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俗语“五十不交钱,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饭”指的是什么?有道理吗?

2022-02-28 16:09 作者:钰说时光  | 我要投稿

常言:高手在民间。农村老人的智慧,往往令我们钦佩之致而自叹弗如,他们留下的警示语,是若干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对我们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令我们受益匪浅,少走了很多弯路。

那么,农村老人俗语“五十不交钱,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饭”又有什么样的人生警示,对我们又有哪些人生启发呢?我们一起来领略下老祖宗的闪光智慧,领悟下其中的道理。


一:五十不交钱

五十不交钱”,是指不要轻易把钱借给五十岁以上的人了;或指人到了五十岁,就不要轻易把钱借给别人了。“交”在这里应理解为“借”的意思。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人生短短几十载,青春一别岁月匆。一个人经历了为事业奋斗的黄金年龄段后,很快就到中老年。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就已经是一个人懂得顺应天命的年纪了

不仅如此,人到了五十岁,多数人已半工半退,已过挣钱的黄金时期,这时基本都在享受前半生的辛劳所得。如果这时借钱给别人,很可能让自己生活品质下降。

还有这时人的记忆力减退,如果借钱别人,万一他忘记了,你又去讨要,这时很容易发生纠纷,弄得不欢而散,甚至以后连朋友或亲戚都没得做了。你钱没要回来,还反倒生了一肚子闲气,得不偿失,何苦呢?

如果你借钱给别人,自己忘了,而对方也忘了,那岂不是白白让自己吃亏?到这个年纪所存得的钱,都是年轻时辛苦打拼攒下的,如果就这样轻易没掉了,岂不可惜?

再有,五十岁以上的人如果是因为生活难以为继、靠东挪西借来过日子的,这时候了还来向你借钱,说明这个人以后基本没什么大的发展了,而你再借钱给他,那是很危险的。

你借钱给他,很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你收回钱的可能性很小。毕竟他年轻时都靠赊借过日子,五十多岁了基本不能挣钱了,他还有能力再还你钱吗?

人到了五十岁,身体各项机能都在走下坡路,万一他生重病向你借钱,而治病又会花了不少钱,你拿回钱就可能遥遥无期了。如果他再因病去世了,你的钱很可能成了“死账”。

即便你想通过法律途径讨要回来,那也得耗费掉不少的心力与时间,如此劳心又劳力,实在是不值当。当然,要不要得回来都还是未知数。

我一个亲戚就借过5万块钱给他朋友,他朋友那时已52岁了,之前做生意亏了想重新站起来,就一副可怜巴巴相向身边亲朋东挪西借筹了50万开了一家餐饮店。

不料遇到疫情餐饮店打了水漂,他朋友一下接受不了,突发心脏病离世。他的老婆长年生病没上班,孩子又在读高中,父母又年迈,如此一家人根本就没有还款能力。

鉴于这种情况,大家哪里还能向他家人讨要债款呢?只得各自亏掉几万元,自认倒霉算了。

对于自己而方,人到了五十岁,上有老下有小,身体越来越差,赚钱越来越少,这时更应捂紧钱袋,不该借的就不借。因为生病住院需要钱,养老需要钱,儿女刚参加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等都需要钱接济。

因此,综上所述,不管是五十岁的人要借钱出去,还是要借钱给五十岁以上的人,建议都不要在钱财方面“深交”。在借出钱财时,一定要权衡对方的还款能力,以免给自己造成较大的损失与麻烦

当然如果对方实在需要帮助,那就另当别论了。这时我们应站在人道主义层面,能施以援手的就施以援手,这个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处理了。

二:六十不交言

六十不交言”,是指不要和六十岁的人过多交谈;或指到了六十岁,就不要轻易跟人“交浅言深”,也就是不要希望再交到新朋友了。这里的“交”是交情、交谈或深交的意思。

六十而耳顺。人到了六十岁,早已活得很通透明白了,因此在很多问题上很容易固执己见,对年轻人的一套看不惯,这样就容易和年轻人产生“代沟”发生争执

而这时候,我们就不能过多与老人争执了,因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活法,每一代人的观点也会有所不同,这时我们只能求同存异,不要过多与老人深谈,多说无益。

