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311教育学考研经验 ——311复盘经验汇总

2020-07-19 12:25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文|田QJ  /  凯程网课学员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


一、时间安排

 

(一)第一阶段:3.19---3.30

 

把五本教材扫读了一遍,当然是记不住的,也没什么印象,但是给心里强行注入一个定心剂,   给后期复习找借口断了后路。

 

(二)第二阶段:4.1--7.4

 

五本书的笔记手动抄写一遍,前期是根看课本然后自己总结框架,做完一本书以后发现那样下去永远也做不完了,于是转头抄写教育宝典,这是一个巨大的弯路,没有配合课程的去看,   就盲目的抄写笔记耗时 3 个月。


(就这样的五个本子)

 

(三)第三阶段:8.2--9.2

 

发现笔记做完以后就不知道该干嘛了,买了凯程的课程缓缓开始看,发现我以前是有多

傻?老师几分钟就把我用时一个周还没搞清楚的中外时间对比讲清楚了,同时开启并且完   成了我的第一轮背诵。

 

(四)第四阶段:9--10

 

每天专业课用时 7--8 个小时,采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方法,每门课用一个周的时间过完, 有一个很重要的小细节的在开始新的一天背诵之前,先把头一天的知识点背一遍。就这样在十月底所有科目保证了全部背 8 遍,甚至最早开始的中教史背到了 11 遍。

 

(五)第五阶段:11--考试前一晚

 

每天过完一门课,每周过完一轮外加一个全真模拟。这时候熟悉的程度就是提到某一个知识   点,你可以知道在书上的大概位置,并且能把几个科目中重复的东西进行归纳和对比了。11     月份开始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拿出一张 A4 白纸把今天要大框架写出来,只写大框架,细节在脑海中过一遍然后去填充。

 

此外仅仅背诵宝典上的知识已经显得死板,这个月要每天看教   育热点,把你看到新闻而回忆到的知识点旁边记录上去,然后背诵,你会发现有些东西每次   都可以用得上,比如第十四届国际校长联盟会、教育奋进看落实系列通气会、统编教材、教   育大家于漪、清华附小校长窦桂芳等。


(便利贴部分就是我补充的热点)

 

二、背诵计划

 

这个板块的东西要说的非常繁杂,小细节的东西过于多。

 

1、第一次背的时候就不能放过细节,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然到了后期建立起来以后,在想去插入牢记的概率太低了,可以早期煎熬一点。

2、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尽量原话复述,我和研友讨论过这个问题,我说不应该选拔具有独立思想的人才吗?研友说:那怎么评判了?

3、前期就是先背下来,简单的知识边理解就背住了;复杂的知识,你都没有背下来,要怎么去理解。

4、要动手,写框架和回忆法相结合。

5、遍数要够,并且不能停。好像 7-8 遍的时候感觉是最好的,然后就是 12 遍以后感觉好,在 10 遍左右的时候非常煎熬,明明自己都背了那么多遍了,还是记不住,背的还不如之前, 这个时候坚持下去,你就发现新大陆了,脱书复述不是玩笑。

6、不同科目直接是有连接的的,背的时候要找到关联,这就是所谓的理解的意思。

 

 

(比如说教育学原理中教学原则部分就有很多事中国教育史中教育家的思想,可以用古文丰富一下)

7、自己要编制属于自己的记忆口诀,比如这是我编制的六个国家法案的口诀 

 

8、把厚厚的书改小,减少心理压力

 


 

(一)模拟真题

 

10 月 12 日模拟了第一套真题,那时各科背诵不足 8 次,所以选择题的错误有很多,达到了

 

15 个之多,大题百分之九十可以达到,但是下笔犹豫,不能笃定,心有余悸,能怎么办加紧背书以求得安慰。10 月份一共模考了 3 次,时间都是标准的考试时间,上午 9:0012:

00,那个时候用的还是空白草稿纸写的。11 月下旬各科基本背了 12 遍左右,选择题在 3-8

 

个内浮动,大题百分之九十八在掌控范围之内,从网上购买了 311 专业答题卡,和空白纸差

 

距十分大。到考试一共 10 套真题模拟了 11 次,其中 2019 年的模拟了 2 次。

 

1、选择题

 

一般在二十分内完成,1--13 题对于我来说很难,尤其是关于教育定义经常出错。14-24 是中国教育史的部分,考察的非常的细致和让你想不到,有时候会出文言文,要你选最佳而不是正确答案的时候,就像来一碗鹤顶红。

 

25-35 外国教育史部分考察的教育大家的思想比较多, 并且有几个人比如赫尔巴特、夸美纽斯、蒙台梭利轮着考察。36--40 教育心理学部分考的知识点重复非常大,依旧不好做,需要理解和活用。40--45 教育研究方法难的时候就很混淆, 简单的时候就直选。

 

2、辨析题

 

