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怎么就火了?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怎么就火了?
谁曾想到,秋分前后,全网集体刷屏的不是大闸蟹,而是奶茶。毫无预兆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在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上全方位蹿红,几乎所有人的朋友圈都被刷屏。这到底是什么梗?怎么火起来的?这波热度,又卖火了哪些产品?
*秋天第一杯奶茶,到底什么梗?
这个梗一开始是有人在微信给对方上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对方二话不说,发来一个52元红包,意思“拿去买奶茶喝吧”。很快,人们开始跟风:有晒红包的,有晒奶茶的,玩梗的目的也逐渐从要红包、秀恩爱,扩散到花样表达对奶茶的爱。没过多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上了热搜,中午微博话题阅读量还几百万,到傍晚就过了2个亿。
*秋天第一杯奶茶,喝的都是什么茶?
外网看到的是热闹,内行人看到的都是机会。既然这么多人都晒出了自己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就说明这一大波初秋饮品消费已经实实在在发生了。公众号“咖门” 以9月22日为节点,选取了30天的数据,横向对比了不同种类奶茶的微信指数。结果显示,今年一直很火的烧仙草,微信指数最高;秋冬是珍珠奶茶的主战场,正在波动中稳步上升;一直很稳定的港式奶茶,有轻微的上涨趋势。
*这波热度,提供了5个灵感方向
1. 水果将以新方式,出现在秋冬菜单里
对于饮品店来说,初秋这段时间较为尴尬,因为夏天的水果物料还没用完,冬天的趋势亦不明朗。不过,奈雪的茶上线新品“葡萄乌龙茶”,提供了新思路:换个形式,留下香气。葡萄、水蜜桃、荔枝,都可以考虑“改头换面”,以香气、色彩、水果冻等方式融入秋季产品中。
2. 消费者对饮品的季节性更有感知了
每到春季,整个消费食品领域都会迎来一波樱花、抹茶上新。相较而言,秋天,似乎还没有形成非常大规模的季节限定上新。既然消费者已经主动提出要喝“秋天第一杯奶茶”,干脆就满足吧——这也许是秋季限定的一个方向。
3. “生打、噗呲、厚、撞”,越生动的名字越受欢迎?
之前新品起名,流行卖萌路线:波波、芝芝、芒芒、莓莓。而今年这几个卖得比较火的产品,增加了一些很有画面感的动词,比如“生打椰椰奶冻、葡萄撞撞宝藏茶”;或者非常生动的形容词,比如“噗呲鲜果气泡茶、厚乳拿铁”。 也许接下来,要有一波生动形象的秋冬产品名出现在各大品牌菜单上了。
4. 奶油顶、多底料成标配
随着今年的加料趋势,“奶油顶+坚果”组合已经开始占领整个奶茶届。同时,小西米、西柚粒、布丁、各种冻、波波混搭组成的复合型底料也越来越多——多料已经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种标配。
5. 新概念容易“成就”新爆款
近3个月来,比较明显的一个爆款是椰子类产品。实际上,椰子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茶饮里。这轮椰子热潮和“生椰乳”概念有关。通过冷压榨工艺生产的“生椰乳”,口感和风味更接近天然,给产品带来更高的价值感。这也表明,爆款来自于对传统物料的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