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生费宝义:睡眠时间越长越好?正常人睡多久才合适?

费宝义个人简介
毕业于沈阳医学院(原沈阳职工医学院),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四十余年,长年致力于将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对精神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曾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在权威医学杂志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擅长领域
熟知精神心理科的各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与康复,擅长利用药物结合物理综合疗法及心理疗法、行为疗法,治疗精神心理科的疑难杂症。对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等神经、精神疾病有深刻造诣,成功帮助众多精神心理患者走向康复,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我们都知道,睡眠对我们有多么重要,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好了精神百倍,睡不好浑身疲惫。
有人就问了:那是不是睡眠时间越长越好呢?
研究显示:如果晚上睡觉时间超过9个小时,午休时间超过90分钟,将面临更高的中风风险。也就是说你睡得“太充足”了,也会对身体不利。

晚上睡觉时间达到9小时或更多、午睡时间超过90分钟,更容易中风。都说熬夜伤身,看来睡多了也照样不是一件好事。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点,晚上睡眠时间达到9小时或更多时,65岁及以上的受试者和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受试者有“更明显”的中风风险。
此外,超重的人白天午睡超过90分钟时,他们患中风的风险更大。也就是说,有基础疾病的人睡得更多风险更高,身体越不好的人越要避免多睡。
所以说啊,睡眠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

睡眠不足有危害,睡太久了也有风险,那正常人睡多久才合适呢?
睡眠的正常变化范围是相当大的,尽管每天7-8小时是平均值,但是有些人5小时的睡眠就会感到很舒服,而其他人可能需要10小时才能感到休息足够了。
睡眠的绝对时间与睡眠时间的变化和睡眠是否帮助恢复体力相比并不重要。

多数人大概需要6个小时~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但有5%的人,他们的睡眠时间低于这个范围,比如睡眠时间短于6个小时,甚至短于5个小时,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的睡眠需求比较多,比如8个小时,甚至10个小时以上,这种睡眠需求比较多的人叫“长睡眠者”。
睡觉的主要功能是要改善白天的工作和生活的状态,睡眠时长并不是衡量睡眠好坏的标准。并不是睡得越长越好,而是要有一定的深度。
一个比较好的睡眠,不一定时间长,而是在白天可以很好地恢复体能,能够维持到白天的工作需要、思考需要,而且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比较好。

如果睡眠时间不长,比如只睡5个小时~6个小时,但是白天状态很好,能够很轻松地应付自己的生活,说明他的睡眠质量是可以的。
不管是睡眠时间短、睡眠时间在正常范围内,还是“长睡眠者”,只要睡到自己生理需求的范围就可以。
另外,睡眠也会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儿童和青春期人群较成年人睡眠更长,老人有时有两个阶段的睡眠,在24小时中有两个固定的睡眠期,而不是一个。

所以,正常人睡多久合适,得看自身的情况,睡完后感觉舒适,精神奕奕,睡多久都可以。反之,睡完还是疲惫,那就需要注意调整了。
如果睡眠问题一直得不到改善,可去专门的失眠门诊看医生,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让专业的医生帮助你走出睡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