有一点小难度,在答题的时候就要表明态度,一语定方向,庆幸的是真题的辨析题说法对错   比较明了,没有模棱两可的题目。

 

3、简答题

 

4、论述题

 

原理部分的题发挥的空间是最大的,可是空余的地方特别的小,不太好掌握达到要点。

 

5、研究方法题

 

研究方法是几本书中最死的内容。

 

(二)模拟题

 

1、我只购买了凯程出的 311 六套卷,做题的感觉和真题有一些偏差,加上时间的原因,于是后 3 套的大题没有模拟,选择题做完了,觉得难度高。

 

2、凯程的联系库,选择题一共做了 4 遍,除开第一次,每一次错的题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开,这样下来标记最多的题目就是没用掌握的,第 4 遍只做错的题。大题没有动笔,看一眼题目之后回忆一下,然后看参考答案,回答很好的就会裁剪下来黏贴到背诵资料上,主要是借鉴   答题思路和格式。

 

(三)答题模板

 

通过听凯程的课程加上自己的总结,打磨出了一套答题模板,以应对教育影响、建议、启示   类的问题。

 

(四)评分改错

 

我当时买的是试卷版的真题,觉得自己的答案比试卷要完整好多倍,给自己的 311 目标分数是 250 分,于是乎,就飘了。

 

我也有凯程的真题集,解析要全面的多,并且还有自主命题院校的题目,可惜自己没用上。自己做完以后,会关注一下做题所用的时间和答题的全面度,总的来说批改复盘的工作做的不好。

 

四、分数复盘

 

(一)心路历程

 

查分的时候我是从专业课那一栏往上看的,所以说第一眼我就崩溃了,准确说是愤怒, 为啥专业课的分数只有那么一点点?当初马克思以 34 分历史之低的耻辱感再次生动形象的闪现。

 

我知道我一个人走不过来,我在一分钟之内打给了圈儿,因为我们是全程一起走过来的,她是最能理解我的了,把成绩表发给她以后,她第一句话是让我去复核,然而我更加伤心,大脑一片空白,除了哭做什么都太无力,过了二十分钟,这样也太尴尬,我就挂了电话,自己一个人肆意的嚎了半个来小时后,景欣打电话来了,没想去接,但是确实很想要他陪伴的,点了接听假装我还不错,但是段位不足,我没忍住呀。

 

然后景欣放下工作陪伴了我好多个小时,断断续续的哭不动了,他让我去睡会然后再来陪我,挂了电话我以为可以睡着的, 接着又是几个小时的暴风雨,就这样到了晚上我的太阳穴和苹果肌那一块就像是刚整容了一样,让我分分钟想要把自己的头给端了。

 

然后开启了颓废的一周,每天就盼望着夜晚的到来,睡着了一切就好了,从早上睁开眼的那一瞬间就开始用手机里的小课程麻痹自己,一分钟都不敢空闲,停止了平日活动的一切形式,只有睡、吃、看,日子过的一会快一会慢的。

 

(二)重新启动

 

昨日翻看日历距离查分刚好周期,心里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说:够了,到此结束。不是刻意的说我明天起要怎么怎么样,而是真的“醒了”一般的准备迎接第二天的到来。很棒的是我逐渐回归了正常的生活,曙光我看到了。 我正面客观分析问题:

 

1. 期望过高,盲目自信

 

我愤愤不平的是我超级有自信的 311 尽然就 190 分,我觉得那样的分数是不需要那么复习的,“随便胡诌”几下就可以拿下的。专业课我背了十多遍,到了后期我可以做到脱书复述的,模考我做了 12 套,答题格式与要点我都是进行过总结,并且找过王牌辅导机构的老师指点过的,那问题在哪儿了?我百思不得其解,想了几个不合理的理由,虽

然不合理还是罗列一下吧:第一、学校的专业课压分比我想象的要严重,在我的观察中  目前这华东师范大学 311 最高分 222,这个分数依然不是我满意的,确实平时模考的分值给的过高 230--260 不等,没有清楚的自我定位。第二、我的答题太大,就比如回答

 

教育影响和教育建议这一块,我的话太过于官方,放之四海内皆准?第三、我的连接的

 

教育热点过于多,显得过于做作?第四、选择题涂错?没办法求证的一件 事情

 

2. 主抓专业,忽视公共

 

这一步是没有走错的扪心自问,在我认识圈儿的第一天起他就一起强调我要重视专业课,   每天要用 7--8 个小时的时间主攻专业课,所以从正式开始复习的前期,我也是这个步伐走的,这为后期的的心理平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期背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专 业课稳住了我。

 

怎么说了这两门课没有让我太失望也没有让我惊喜,大众水准吧,但是 要高分必要要在这两个上面甩开其他人,不然没办法脱颖而出。政治这个东西我没有找 到秘诀,有种看命的感觉。英语的话确实是基础太差,做题的时候没感觉,那就是没戏。


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311教育学考研经验 ——311复盘经验汇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