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回顾】介绍尚小云在《虹霓关》中的一段唱(孙荣惠)

《虹霓关》一剧表现的是,隋朝瓦岗寨起义英雄攻打虹霓关总镇辛文礼,被王伯党用箭射死。辛文礼夫人东方氏领兵出征,替夫报仇。两军阵前,东方氏见王伯党人材出众,武艺高强,遂生爱慕之心,设计将王伯党擒回关内。东方氏欲与王伯党成亲,又不好言明此事,被聪明的丫环看破。丫环从中撮合,使夫人献出虹霓关,归顺瓦岗寨,与王伯党结姻。这里介绍的是丫环识破东方氏心事时所唱的唱段。
尚小云先生的演唱,爽朗明快,奔放自如,在声音的运用上又很细微。无论演什么戏,都是从人物性格及感情变化出发,去设计唱腔和安排唱法。他常说:“唱戏唱戏,不能唱还叫什么唱戏。但是不能为了唱而唱。唱一定要安排的是地方,要唱出情来,发音位置必须掌握得准确,吐字要清楚,要讲究抑、扬、顿、挫,、慢、轻、重,才能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尚先生的这一观点,在《虹霓关》一剧的唱腔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这段唱腔由西皮〔二六板、流水板、〔摇板〕组成。开始“见此情”三个字的处理就和一般〔二六板〕的开唱有区别,一般演唱,“此”字行腔中的“2”音没有装饰音,尚派的演唱则加重了“2”音,有了装饰,使得丫环惊诧的语气得到了加强。这种重音装饰的处理方法,在“你看伯党他的容貌相”一句中的“伯”字上,也得到十分明显的运用,因而加强了丫环试探的语气。
尚派的下滑音唱法也是别具一格的。如第一句“心中”的“中”字行腔,其中的“3”音就是由“6”音急滑下去,然后音量减弱。这样处理,就能把丫环暗自思付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尚派的立音唱法也是很突出的,如“就该活祭老爷的灵堂”的“该”字行腔,用的就是立音。这种唱法要求声音由低至高不拖泥带水,高音一发即达到应有的高度,形成一种峻峭的声势,用在这里,表现丫环对王伯党的愤恨心情是十分贴切的。
尚小云先生的演唱还十分讲究顿、挫、收、放。如“老爷的灵堂”这几个字的唱法,“老爷”两字唱后要有一个停顿,“的”字短促轻带,然后行腔奔放,把“灵堂”二字一气贯通地唱下来。又如“哪有个人死又能还阳”一句中的“人”字后,有一个停顿,然后形成奔流直下的行腔趋势。另外在“人情来讲”的“讲”字拖腔上,也与一般唱法处理得不一样,“讲”字的行腔在“5”音上逐渐减弱,然后稍有停顿,下面的音符就象玉珠落盘一样一倾托出。这种顿、挫、收、放的行腔处理,不仅使人物的语气表达得熨贴适度,而且使行腔流畅优美,耐人寻味。

【作者:孙荣惠 1983.5《戏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