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争与抉择】仓库科技篇

2023-01-11 02:08 作者:菜呵呵无敌  | 我要投稿

知科技收益,学运营技巧。

本文主要讲述仓库科技纯真运营。

从投入与回报角度,来分析游戏内各个时代仓库科技的收益问题,通过数据计算的方式来获得答案。

在开始具体的分析之前,要先了解游戏当前版本存在的几个仓库科技。

游戏版本:Early Access - v119.1266_24552

按照时代从早到晚的顺序来介绍各个时代仓库中出现的效率提升科技。

石器时代:

图1:浆果梳

效果:在科技完成后,石器工人采集浆果效率从1.1提升至1.3

图2:捆绑木材

效果:在科技完成后,石器工人采集木材效率从1.1提升至1.3

图3:金属斧头

效果:在科技完成后,欧洲工人采集木材效率从1.4提升至1.6

图4:金属镐

效果:在科技完成后,欧洲工人采集金属效率从0.7提升至0.9

图5:金属斧头

效果:在科技完成后,亚洲工人采集木材效率从1.2提升至1.3

图6:金属镐

效果:在科技完成后,亚洲工人采集金属效率从0.6提升至0.8

图7:楔形石凿

效果:在科技完成后,西欧工人采集石头效率从1.2提升至1.6

图8:耐用镐头

效果:在科技完成后,西欧工人采集金属效率从0.8提升至1.0

图9:楔形石凿

效果:在科技完成后,东欧工人采集石头效率从1.1提升至1.5

图10:耐用镐头

效果:在科技完成后,东欧工人采集金属效率从0.8提升至1.0

图11:仓库隔间

效果:在科技完成后,西欧仓库资源存储效率从130%提升至140%

图12:仓库隔间

效果:在科技完成后,东欧仓库资源存储效率从130%提升至140%

图13:仓库隔间

效果:在科技完成后,东亚仓库资源存储效率从130%提升至140%

图14:仓库隔间

效果:在科技完成后,西亚仓库资源存储效率从130%提升至140%

在了解了各个时代的仓库科技的投入成本与效果之后,就可以开始具体的分析。

作者会按照时代的顺序来逐个分析各科技的收益问题。


在开始具体的分析之前,作者会按照自己对游戏内运营的理解来讲一讲具体的分析思路。

让读者更加清楚的了解答案产生的过程,并且在不同的版本中,能够方便调整结果。

同时也希望能有大神提出更好的思路或者理解来探讨关于仓库科技的运营。


根据科技带来的效果,把所有的仓库科技分为两个大类型。

第一大类是工人采集效率提升科技。

第二大类是仓库存储效率提升科技。

按照工人效率和仓库效率的提升来划分科技,是因为这两种类型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算法。


关于第一大类——所有提升工人采集效率的仓库科技

可以用以下这套算法来算出科技回本所需要采集的实际资源数量。

首先,将完成科技所需要投入的资源,进行换算。

换算的算法

按照科技所对应的工人种类的基础采集效率。将完成科技所需要的不同种类的资源,转换成科技所提升的资源。

在算出完成科技所需的资源之后,再排除仓库存储效率所来带的资源加成影响,算出完成科技所需的实际采集资源。

之后,计算出科技完成前后工人单次采集完资源所需的时间。

再将前后所需的时间进行比对,得出在完成科技后,工人单次采集完资源所节约的时间。

最后,会得到一个公式


工人单次采集完资源所节约的时间×(预期科技回本所需的实际采集资源数量÷工人采集被科技所提升的资源的单次采集最大数量)×被提升后的效率=完成科技所需的实际采集资源


注:在公式中,唯一的未知数为预期科技回本所需的实际采集资源数量。


各时代提升工人采集效率的仓库科技的收益分析

石器时代:

浆果梳

完成科技所需的石器工人实际采集资源(单位:食物)

=200×1.1÷1.1=200

石器工人单次采集完浆果所节约的时间(单位:秒)

=(10÷1.1)-(10÷1.3)=1.39

预期科技回本所需的石器工人实际采集资源数量(单位:食物)

