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诗!二十分钟从罗马帝国穿越到巴黎和会,一口气看完第一次世界大战!

2022-09-25 14:36 作者:弦转急  | 我要投稿

第一次世界大战

1.战争的起源

(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的特点之一就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而争霸则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到20世纪初,美、日虽然崛起,但欧洲仍是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欧洲,各国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

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是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但70年代以后,美国、德国这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赶上和超过了老牌的殖民帝国英、法,分居世界第一、二位,英、法则退居三四位。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20世纪初,世界已被瓜分完毕:在非洲,90%的领土被瓜分;在亚洲,50%的领土被殖民者瓜分,并有部分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在拉美、澳洲、大洋洲,多数国家也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由此形成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英、俄、法占据着绝大多数的份额。其中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是德国的11倍,美国的111倍。到20世纪初,这种状况与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已不相适应,后来居上的美、德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占有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特别是德国在经济上的强势和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咄咄逼人的态度,使英国深感恐惧和不能容忍,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随着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尖锐。为了打败对手,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各国都在积极寻找同盟者,壮大自身的力量。因此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2)两大帝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见上一节)

(3)战争危机的加深

①两次摩洛哥危机。 → 法德矛盾的结果(《德法协定》中承认法国是摩洛哥的保护国,但法国也让出一部分法属刚果给德国,使德属喀麦隆拥有出海口)

②两次巴尔干战争。 →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巴尔干同盟”(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门的内哥罗)击败奥斯曼帝国,取得奥斯曼帝国几乎在欧洲除伊斯坦布尔及海峡北面的狭小地区的全部领土。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奥斯曼帝国支持)、门的内哥罗、希腊、罗马尼亚为一方,以保加利亚(奥匈帝国支持)为另一方,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很快战败,被迫割地求和。

两次巴尔干战争,最终使巴尔干诸国分化成两大集团,一方由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组成,得到俄国的支持;另一方由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组成,受到奥匈帝国和德国的支持。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的矛盾异常尖锐。

2.一战的爆发和进程

(1)战争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巴尔干战争使塞尔维亚的实力和威信大增,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的人民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实现与塞尔威亚的合并,塞尔维亚也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这与奥匈帝国的野心发生了冲突。奥匈帝国决心用武力来瓜分甚至是吞并塞尔维亚。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斐迪南夫妇亲自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并指挥了十五、十六兵团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这一挑衅行为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在检阅完军事演习前往萨拉热窝市政厅途中,斐迪南夫妇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两大军事集团都把它作为发动战争,实现侵略野心的借口。在德国的支持下,7月26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之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大国相继加入战争,巴尔干国家保加利亚、土耳其加入同盟国作战,日本、罗马尼亚、意大利、美国、中国等加入协约国一方,到1918年共有30个国家参加战争,形成了历史上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2)战争的进程及主要战役

欧洲大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战争爆发后很快形成了四条主要战线:西线:英法比军队与德军作战;东线:俄军与德国和奥匈军队作战;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希腊等国的军队与奥匈、保加利亚军队作战;意大利战线(1915年后形成),意大利军队对抗奥匈军队。其中西线和东线是主战场。一战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❶第一阶段:1914年

史蒂芬计划:1914年8月德军按照“史蒂芬计划”,企图通过速战速决,先集中优势兵力在西线击溃英法军队,然后挥师东进,迫使俄国屈服,尽快结束战争。

马恩河战役:在西线,9月5-10日英法军队与德军展开了著名的马恩河战役,这是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略决战。双方投入兵力达150万人,以德军的失败而告终。德军在6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宣告破产。西线形成相持局面。

坦能堡战役:在东线,兴登堡指挥的德军发动了坦能堡战役,迫使俄军退出东普鲁士。东线呈现胶着状态。

在巴尔干战场,奥匈军队于1914年底被赶出塞尔维亚,此后该战线进入沉寂状态。

❷第二阶段:1915-1916年

德军在东线的胜利:1915年的德国把战略重点移至东线,企图迫使俄国单独与之媾和,在集中力量对付英法。1915年1-3月,德军在东线发起大规模战斗,俄军退回本国领土,遭受重大打击。但德国并没有达到迫使俄国退出战争的目的。

意大利参战:意大利作为三国同盟之一,在战争开始时宣布中立,但对交战双方都进行讨价还价,1915年4月俄、英、法、意签订伦敦密约,满足了意大利的领土野心。意大利于1915年5月对奥匈帝国宣战。三国协约变成了四国协约。