还有,人到了六十岁,基本也就退休了,这时候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性格越来越固执,脾气也越来越大,还容易患上“三高”。

这时你若啥事都跟老人说,跟老人讲道理,殊不知哪句话老人听进去了,老人一生气,血压上来,若有个三长两短,自己负得起责任吗?怕是吃不了兜着走,肠子都要悔青了!

我父亲66岁了,平时有高血压、脑梗塞和高血脂等疾病,平时有啥事我们兄妹几人都尽量瞒着他,不令他着急上火,生怕他一生气就气病了。我认为这就是“六十不交言”。

对于年轻人的事,父母都很操心,但我们考虑到这点,能不说的尽量不说,也就是对他们“不交言”,如此让他们过一个快乐无忧的晚年。

三:七十不留饭

“七十不留饭”,是指尽量不要留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在自己家里吃饭;或指一个人活到了七十岁,就不要留别人在家里吃饭了。这里的“饭”是吃饭的意思。

到了七十岁,脑力减退,心脏变弱,三高加剧,身体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疾病,营养吸收能力也弱,肠畏功能也变得没那么好了,对饭菜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因此这个岁数的老人,一般肠胃都不太好。若留这样的老人在家吃饭,他们的饮食习惯你把握不好,冷了、热了、软了、硬了等很难说,而且在你家吃饭,人家也不便说什么好歹。

而万一在你家吃了不合胃口的饭菜,轻了不舒服,落个待客不周的名声,你心里窝火;重则生个病啥的,躺倒在你家,后果不堪设想,这下就算你浑身是嘴也脱不了干系。

去年我73岁的大姑就很想去我妈家住几天,我妈听说后很为难。大姑那时刚做了脑溢血手术,我妈担心她去了如果发生意外,那责任就大了,又怎么跟她子女交代。最后我妈以有事为由拒绝了。

还有人到了七十岁,人老眼花,腿脚不灵便,做事不麻利了,这时若留客人在家吃饭,自己一个老人家忙前忙张落,客人也过意不去,若客人来帮忙,自己又觉得待客不周。

而且七十岁的人,眼花耳背,做菜或许不太卫生,因为看不清楚,又因耳背与客人沟通不畅。我曾经在大姨家吃过饭,就各种不适。

而且老人留客吃饭,有时会给年轻人带来麻烦。我妈以前就经常留我舅吃饭,但接下来儿子儿媳事情多了,要做饭、要接送,因此久了难免会有怨言,后来我妈察觉后才适可而止了。

因此七十岁的人留客吃饭,是不明智的,在现实生活中应适时做到“七十不留饭”。

当然都说到七十了,那就再扩展一些吧。其实还有“八十不留宿”、“九十不留坐”等农村俗语,它们都是同一个系列的警示语。

八十不留宿”,就是说不要留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在家过夜了。因为对方年老又不熟悉你家生活环境,如果半夜起来发生磕碰,或突发疾病等,那你就惹下大麻烦了!

九十不留坐”,就是说不要留九十岁以上老人在家坐了。人至耄耋之年,仰卧起坐都很困难,需要人伺候了,这时若到你家一坐,到时起不来,那你就摊上大事了!

写在最后

综上,农村俗语“五十不交钱,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饭,八十不留宿,九十不留坐”等不无道理,它是若干年来老祖宗们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值得我们借鉴

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有常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听人劝,吃饱饭等。这些老祖宗留下的警示语,朴素、精辟而有道理,不可小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不要身陷囹圄、惹下祸根而悔恨终身当然俗语也只是一种警示语,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俗语“五十不交钱,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饭”指的是什么?有道理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