=(200×1.1÷1.1)×10÷1.3÷((10÷1.1)-(10÷1.3))=1100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石器工人采集浆果的数量>1100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捆绑木材

完成科技所需的石器工人实际采集资源(单位:木材)

=240×1.1÷1.1=240

石器工人单次采集完木材所节约的时间(单位:秒)

=(10÷1.1)-(10÷1.3)=1.39

预期科技回本所需的石器工人实际采集资源数量(单位:木材)

=(240×1.1÷1.1)×10÷1.3÷((10÷1.1)-(10÷1.3))=1320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石器工人采集木材的数量>1320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欧洲铁器时代:

金属斧头

完成科技所需的欧洲工人实际采集资源(单位:木材)

=((450÷1.3×1.4)+(100÷0.7×1.4))÷1.1=623

欧洲工人单次采集完材料所节约的时间(单位:秒)

=(20÷1.4)-(20÷1.6)=1.78

预期科技回本所需的欧洲工人实际采集资源数量(单位:木材)

=(((450÷1.3×1.4)+(100÷0.7×1.4))÷1.1)×20÷1.6÷((20÷1.4)-(20÷1.6))=4357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欧洲工人采集木材的数量>4357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金属镐

完成科技所需的欧洲工人实际采集资源(单位:金属)

=((150÷1.3×0.7)+(400÷1.4×0.7)+100)÷1.1=347

注:

欧洲文明考虑到欧洲工人的采集木材数量上限的影响,实际完成科技所需的实际采集资源小于上述结果

欧洲工人单次采集完金属所节约的时间(单位:秒)

=(10÷0.7)-(10÷0.9)=3.17

预期科技回本所需的欧洲工人实际采集资源数量(单位:金属)

=((((150÷1.3×0.7)+(400÷1.4×0.7)+100)÷((10÷0.7)-(10÷0.9)))×10)÷0.9=1333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欧洲工人采集金属的数量>1333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亚洲铁器时代:

金属斧头

完成科技所需的亚洲工人实际采集资源(单位:木材)

=((350÷1.5×1.2)+100)÷1.1=346

注:

亚洲文明考虑到石器工人的存在以及渔船经济的影响,实际完成科技所需的实际采集资源小于上述结果

亚洲工人单次采集完材料所节约的时间(单位:秒)

=(10÷1.2)-(10÷1.3)=0.64

预期科技回本所需的亚洲工人实际采集资源数量(单位:木材)

=(((350÷1.5×1.2)+100)÷1.1)×10÷((10÷1.2)-(10÷1.3))÷1.3=4146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亚洲工人采集木材的数量>4146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金属镐

完成科技所需的亚洲工人实际采集资源(单位:金属)

=((400÷1.5×0.6)+(300÷1.2×0.6))÷1.1=282

注:

亚洲文明考虑到石器工人的存在以及渔船经济的影响,实际完成科技所需的实际采集资源小于上述结果

亚洲工人单次采集完金属所节约的时间(单位:秒)

=(10÷0.6)-(10÷0.8)=4.16

预期科技回本所需的亚洲工人实际采集资源数量(单位:金属)

=(((400÷1.5×0.6)+(300÷1.2×0.6))÷1.1)×10÷((10÷0.6)-(10÷0.8))÷0.8=846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亚洲工人采集金属的数量>846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西欧中世纪早期:

楔形石凿

完成科技所需的西欧工人实际采集资源(单位:木材)

=((700÷1.5×1.5)+(300÷0.8×1.5))÷1.3=972

注:

西欧文明考虑到欧洲工人的存在,实际完成科技所需的实际采集资源小于上述结果

西欧工人单次采集完材料所节约的时间(单位:秒)

=(20÷1.5)-((10÷1.6)×2)=0.83

注:

1.考虑到运营习惯的问题,用西欧工人单次采集完木材的时间与西欧工人单次采集完石头的时间做对比。

2.欧洲中世纪采集石头与采集木头的获得资源对比除了效率之外还有距离和仓库成本这两个因素。

3.以作者个人的经验,认为用一个仓库实际采集10000石头的资源获得活动>=用三个仓库实际采集10000木头的资源获得活动。所以在同样采集10000材料的情况下,选择采集石头还会节约两个仓库的成本。

