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教育后进生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优等生还多,你认为呢?
正是如今的教育现状,确实大多数老师在后进生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优等生还多。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优等生同样也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怀。
老师怎么平衡好后进生和优等生之间的“时间管理”,有一段比较长的路需要走。先看看目前,后进生为什么占用如此多的教学时间呢?

一、后进生的学习和纪律,需要两手抓。
后进生不论在学习上还是纪律上都需要老师给予格外多的关注,老师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措施让后进生进步。
后进生的状态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上课调皮捣蛋、哗众取宠,心思都不在学习上;
另一种就是沉默寡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一个不学习的美男子或者美女子。
这两种状态都很让老师抓狂啊!
第一种学生不仅自己不学习,还要影响其他同学。
老师管不管?
管!
第二种学生很内向,老师担心学生是否会有心理问题。
老师管不管?
还是要管!
但是全班几十个人,老师只有一个。分身乏术的老师必定没办法面面俱到。只能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这些后进生。

二、转化后进生是重点工作。
优等生这拨人具有比较高的自律性,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一般都不怎么需要老师操心。所以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日常教育任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转化后进生,让后进生向中等生靠拢。
正是因为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学情差异,让老师将资源向后进生大幅度倾斜。
好心没好报:部分后进生不领情。
虽然老师把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在后进生身上了,但是得到的反馈却不尽人意。后进生会觉得老师偏心,每天都死死盯着自己,就像在自己身上安装了摄像头一样。老师也会觉得自己花费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
改变现状:优等生同样需要关注。
近些年的关于优等生的一则则新闻,从侧面反映了优等生同样需要老师的关爱。
比如,某某优等生在某次考上中发挥失常,坠楼身亡。
李镇西老师在他的教育随笔中也曾谈到,优等生因为从小到大在学习方面就十分顺利,所以在抗挫折能力方面是十分弱的。
因此在他的班级上,偶尔会给优等生设置学习障碍,对优等生实施适当的“打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会遇到困难,教会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要勇于解决,而不是沉溺在以往的“春风得意”中。

目前的学情要求老师重视后进生教育教学,但同样值得注意的还有优等生的“挫折商”培养。
老师要因材施教,也要注意教育公平,把教学爱心撒布在每一位同学心间。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还需要各位教育同仁一起努力,让祖国的花朵美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