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刻板行为纠正方法
孩子的刻板行为如何纠正?
孩子的刻板行为是让很多家长头疼的一大难题。统计显示:80%以上的儿童都会表现出刻板行为,如不停来回奔跑转圈、触摸、咬手指、眨眼睛、挥舞胳膊等。
孩子的刻板行为是为了体验感官刺激、吸引注意,或者对学习任务不感兴趣时的表现。那么针对孩子具体的刻板行为,家长该如何干预呢?
首先,要明白,孩子产生刻板行为的原因和情景:
孩子固有的刻板行为,是因为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讨厌变化,所以烦躁不安。
他们不知道变化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预期不到后果,对未知的事情极度恐慌,因此会有情绪反应,以哭闹和耍脾气的方式来发泄情绪。
针对孩子的刻板行为,要以疏导为主,干预为辅,在正式干预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1、观察孩子环境变化前后反应;
2、收集有效强化物;
3、对孩子已经掌握的简单技能进行总结;
4、设定计划,分步骤进行。
以只接受固定房间训练为例,可以分五步进行纠正:
1、将房间内物品摆放的位置进行不规律调整
每天仍然固定房间上课,把物品以微小的距离在训练过程中不停变化,待到孩子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反应后,以较大的空间范围进行变化。如果孩子对较大调整表现出抗拒,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执行,几次之后,孩子就不再觉得拉大距离恐惧了。
2、把房间的空间范围逐渐扩大
把门打开,再通过“吹泡泡”“躲猫猫”等游戏,将活动范围自然扩大。进入房间前,带孩子在外面反复走动,让孩子熟悉其他区域,感到这些区域都是安全的。
3、强化孩子进入不同房间的行为
在孩子看得见的范围内,家长有意进入错误的房间。当孩子着急的跑出来进入到训练室以外的房间,家长第一时间给出强化物,并带孩子迅速离开,不给他产生情绪的时间。然后逐渐延长在错误房间停留的时间,有意在其他房间放置孩子喜欢的物品。
4、在不同的房间内进行学习
孩子接受进入其他房间后,在房间内加入一些学习的内容,逐渐把房间之间的差别感缩小。
5、泛化:转换到更多房间训练
当孩子完成以上四个步骤之后,逐渐将房间范围扩大到园区、公园、超市、商场等地,不再对固定地点依恋。
孩子很容易形成刻板行为,所以最好不要让他们的生活总是一成不变,经常做些微小改变,可帮助他们脱敏。但是如果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想让孩子接受新的变化就一定要循序渐进。
当然,对于孩子的刻板行为,家长也不要过于紧张。除了及时纠正,也要做一些正面强化。对于一些比较轻微的刻板行为,不要急于告知孩子“不可以这样”,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适当放松、适当正面鼓励、循序渐进地变化,是针对孩子刻板行为家长该持有的基本态度。
#天津市感统失调训练哪家残联定点##河西区知觉动作疗法排名##河东区注意力不集中重度表现##东丽区脑损伤康复残联定点##津南区感统训练机构排名##和平区自闭症收费##河北区脑损伤康复有用吗##西青区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收费##南开区自闭症做什么检查##大寺自闭症哪家好##中北情绪障碍哪家口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