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了20元,得罪了全村人

2022-03-05 14:21 作者:盲观者  | 我要投稿

为了20元,得罪了全村人

2022-03-05

刘老师是大山里面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在这个不算很偏僻的大山内部,他也是唯一一个回来的人,不仅仅是大学生的头衔,还有就是他是出门后在外面有事业之后,还回来的唯一一个人。

要说刘老师是山里唯一一个大学生,对也不对,对的原因是真的可以找到的进出的大学生只有他一个,不对的是,山里人打工的早又多,他是唯一一个到了16岁还没有出去打工的人,到最后教育改革,在报考的时候,因报考人数问题,挤上了二本末的一个班车。

到最后分配学的是一个化工制药的专业,一毕业就到了制药代表,好在很努力,混的也还好。其实刘老师一开始并不想当什么制药代表,但是没有办法,自己上学把家里掏空了,毕竟别的孩子都已经往家拿钱了,他还要源源不断的输出,所以当制药代表的那几年,很拼。但是也是他父亲最幸福的几年,因为是真的大把大把的往家里拿钱。

刘老师在工作5年后,已经有了不错的人脉,也混的风生水起的时候,选择了离职。这件事情他谁都没有说,他父亲也不知道,还指望着儿子手上的钱可以买套房,他就可以像其他在外打工赚到钱的人一样,离开这座大山。

谁知道,离职一年后的刘老师,回到了大山,开始办起了学校,说是学校有点过了,只是一个识字班,毕竟上学太麻烦,很多孩子都是到隔壁的一个中心地上学,而学的也不复杂,就是数学和语文。而这个,在刘老师离职的一年中找了份培训机构的活,应对这些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而当他回来的那一天开始,刘爸爸脸上就已经没有了笑容,甚至连见面都不说话。刘老师办学校的事情,村里很支持,很快资质就下来了,说是资质,其实就是有一点点的补贴,以及可以收学生的一个证明罢了。

这几座山里已经很少有人了,很多人都尽量搬了出去,很少人还在这里,所以学生也不多,就是一个班,一会语文一会数学。

刘老师对爸爸有内疚,所以很少和他说起什么,他唯一做的就是教育好孩子,或许这个想法早就有了,要不然也不会在外打工的这么多年,每次问起找女朋友的事情,他都不说,不是没有,而是从来就没有找过。

就这样,刘老师的学校办起来了,免费的,自己给孩子们买课本,他就变成了刘老师。就这样,教了五年,一批批的学生出去打工了,有的出去上了初中,不过后来还是打工了,而有些脑子灵活的,打工赚了钱,也就在县里定了下来,没有多人回来的,而刘老师依旧很开心。

这个时候刘老师已经娶了媳妇,农村的,在他娶媳妇的时候,父亲又和他吵了一架,毕竟对方是农村的,你是一个大学生啊,本来想着玩几年就走的,谁知道一呆下去就是五年。但是年纪大了,也没有什么其他可说的,也就真的结婚了。

婚后的生活更拮据了,虽然刘老师有补贴但并没有多少,而且大部分都花在学生上,自己省吃俭用,基本上把之前的老本用光了,这个时候媳妇闹,父亲闹,就这样,他准备收费,一个孩子一个月20元,其实一开始定的是100元,但是刘老师舍不得。

而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刘老师的生活变了,因为大家开始有点怨言,毕竟以前都是免费的,孩子本身就是要出去打工的,上学本来还耽误在家农忙的时间,但是感觉收费20也能接受,也就接受了,但是大家就开始说刘老师为了钱,大家心里不舒服,就说这个老师不地道……

后来又来了一个老师,说是老师,实际上就是在城里给幼儿园打工的意味大姐,之前上过小学,人点字,就和自己的上过高二的弟弟办了一个所谓的学校,装修的稍微好一点,设备也新一点,送了礼,也有了资质,反正上初中的时候都是要在盖章学籍的。就这样,开了起来,直接收费一个孩子一个月120,大家也都可以理解,毕竟都是要收费的,这边新一点还不错,但是谁会去想,之前刘老师也想装修好一点,但是连20都收不到!

慢慢的,收费120的火了,收费20的开始不温不火,就来一些家里实在没有什么钱的了,而这些孩子的家长还一脸不开心,要是有钱谁让孩子到你这上啊,就知道赚钱,你看人家,人家才是教育孩子,你就知道赚钱,还天天骂刘老师:你就是没有能力,还大学生,就知道赚村里钱,你算什么啊?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为了20元,得罪了全村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