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雅(拜亚动力)T1和T5三代双旗舰发布会试听简评

拜亚全新三代T1与T5双旗舰耳机发布!
次世代拜亚迭代-拜雅传奇
首先作为一枚耳机行业内老油条参加同行发布会,我很少写发布会相关的情况。

主要是很多新品能让自己内心有点波澜的不多,拜雅T1这一次演进到第三代本来我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惊喜。结果这一次拜雅耳机全部走低阻抗高敏,我突然变成葛优表情包那样子感觉不困来劲了。

为了确保本次的一些内容有可读性,我又花了时间观察后边耳机展会上,看大家对新品耳机的是否有足够的关注度和流量,拜雅耳机展上T1和T5的展柜上不少人是一有空位就抢上去听。


原来很多人对新一代低阻抗的拜雅双旗舰,都期望手机和播放器能直推出不错的声音,对拜雅粉丝来说新一代拜雅旗舰耳机更具有实用性的吸引力,而不是停步于过去高阻抗的门槛经常动辄需要投入昂贵笨重的耳放,甚至可以带着便携耳放播放器出门在更多的场景下更实用。

拜雅双旗舰T1&T5发布会开始:更专业的国内队伍打造新品支撑。
本次拜雅双旗舰发布会上,首先由帝捷公司总经理杨礼军先生致欢迎词,实际上杨礼军先生还担任过森海知名代理公司锦艺广州公司的总经理,也是一位音频业内著名的资深经理人。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彭泓先生对行业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行业的增长数据,对于拜雅和国内外相关品牌做出的新品未来发展趋势给出了行业上精准的分析。

最后是拜雅中国区营销总监曾辉为大家讲述了拜雅的历史,以及为什么拜亚动力改为拜雅的简化过程与含义做出了详细的讲解。

例如拜雅新简化字形Y标,其实来自于最早拜雅名称BEYER中间的Y字。所以强化Y标识代表新生代拜雅也是有历史原因的,这也出现在拜雅乐谷等新款耳机外观细节上。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音频品牌之一,德国拜雅自1924年成立,至今已有96年的历史了。

无论是世界上第一副动圈耳机DT48,时代经典动圈耳机“DT770、DT880、DT990”,还是特斯拉专利的诞生,拜雅每一次重大更新都对耳机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拜雅依然恪守家族发展传统与德国人严谨的精神,创造了在设计与生产上满足各个领域的产品线与严谨的设计生产队伍。
新一代拜雅T1&T5的未来场景应用,更注重消费者的可玩性与投入!

全新双旗舰拜雅T1和T5不仅有第三代特斯拉单元,也改变了声音场景的属性,强化低频音色的T1和更具有温暖性的音色,都表明了拜雅工程师希望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器材投入获得不错的声音。
拜雅T1低频强化的好处,可以满足更多的声音表现的种类和欣赏电影类原声的动态表现。而更具有温暖的音色属性,可让消费者在投入并不需要过分昂贵的播放设备时,也能获得温暖耐听的音色细节。

从笔者主观来说,过去的拜雅只把低阻抗高灵敏度的头戴做成比较低的中端产品,而首次以旗舰露脸的拜雅T1三代。感觉拜雅终于开窍了,甚至是手机都能不容易出恶声,以笔者iQOO NEO三代内置的AK4377A就有不错的直推音色。

虽然低频还差了一些,但当时我终于感觉如果我这个不喜欢投入耳放的人,也有机会播放器和便携解码耳放玩得很不错,这是以前拜雅旗舰T1都没有给过我的感受。特别是我刚到手的iQOO5推力更大,还可以自适应阻抗也可以更好去玩这种低阻高灵敏度头戴。

实际聆听T1我感觉就像森海HD600跳跃到了HD650的变化趋向提升,更加具有动态和气势,T1的低频没有劲浪家的旗舰产品那么刻板,但给人一种动圈更自然的低频弹跳和低频力度以及量感。甚至拜雅T1的低频量不亚于主流旗舰类的封闭式耳机的强劲表现水准。

