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 · 故事 | 返校前一晚,我在想些什么

收拾行李,关上房门。
告别楼妈,挥别校园。
行李箱的轮子轧过地面,不停呻吟出声。
各位旅客,
本次列车从【传媒大学站】出发,
终点站为【定福庄东街1号院】,
请上车的乘客抓紧扶手,前方途径……
我们的故事




【第一站 归途】
5:50
站在定福庄站站牌下,月亮还亮的很。才刚刚走出校门口,肩膀和胳膊就像抽了筋一样疼。虽然已经提前寄过一次衣服回家,如今东西还是这样多。昨夜在宿舍里转来转去,总觉得这也用得上,那也用得上,结果就是——全都带上。
街道上许久才会出现一个人影,车站也只有我一个人。1月的朔风穿透了棉袄,冻得手麻麻的,感觉不到疼了。但我心里暖暖的,很满足,要回家了。

【第二站 心驰】
8:30
坐在汽运总站的候车室,等待着驶往那个有心上人的城市。我的背包里装着她送的那条围巾,只等着见面戴给她看。即将正式出发,那种类似于“忐忑”、“激动”的文字语言绝对无法确切描述我此刻的心情。我斟酌了万万遍这次要如何开口向她表白,可我又万万遍因那个最有可能的结果而感到心碎。
驶远了站台。驶向她,向她,也想她。


【第三站 逐胜】
9:00
到我们了。
缆车慢悠悠地转到跟前,坐进去时间明显充裕,可我们还是手忙脚乱地爬上车,好像不抓紧时间就会有条腿被门夹住似的。“咯噔”,车身微微向前一晃,缆车像是突然间挣脱了束缚,离开站台,向山下驶去。之前跟着队伍一点一点向前挪的不快与不耐烦也宛如这山上的烟,往身后远远地飘走了。

【第四站 天伦】
11:41
这一站注定意义非凡。今年家乡的冬季分外湿冷,为了让82岁高龄的奶奶舒服地过冬,我们一行7个人,集齐了家里的4代一起“迁往”广东过年。在火车站等待检票的过程中,怕奶奶无聊,我和侄女给奶奶买来了《故事会》帮她打发时间。但我在和侄女打扰的间隙偷瞄奶奶时,却发现她其实压根没在看书,一直笑着旁观我和侄女的幼稚行径。
这次出行可能将是我和奶奶共同回忆的倒数几章了,想到这里是真的特别心酸。


【第五站 友聚】
17:35
已经在微信上约了好几次,不是碰到亲戚串门就是家人聚会。这不,好不容易约定我们几个见面,他们又是上学时的毛病,迟到!站在车站已经目睹两辆1路车从面前停下来,又开走,可是他们连个人影也没有。要不是晚上熬夜追剧,就是说自己堵车,都能想到他们几个人的说辞。“唷——”背后传来个熟悉的声音。“不等他们了,咱先到那儿再说!”

【第六站 重返】
20:41
从南方返回北方,从阴雨返回晴空。起飞到降落,两个机场的天空却截然不同。家乡到学校有将近1400公里的距离,从一个机场到另一个机场却不过是短短两个小时。飞行过程中的感受是真的很直观,一端是氤氲的水汽,一段是湛蓝的晴空。尽管如此,一离开那个锁在烟雨中的城市,我便开始了想念。



站台,向来是一个诉说故事的集合,
我们是其中的子集。
你的人生有他的踪影,
我的人生有你的参与。
站台上行人匆匆,
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感动。

心酸的离别
重逢的喜乐
绵长的等待
浪漫的邂逅
……
无数的心情和人生脚本都堆砌在这一个站台

车要开了,
站台里依旧熙攘,
下次再踏上这个站台,
站台上依然有许多故事发生,
只不过那时的我们可能不是此时心情了。
列车终点站【定福庄站】到了,
请各位旅客收拾好行李,
准备下车。



转自中国传媒大学校报微信公众号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以及张文嘉、姜萱
文字/张文嘉 姜萱
编辑/张文嘉 姜萱
学生主编/张智雄 陈钦钦
责编/阎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