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出现谈作品引用

2020-05-07 08:30 作者:kkdonkey  | 我要投稿


齐天大圣孙悟空出现的作品以及其时间

上面这个表是根据新创作品里面有没有齐天大圣或者孙悟空归纳而来的,操作方法就是百度,加上自己阅读经历。光靠百度可能做得不够全面,但已经是最为效率的方法了。严格来说,每次引用时间都应该在该作品引用到才能算,但由于有很多作品我是查百度才知道,所以没法确认这个作品到底是到那个时间,作家才把齐天大圣孙悟空搬上自己的作品。毕竟有很多作品并不以孙悟空为主角。而不会算上诸如电视剧版《西游记》这样的改编作品。换句话说,表格里面的作品都是作品里面有孙悟空的作品但作品的名字不叫《西游记》的作品,而小说《西游记》除外。

一部优秀的作品里面产生的人物,会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创作财富,而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个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最早出现原型的角色,就是我们的长辈,我们,乃至我们的子孙也能运用的创作灵感。不仅仅因为孙悟空被我们所喜欢,更重要的是,孙悟空的版权,已经进入了公有领域。孙悟空是如此公有,以至于我们把孙悟空娘化,孙悟空电子化,孙悟空图化,孙悟空游戏化,孙悟空赛亚人化,都不能触怒谁,哪怕触怒了谁也不会被追究什么,这也就是孙悟空经典的地方。

在神话领域,孙悟空当之无愧的是第一形象,不仅因为他率真,勇敢,鸡贼,更重要的是,孙悟空产生了一个无比强大的分身,鸟山明笔下的《龙珠》里面的赛亚人孙悟空,鸟山明的孙悟空是最为成功的二次创作的孙悟空,因为这个孙悟空,虽然只有一点原来孙悟空的形象,却完美继承了孙悟空那不朽的灵魂——率真,勇敢,鸡贼的行为特征。因为绝大部分的现代非改编《西游记》的作品只是尝试继承孙悟空的形象——猴子脸,拿着棒子(如意金箍棒),穿着古代人的铠甲——而忽视了更加深层的内涵。孙悟空作为一个珍兽,从石头里面蹦出来,拜师学艺,占山为王,下东海龙宫取金箍,上天庭争霸王,同时贯穿始终的还有他的灵巧思辨。鸟山明笔下的孙悟空也经历了这些——如果说什么爽文的鼻祖,那应该算《西游记》的前半段。更重要的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被压下五指山,经历了重大的磨难,《龙珠》里的孙悟空也是如此。很多小说家漫画家舍不得自己的主角经受磨难,因为这些主角不仅仅是创作出来的人物,更是他们在小说里面的投影,因此主角经受磨难会反弹给创作者自身,而这样的不敢经受挫折的软弱明显与孙悟空不切合。这就是为什么《龙珠》里的孙悟空是最早继承“孙悟空”之名,最为成功的作品。

可以看到,在1984年诞生《龙珠》以前,离开古代之后,将近300年时间没有什么作品使用孙悟空,在1984年以后,十年时间,也没有什么人使用孙悟空,空前绝后,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成功引用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某个引用之前,这个作品元素,创作灵感,没人看好或者没有人敢,而你引用了成功了,并且导致很长时间后世的作家再次产生,没有人敢引用的情况。当然成功引用还有一个标志,也就是在你的引用之后,在一年之内产生了大量引用的情况。也就是下面要谈及的作品。

《龙珠》的创作者鸟山明是日本人,很长一段时间,主流媒体羞于报道,哪怕《龙珠》已经相当出名了。而《大圣归来》成为第二部成功引用的典范,是电影《大圣归来》而不是游戏《大圣归来》。在2015年,《大圣归来》热播之后,爆发了一堆“齐天大圣”创作热潮。不仅让如此,《大圣归来》的大圣的行为轨迹,也贴合《西游记》的行为轨迹。首先风光无量,之后黯然销魂。很不厚道的说,这股创作热潮,也成为《大圣归来》成功的一个背景板。

总而言之,从其他作品中汲取灵感,的确是无可厚非的,但强行蹭热度,对原来作品体会得不深刻,并不可取,也不会真正的成功。从表上的作品,特别是很多电子游戏作品已经停止运营了。引用孙悟空并没有成为什么好处——至少连命都没保住。从历史也说明了,恰恰是在大众看不见的角落,发现出闪闪发光“小石子”,才有可能创作出空前绝后的作品,才有可能引得众人羡慕的跟风。这是我成文的第一个目的。

第二个目的,是因为我喜欢齐天大圣孙悟空,所以选择以此说明。每个值得被引用的元素都会有这样类似的轨迹,我也不可能靠自己全部写完。下面就拜托大家了。


从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出现谈作品引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