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斯瓦希里语第二十七课

2023-08-17 21:56 作者:琦翼之旅  | 我要投稿

第二十七课——前指代词/第三类指示代词

写在这节课之前:

这节课拉贾布老师讲解的“第三类代词”,其更为正式的名字叫做“前指代词”(Anaphora),之前我们学过的那两类则是“近称代词”和“远称代词”。

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个”/“那个”此类代词其实充当了两种语法功能,一种是指示物理意义是距离远近的东西(近称“这”,远称“那”),另外一种是指示抽象意义上上文出现过的东西。如果单纯强调后一种功能而不区分远近,斯语会将其区分开而使用这种“前指代词”,也就是“第三类指示代词”。

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语言中,前指代词和远称代词都是同形的(包括英语的“that”和中文的“那”),因为“在上文”的指代概念在抽象意义上也距离现在的对话是“远的”。

指示代词复习

前指代词

例子

用于特指前面提到过的名词:

  • Nimemaliza kufanya kazi hizo.
  • 我已经做完了这些工作。
  • Nitataka kitabu hicho.
  • 我想要这本书。
  • Watoto hao ni watanzania.
  • 这些小孩是坦桑尼亚人。
  • Uchumi wa nchi hiyo inaporomoka.
  • 这个国家的经济正在衰退。
  • -poromoka:动词,(从高处)滑落、脱落

形式

⚠写在最后:词类全表

语言学上,人们将以名词词类分类(noun classes,或者说genders——是的,也有人认为这种分类和名词的阴阳性类似,即斯语的名词拥有众多性别)为特点的众多班图语言统一制定了词类表和词类序号。斯语作为典型的班图语,拥有除了第13类以外如下表的1-18类词类,其中单复数关系如下图:

(斯语中pa/ku/mu因为所属词汇过少通常不被视为独立词类,有些人也不认为第15类,即ku开头的动词原形,应当被视为一类名词,类似的争论还有很多。同时通常在前期教学实践中,单复数有系统对应的会归为一类,因此会认为斯语至少有表格中的前七行名词词类,具体数量因分类方法从六类到十类不等,但通常在学完初级阶段后会给出全部词类的表格,比如本笔记所用课本的词类全表的位置就在第94页。)

下面这张图对于梳理U类、Ma类和N类的关系很有帮助,如果有想要的同学可以自存或者抄写一份,同时推荐堪萨斯大学斯语系公开的斯语语法手册,其中对于词类的分类、理据性和单复数关系有着很详细的列举,如果有想进一步巩固的同学可以前往自学↓


斯瓦希里语第二十七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