拜雅在T1音色设计属性上更注重新时代的均衡,所谓密度为王的溢价阶梯里更容易出细节和动态效果,我感觉T1真的为不少便携播放器和需求移动场景的新老发烧友们给出了一条新的大道。

上大台式解码耳放和转盘设备的T1,其实对前端需求最后不要过推,甚至一些国内外高阻抗的耳放反而本身的弊端容易在T1上暴露。最好选择一些国外功率不会太大的精致解码耳放,在拜雅T1身上最好的表现走向,是一种宽和从容且灵活的动态,既有信息量的充沛表现,在空间声场不会给人感觉过于单薄而毫无信息量的填充。

新一代拜雅T5产品采用了第三代单元技术,但同时也具备了低阻抗高灵敏度的设计,而且是封闭式的结构,但是听完T1的各种惊艳表现后,我感觉T5差距T1并不是很大很大。但是T5给我一个感觉,是T5有种在封闭式里做开放式的声音,拜雅工程师很老练地把T5和T1的参数音色尽量接近,并且减少素质差异化太多,而是在三频和声场音色做出差异化。

T5最明显的莫过于低频和中频,封闭式耳机容易抬起太多的低频和中频人声近距离问题,基本这些常见的调整手法在T5身上是工程师刻意避免了,T5同样具有很好的声场,低频收敛且具有不错的细腻弹跳,同时在人声位置不过于突出和压迫感。

本质来说T1和T5价格拉开不会很多,在重量结构上完全就是开孔和没开孔的区别,拜雅的设计师很简单的希望把三代单元都做到最好易推的音色风格,当然在耳机设计当中开放式的指标确实可以做得更漂亮和更具有空间,但同样T5并没有在封闭式过多妥协。

最终T1三代售价8299元,9月16日全渠道上市开售。T5三代售价7899元,10月10日全渠道上市开售。

新一代耳机素质上的提升,拜雅显然没有跟随主流业余消费者和KOL随便口嗨那种万元以下听个响恶劣节奏。实际上一款耳机是合理超越过去,但是溢价是不可能一下子和素质都能随便拉上去,对比这几年很多日本欧美品牌动辄报价上万元的旗舰耳机。这一次拜亚三代T1和T5自然更获得众多媒体行业与市场的关注。

相比之下德国拜雅的声音素质和价格还是让人感觉到德国人还有一群人依旧恪守家族传统,和严谨的声音溢价阶梯上不过分跟随市场的喧哗。安静做好自身的拜雅也一直是所有拜雅粉丝值得期待的,就像谢兰图那种斯文雅气的声音,也是拜雅恪守自己的音色溢价要素,别的品牌同样难以用这样的声音说服市场和做到这样的声音口味。

作为一枚手头老拜雅耳机多于新拜雅耳机的老粉来说,这一次的新品我会期待后边煲开之后,有机会我会跟大家详细聊一聊新时代拜雅旗舰的便携玩法,毕竟从这一次耳机展上T1和T5吸引了很多新生代的粉丝,甚至还希望便携直推的拜雅人群越来越多。

对比过去的高阻抗上台式,拜雅这种更理性进入便携和直推化设计,也并不是完全妥协给市场,而是消费者手头越来越多的播放器和手机HiFi的需求得到回应,这个周期上拜雅也用了两代的研发时间才走到今天才技术和声音上走到了成熟。
因此拜雅T1、T5回应了时代,开始追求超越时代的步伐!甚至我还看到耳机展上一个母亲让儿子来聆听新一代的拜雅旗舰耳机。

感觉这肯定又是一个妈妈为孩子选择听英语买耳机的故事即将上演!!连学生都有亲妈带着开始玩拜雅旗舰入门了,看着抽屉里的DT235和拜雅乐谷有点略显尴尬=。=。
Ps:(例如老对手森海都还没走上便携直推发展这条路子,不得不说拜雅从第一幅动圈耳机开始,确实一直都很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