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25)

2022-11-04 19:13 作者:东爸的NERF  | 我要投稿

图解【直塞式气缸】的运行原理

  这里以复仇的内构为基准,介绍一下直塞式气缸的上膛与发射的动力内构运行原理。

【图片 1.1.2—053】图解直塞式气缸发射器的运行原理(一)

  【步骤1】

  默认处于弹匣插入状态,弹匣内有软弹。

  此为未上膛状态。

  【步骤2】开始上膛。

  上膛,吃弹杆推动推杆后移,推杆推动弹簧使其压缩,推杆卡位接触到释放时将其顶起,推杆通过释放,释放卡住推杆,此时半上膛完成。

  在上膛运行中,气缸会被吃弹杆推动轻微的后移一点距离,但释放会限制气缸过度后移。气缸后移的用意是锁死滑架上的防反复上膛保护,避免重复上躺吃进多枚软弹造成内构损坏。

  当推杆后移到最后时,弹匣内的软弹会上移一格为上膛完成,吃弹杆吃进一枚软弹做准备。由于弹匣抱弹口与吃弹杆压弹头的双重限制,原装发射器的软弹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过度抬高的。

【图片 1.1.2—054】图解直塞式气缸发射器的运行原理(二)

  【步骤3】上膛完成。

  上膛完成,吃弹杆前移,在前节挡弹板的辅助下吃进一枚软弹,软弹顶住空保后移,使得被堵住的通道相对畅通,空气可以较流畅的通过推动软弹。

  软弹在进入吃弹杆后,其末端会被限位杆末端和吃弹杆末端内径的变径设计所挤压而更好的贴合吃弹杆内壁,此举可以让软弹末端与吃档杆内壁形成优良的气密,使得气缸推出的空气形成的瞬时气压在刚刚接触软弹时能让大部分空气形成的推力推动软弹,避免空气从软弹与吃弹杆内壁之间的缝隙漏出,进而降低推力。

  此时气缸处于较靠后的位置,其前下侧的凸笋无法解锁滑架上的防反复上膛保护,内构无法重复上膛。

 

  【步骤4】发射前的瞬间。

  扣扳机。

  扳机后移,顶起释放。

  释放上移后,松开被挡住的推杆卡位,由此释放被压制的推杆与弹簧。

【图片 1.1.2-055】图解直塞式气缸发射器的运行原理(三)

  【步骤5】发射的瞬间。

  推杆在弹簧的推动下快速前移,推动气缸内的空气进入吃弹杆,推动软弹发射。

  直塞式发射器可以用推杆将气缸内的绝大部分空气推动进入吃弹杆,使得软弹后至推杆头前形成较高的瞬时气压推动软弹在吃弹杆内加速,从吃弹杆中飞出后,以较大的初速形成的惯性继续飞行,直至落地。

  关于步骤5的部分简介与杂谈,请参考前文。

 

  【步骤6】再次发射的准备。

  在推杆被弹簧推动至最前时,气缸被推杆撞击,轻微前移,解锁位于滑架上的防反复上膛保护,此时发射器方可再次上膛。

  松开扳机,扳机前移,释放与扳机接触的位置回归为低端,故此释放被弹簧顶下移。此时内构处于步骤6状态,为下一次轮发射软弹,做准备。

  通常来讲,正常情况下,弹匣式直塞式气缸发射器的发射,均为【步骤1】—【步骤5】循环。

  弹轮式、燧发式、外置式和弹夹式发射器的原理与图中气缸推杆的运行原理大同小异,本书不再赘述。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2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