝶都已经完成了繁育后代的使命,悄然消逝,草丛间散落着它们的遗骸。少部分个体仍然顽强生存,二十多个日夜,让它们的翅膀残缺破损,黯淡无光,但美丽依旧。它们每年这短暂的存在,惊艳了山谷,也惊艳了我们。它们留下的后代,那一枚枚不起眼的卵将会度过山谷中的酷暑寒冬,在来年春天继续这生命的轮回,感谢羲和绢蝶为我们演奏了一曲壮美辉宏的乐章!

3.为羲和发声!
关于羲和绢蝶的栖息地,团队对外一直是保密的,直到2016年10月,我们看到师市下发的石河子南郊绿化项目即将实施,而羲和绢蝶的栖息地也被包括在了规划范围之内。这不禁让我们的心为之一颤,因为一旦合景天消失的话,羲和绢蝶的幼虫将失去它们的唯一食物来源,那这个羲和绢蝶的种群也将不复存在了。
绢蝶亚科中的阿波罗绢蝶,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而羲和绢蝶的数量其实远比阿波罗绢蝶要稀少。为此,野性石河子团队联合荒野新疆、石河子大学等单位,共同向师市递交了建议书,希望能在绿化范围内,将羲和绢蝶栖息地及周边进行保留。很激动,师市同意并采纳了我们的建议。同年11月25日及12月7日,野性石河子团队先后来到市规划局,还有该项目的实施方天业节水集团,开展了关于保护羲和绢蝶栖息地的座谈会,大家一同助力,将这美丽的生灵,留在戈壁明珠石河子!


在野外观测羲和绢蝶的过程中,团队也开展了一些的科普宣传活动,将羲和绢蝶还有石河子周边其它野生动物的故事展现给公众。2016年3月至今,野性石河子团队先后在本地及周边县市的中小学、大学、图书馆、政府机关和企业等机构,开展了五十余场野生动物专题讲座,介绍了石河子周边包括羲和绢蝶在内的数百种动植物,累计听众超过60000人次。让身边人了解自然、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就是野性石河子团队始终肩负的使命!



4.与羲和相伴的岁月啊
十一年来,先后参与羲和绢蝶野外观测记录的野性石河子团队成员共有14人,他们风雨无阻,每年都会如期而至。最开始5月10日是团队最早记录到羲和绢蝶羽化的时间,但由于气候、温度或其它因素影响,羲和绢蝶每年羽化的日子都会有所变化。直到2020年因为春季持续的高温,使得羲和绢蝶在5月2日便破茧而出,是历年来最早的一次记录。






算下来,2022年已经是野性石河子团队连续第9年观测记录羲和绢蝶的生活史了,从11年前首次相遇起,这便成了一个浪漫的约定。而5月10日,是羲和绢蝶日,非官方性纪念日,由果壳物种日历于2019年收录,专门为珍贵的羲和绢蝶Parnassius apollonius而设立的纪念日。

这就是羲和绢蝶与野性石河子团队的故事。
这就是“羲和绢蝶日”的由来。
---特别鸣谢---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石河子大学生科院
石河子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
守护荒野
荒野新疆Wildxj.com
物种日历
新疆自然学校
奇异新疆
微博@极危物种
野性石河子联系QQ:2962768294
新浪微博关注:
@野性石河子-大王 @野性石河子-阿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