预期科技回本所需的亚洲工人实际采集资源数量(单位:石头)

=(((700÷1.5×1.5)+(300÷0.8×1.5))÷1.3)×10÷((20÷1.5)-((10÷1.6)×2))÷1.6=7284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西欧工人采集石头的数量>7284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耐用镐头

完成科技所需的西欧工人实际采集资源(单位:金属)

=((800÷1.5×0.8)+300)÷1.3=559

注:

西欧文明考虑到欧洲工人的存在,实际完成科技所需的实际采集资源小于上述结果

西欧工人单次采集完材料所节约的时间(单位:秒)

=(10÷0.8)-(10÷1.0)=2.5

预期科技回本所需的亚洲工人实际采集资源数量(单位:金属)

=(((800÷1.5×0.8)+300)÷1.3)×10÷((10÷0.8)-(10÷1.0))÷1=2236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西欧工人采集金属的数量>2236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东欧中世纪早期:

楔形石凿

完成科技所需的东欧工人实际采集资源(单位:木材)

=((700÷1.6×1.5)+(300÷0.8×1.5))÷1.3=938

注:

东欧文明考虑到欧洲工人的存在,实际完成科技所需的实际采集资源小于上述结果

东欧工人单次采集完材料所节约的时间(单位:秒)

=(20÷1.5)-((10÷1.5)×2)=0

注:

1.考虑到运营习惯的问题,用东欧工人单次采集完木材的时间与东欧工人单次采集完石头的时间做对比。

2.欧洲中世纪采集石头与采集木头的获得资源对比除了效率之外还有距离和仓库成本这两个因素。

3.以作者个人的经验,认为用一个仓库实际采集10000石头的资源获得活动>=用三个仓库实际采集10000木头的资源获得活动。所以在同样采集10000材料的情况下,选择采集石头还会节约两个仓库的成本。

4.仅从效率差的角度来说,理论上该科技无法回本。

5.考虑到采集木材过程中出现的回收路程变长的情况,该科技有回本的可能。


东欧仓库成本

图15:东欧仓库

在点完科技后实际采集10000石头资源时,比起采集木材至少节约2个仓库

三仓库的成本

=3×400=1200

只有当采集木材补仓库的数量超过3个时能够回本

=1200>938

采集木材时补一仓库需要实际采集的资源

=10000÷3=3334


补三仓库时需要实际采集的木材资源

=10000+3334=13334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西欧工人采集石头的数量>13334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耐用镐头

完成科技所需的东欧工人实际采集资源(单位:金属)

=((800÷1.5×0.8)+300)÷1.3=559

注:

东欧文明考虑到欧洲工人的存在,实际完成科技所需的实际采集资源小于上述结果

东欧工人单次采集完材料所节约的时间(单位:秒)

=(10÷0.8)-(10÷1.0)=2.5

预期科技回本所需的亚洲工人实际采集资源数量(单位:金属)

=(((800÷1.5×0.8)+300)÷1.3)×10÷((10÷0.8)-(10÷1.0))÷1=2236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东欧工人采集金属的数量>2236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关于第二大类——所有提升仓库存储效率的仓库科技

可以用以下这套算法来算出科技回本所需工人回收除食物资源外的总次数。

首先,了解完成科技后对工人单次回收资源的加成影响

将工人能够携带的最大资源数与提高的存储效率进行计算

之后,得到工人单次回收资源的加成影响后。

把科技的成本与带来的影响进行计算

最后,会得到一个公式


完成科技需要的成本÷(工人单次采集资源能够携带的最大量×(科技完成前后存储效率的差值))=科技回本所需工人回收除食物资源外的总次数


注:在公式中,唯一的未知数为科技回本所需工人回收除食物资源外的总次数。


各时代提升仓库存储效率的仓库科技的收益分析

西欧中世纪末期:

仓库隔间

完成科技后工人单次回收资源带来的资源加成量(木材)

=20×(140%-130%)=2

科技回本所需工人回收除食物资源外的总次数

=1000÷2=500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西欧工人回收最大携带木材量的总次数>500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东欧中世纪末期:

