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商周古文字读本-10-殷墟甲骨刻辞

2022-08-15 11:39 作者:攻吴之球  | 我要投稿


03:36


为证明卜辞中的“若”是好的意思,课本引用了《尔雅·释诂》:仪、、祥、淑、鲜、省、臧、嘉、令、类、綝、彀、攻、谷、介、徽,善也。

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认为,“善者和顺于道德”,若的本义是【顺】(《尔雅释言》之说),这就是课本所说的“顺与善意相因”。


对于若的这个含义,郭璞引用了《左传》:“禁御不若”,然而尴尬的是,现在通行本的左传已经没有“禁御不若”这句话了。

现在《左传·宣公三年》写的是:“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惠栋《左传补注》根据《东京赋》也写作“禁御不若”,郭璞注也引作“禁御不若”,认为“此皆晋以后传写之讹,当从张衡、郭璞本”,也就是认可了郭璞注中保留的《左传》异文。这一改动被学术大家郝懿行、杨伯峻所承认。

郝懿行引用了几个时代比较靠后的语句,进一步论证若有善意:

《汉书·礼乐志》:“朱明盛长,敷与万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诎。敷华就实,既阜既昌,登成甫田,百鬼迪尝。广大建祀,肃雍不忘,神若宥之,传世无疆。”

《汉书·韦玄成传》:“惟念高皇帝圣德茂盛,受命溥将,钦若稽古,承顺天心,子孙本支,陈锡亡疆。诚以为迁庙合祭,久长之策,高皇帝之意,乃敢不听?”

这两个地方单看看不出是善的意思,但颜师古都注为“善”了。

接下来是《尔雅释言》的记载:

、惠,顺也。

这个含义的使用就数不胜数了,可以说是常识性的。《诗经·烝民》、《閟宫》、《礼记·曾子问》《礼器》的注释、《史记》改写《尚书》,全都把若解释为顺。

由此观之,甲骨文“不若”为“不会顺利吗?”证据确凿。


03:47


这个字的确定是于省吾先生的发现,《甲骨文字释林》有详细的论述:

甲骨文以非为否定词。《尔雅·释言》训若为顺,又《释诂》训若为善,顺与善意相因。甲骨文之非若,即非顺善也。甲骨文称:“日月有食,隹若?日月有食,非若?”非若与隹若对贞。

非与【上非下手】均见于周代金文,晚周之陶文、化文犹存【上非下手】字,自汉以来,匪行而【上非下手】废矣。


04:12


课本引用胡厚宣的《卜辞日月不食说》,好像文章名错误了。知网上这篇文章叫《卜辞“日月又食”说》,胡厚宣强调占卜日期不代表那一天真的有日食。“所以不容易推考日月食的年代和日期,否则勉强推考,总是不好讲通的”。


04:55



释文:癸丑卜、贞:旬无祸(咎)?七月乙未兜,庚申月有食。

释文:乙丑贞,日有食?允隹食。

释文:乙巳卜(疑为贞之误),【酉彡】彡其协小乙?兹用。日有食,夕告于上甲九牛。


商周古文字读本-10-殷墟甲骨刻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