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电锯人》

2019-12-15 21:53 作者:安乃近近近  | 我要投稿

首先恭喜获得这本漫画真厉害第四名。

话不多说,入主题。微量剧透。

首先一部作品是作者思想的传递,即便是这种稀奇古怪的风格,仍少不了关于种种内涵的表达。其中在姬野死了之后人心这一重点词汇被作者提了出来。

其实一开始我是很奇怪的,奇怪在作者这种大胆的反情绪化设计。因为从作者对姬野的种种描写来看,姬野是一个有观众缘的大姐姐,她是一个很立体的人物,她突然的死观众情绪是悲伤的(没错就是我,不愧是自由的作家),所以说他居然在这种情况下,抛出这样一个使主角并不讨喜的点让我深深陷入思考,为什么?

可能有些人会说这种作品的特色就是荒诞感,所以这么写没什么问题,就是要突出主角脑子不正常。我其实是反对的,因为像荒诞之类的风格是体现出来的而不是刻意塑造出来的。它是大体的而不是具体的,你能从方方面面去体现,而不是为了体现而去塑造,就像你可以说土豪戴了一块金表,但带金表的不一定就是土豪。不能因为作品的整体风格,就把每一处细节进行不负责任的归类。

那么抛开这个想法,进一步去说,作者设计这种情节的目的是什么呢?我在回看之后发现了一点,其实有人哭了。

那就是姬野的老搭档早川秋。

这时我才明白这是作者对于人物的细致把握

我们在看少年漫时常常会有这种桥段,大boss在前期突然出场→大boss血虐主角把主角打到自闭→一段文戏让主角振作→主角有了动机去修行→主角再次去干大boss。

就像好莱坞量产电影,少年漫也有大致流程,或者说就像钢琴固定的88个琴键,优质的故事结构往往就是这样,但在这种结果下,具体怎么写,就各有千秋,在男主悲惨且不经世事的情况下,他与所有人的交情都很浅,哭或者的悲伤的人物不在他,而是在和姬野交情很深的早川秋。

那么主角该干嘛?聊几句就走吗?不,藤本关于人物的观察远不止次,他合理的利用这次机会使主角产生思考和转变,姬野看似和主角有几场戏,但实际上姬野这条线只是一个外挂故事,主角其实是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包括在后面复仇和转变的戏码都放在了早川秋身上

而主角的则转变在更后面

一哀众叹,一悲众悲,群像就会脸谱化,大家就成了为了存在而存在的工具人,可见这种当人物们在面对同种问题时形态各异,人物的鲜活性才显现出来,是互相交织和影响,而绝不是牵强附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道路,哭与不哭之间表现的是人物的探索转变,如果仅仅相处两三天的人死掉就号啕大哭的话反而会在表现上显得造作。

那么人心到底是什么呢?

在提出人心这一点后,才会有炸弹女的出现,目的就是把这种观念具象化,为人之心其实就是情感,

是像野兽一样活着的主角不具有的人的情感,所以电次才会放掉那个炸弹女(按照上面的分析早川秋肯定会跟他干一架,如果没有,说明自由画家不愧是自由的)因为她愿意去帮助他愿意,理解他,即便目的不纯,但电次也享受到了梦境般的美好,而电次的欲望也从食物,性,慢慢转变到渴望被关照和理解。

这才是好人物,这才是好故事。

浅谈《电锯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