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埃德蒙·利奇《列维·斯特劳斯》笔记——牡蛎,熏鱼和奶酪

2022-05-06 00:11 作者:实在界的马奎尔  | 我要投稿

牡蛎,熏鱼和奶酪

结构主义的主要观点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影响,认为主体所体验到的现象经过意识对外部世界进行分割排列得到的,时间与空间都是作为统一体的,但是当主体体验空间与时间时,即内空间与内时间体验往往都是将其分割为一系列个别事物以及一系列个别事件。而人类创造各类文化产品的过程实际上是正与主体体验外部世界的方式相对应,都是以分割与排列的方式进行。

最典型的例子即红绿灯的创造。自然界中没有颜色这一说,而只有一个作为统一体的连续的色谱,而意识并非是对其中的颜色直接进行反应,而是对输入的各类性质的光进行反应,而光的主要性质有两种,明暗与波长,意识则通过在这两者上的差异来对色谱进行分割与排列,由此意识才能够感知到蓝,绿,黄,红各种颜色。因此某种颜色之所以为这种颜色,是建立在其与其他颜色的差异之上的,正是由于红色的明暗,波长与红色之外的颜色的明暗与波长不同,红色才成为了红色。因此当意识感知到颜色的时候,颜色之间的对立就已经存在了。在这里典型的颜色对立即绿色与红色,而在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处于中间的颜色,黄色。由此绿,黄,红三者则形成了一个颜色三角,三者之间的转化体现了其中的明暗高低与波长长短的二元对立。

红绿灯中的指令与意识对于颜色的认识模式是相对应的,红绿灯首先要表达两个两个主要的指令,即前行与停止两个对立的指令,正好与色谱中两种相对立的颜色相对应,其次红绿灯需要一个位于中间,非负非正的指令,即警告,正好与色谱中两个对立颜色之间的颜色对应。因此红绿灯其中的指令逻辑结构是与颜色自然结构是同一的,而之所以他们同一的原因是无论是意识认识自然界还是创造文化产品,其中所使用的分割以及范畴方法都是来源于意识的运作机制,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人类文化现象的结构,从而来研究人类意识的结构。而由于所有人类的意识结构都具有普遍性,因此我们则需要找到人类文化在不同的表象之下的共同结构,将人类的各种文化模式进行联结,通过探寻其中的转化与差异从而得出文化的结构

 


列维斯特劳斯的文化结构,例如亲属关系或是民间传说是受到了雅各布森的语言结构的启发,斯特劳斯认为文化与语言是类似的,且有一样的结构。雅各布森认为语言虽然千奇百怪,但是不管什么语言都有相同的一种音位系统,通过音高高低与响度大小的二元对立来对声音进行分割排列,从而得出了元音三角与辅音三角

 


斯特劳斯以此为模型,建立了一个关于烹饪的三角,该结构揭示了文化中的变态与常态,文化与自然的二元对立,通过这两组二元对立,人类把自然界中的事物分为了熟的,烂的与生的,生的为与熟与烂之间。


而各个文化中的烹饪模式也正与人类对于自然界事物的范畴划分相对应无需借助任何文化器具,也无需与水或空气相接触,与生对应需要文化器具与水,与烂相对应;而熏不需要任何文化器具,但是需要空气,与熟对应。由此烹饪也形成了一个与食物三角同一的结构,而这一结构上的同一则意味着烹饪实际上是一种将社会与自然联系起来,使自然社会化的方式(红绿灯制作也使得自然的颜色具有了社会性的内涵),使得自然的食物也具有了社会的范畴,例如在多数文化中烤的食物所对应社会等级地位要高于煮或熏的食物。

 


 


埃德蒙·利奇《列维·斯特劳斯》笔记——牡蛎,熏鱼和奶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