保加利亚参战:1915年9月保加利亚与德奥签订同盟条约,加入同盟国一方作战,德奥土三国同盟变成了四国同盟。

1916年是双方大决战的一年,发生了三次著名的大型战役:Ⅰ凡尔登战役:1916年2-12月,德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发起凡尔登战役,投入了50个师的兵力对凡尔登法军阵地发起猛攻,法军殊死抵抗,到12月法军收复全部阵地。这次战役是一战中历史最长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达70余万人。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屠场”。

Ⅱ索姆河战役:英法联军于1916年6月24日-11月中旬发动索姆河战役,这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最大的一次消耗战。它大大牵制了德军在凡尔登的攻势。

Ⅲ日德兰海战:此战是1916年5月31日-6月1日英德进行的一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德军从海上击败英国的企图没有实现,英国仍然控制着海上霸权。到1916年,战略主动权已经转到协约国手中。

勃鲁西洛夫攻势:为支援凡尔登战役和意大利战线,勃鲁西洛夫指挥下的俄军于6-9月发起了夏季攻势。这是一战中俄军取得的最大的胜利,奥匈帝国被推到了灭亡的边缘,但也埋下了俄国覆灭的种子。

❸第三阶段:1917年

无限制潜艇战:随着输掉战争的可能性的增大,德国决定孤注一掷。德皇威廉二世命令自1917年2月1日起全力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即无论协约国还是中立国的船只,不加警告,一律攻击。其目的是切断英国的海上生命线,迫使英国屈膝投降。但由于英国的护航制和各种反潜措施的实施,无限制潜艇战走向失败。

美国参战:一战开始后,美国宣布中立,这种中立政策一直持续到1917年4月,美国加入到协约国方面作战。美国此时参战的原因是:①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使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贸易大大加强;②俄国二月革命后,美国担心俄国单独媾和导致协约国失败;③美国担心英俄失败,会加强日本在远东的实力,如果将来德日联合,美国称霸世界将无从谈起;④战争已接近尾声,交战双方都已经精疲力竭,这时参战,能增加在战后分赃会议上的分量。

美国参战对战局产生的影响:①它使许多中立国如中国、巴西、印度纷纷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扩大了协约国的阵营,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②美国军事上的直接参与,有利于协约国集团的最后胜利;③从物资上为协约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美军参战为欧洲战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1917年发生的另一件大事是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1917年战争仍处于僵持状态,但同盟国的地位每况愈下,德国的失败已不可避免。

❹第四阶段:1918年战争结束

1918年3月,德、俄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俄国退出战争。德国得以腾出手来在西线打击英、法,但收效甚微。7月,协约国做好了反攻的准备。9月,协约国把德军赶出法国和比利时国境。德军败局已定。与此同时,协约国在巴尔干发起进攻。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10月31日土耳其投降;11月3日奥匈帝国投降;11月3日德国国内发生革命,威廉二世被迫退位,11月11日上午在巴黎东北贡比涅森林福煦元帅的列车上,德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一战结束了。

3.一战的性质

战争的性质是根据战争的目的而定。因此战争爆发后,参战各国无不以“人道”、“正义”和“保卫祖国”来掩饰自己的真正目的。各国参战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呢?

在同盟国方面,德国的目的是企图建立一个从北海、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德意志帝国。不仅如此,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吞并塞尔维亚,夺取萨罗尼加,走出爱琴海,还要占领意大利、罗马尼亚、俄国的部分领土,在巴尔干建立霸权。

在协约国方面,英国的目的是力图通过战争,彻底击败主要的竞争对手德国,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铲除德国在近东的影响。肢解奥斯曼帝国,并在战争中削弱法俄两国,使欧洲大陆保持一种均势。法国的目的主要是对德复仇,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占领德国的萨尔区和莱茵区,最大限度地削弱并肢解德国,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力图瓜分土耳其,控制巴尔干国家,征服黑海海峡,建立一个从易北河到中国,从亚得里亚海到北冰洋的大斯拉夫国家。日本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的属地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确立在远东和太平洋的优势。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而进行的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所签订的一系列秘密协定,也证明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4.战争的后果与影响

一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灾难,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①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使欧洲的工业发展水平倒退。②导致了欧洲地位的下降,欧洲的三大帝国——俄罗斯、德意志和奥匈帝国宣告瓦解。美国和日本兴起。国际关系出现新的变化。③导致了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④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⑤国际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出现。

 

史诗!二十分钟从罗马帝国穿越到巴黎和会,一口气看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