仓库隔间

完成科技后工人单次回收资源带来的资源加成量(木材)

=20×(140%-130%)=2

科技回本所需工人回收除食物资源外的总次数

=1000÷2=500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东欧工人回收最大携带木材量的总次数>500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东亚中世纪末期:

仓库隔间

完成科技后工人单次回收资源带来的资源加成量(木材)

=10×(140%-130%)=1

科技回本所需工人回收除食物资源外的总次数

=900÷1=900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东亚工人回收最大携带木材量的总次数>900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西亚中世纪末期:

仓库隔间

完成科技后工人单次回收资源带来的资源加成量(木材)

=10×(140%-130%)=1

科技回本所需工人回收除食物资源外的总次数

=900÷1=900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西亚工人回收最大携带木材量的总次数>900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分析结果汇总:

石器时代:浆果梳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石器工人采集浆果的数量>1100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石器时代:捆绑木材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石器工人采集木材的数量>1320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欧洲铁器时代:金属斧头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欧洲工人采集木材的数量>4357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欧洲铁器时代:金属镐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欧洲工人采集金属的数量>1333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亚洲铁器时代:金属斧头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亚洲工人采集木材的数量>4146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亚洲铁器时代:金属镐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亚洲工人采集金属的数量>846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西欧中世纪早期:楔形石凿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西欧工人采集石头的数量>7284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西欧中世纪早期:耐用镐头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西欧工人采集金属的数量>2236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东欧中世纪早期:楔形石凿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西欧工人采集石头的数量>13334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东欧中世纪早期:耐用镐头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东欧工人采集金属的数量>2236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西欧中世纪末期:仓库隔间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西欧工人回收最大携带木材量的总次数>500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东欧中世纪末期:仓库隔间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西欧工人回收最大携带木材量的总次数>500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东亚中世纪末期:仓库隔间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东亚工人回收最大携带木材量的总次数>900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西亚中世纪末期:仓库隔间

在点完科技后有需要用西亚工人回收最大携带木材量的总次数>900

就可以去点该采集科技,这样可以保证不会亏本。


在战术搭建中具体的应用——以速12分半轻骑兵为例

速12分半轻骑兵是否需要点铁器采铁科技,本质上是一个数学问题。

12分半轻骑兵这个战术的运营并不容易,对资源的需求比较苛刻。

因此想要在12分半内完成这一运营,需要尽可能的采集更多资源。

关于采集效率科技的选择,是讨论运营离不开的话题。

想要完成采铁科技,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

本期专栏主要围绕铁器采集科技的投入与产出。

分析投入资源之后,在速12分半轻骑兵这一的战术的运营框架内,铁器采集科技值不值得投入,以及关于该科技的回本条件。

在得到答案之前,需要有一个清楚的思路来计算。

为了方便读者,会把计算过程中需要的数据和对应的式子进行说明。

具体的过程如下:

速12分半轻骑兵过程中,受到铁器采铁科技加成后理论上工人需要采集的实际最少采铁量(单位:铁)

=((20×100+800)-800×(10÷180))÷1.1=2506

速12分半轻骑兵过程中,铁器采铁科技的成本(单位:铁)

=((150÷1.3)×0.7+(400÷1.4)×0.7+100)÷1.1=347

速12分半轻骑兵过程中,铁器采铁科技对工人采集铁资源周期的影响(单位:秒)

=(10÷0.7)-(10÷0.9)=3.17

速12分半轻骑兵过程中,工人需要完成的采集铁资源周期的次数

=(((20×100+800)-800×(10÷180))÷1.1)÷10=251

速12分半轻骑兵过程中,铁器采集科技带来的资源加成(单位:铁)

=((((20×100+800)-800×(10÷180))÷1.1)÷10)×((10÷0.7)-(10÷0.9))×0.9=715


从计算的结果来看

速12分半轻骑兵过程中,铁器采集科技带来的资源加成>速12分半轻骑兵过程中,铁器采铁科技的成本


在速12分半轻骑兵过程中需要点铁器采铁科技

并且点了铁器采铁科技之后在最保守的情况下会获得368铁资源收益


希望能够对您有帮助


【战争与抉择】仓库科技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