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爸》:用“爱”击溃现实焦虑
2023年暑期档电影市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众多现实题材国产影片均有出彩表现。《孤注一掷》通过真实展示诈骗人员手段之恶劣,引发了观众对网络诈骗问题的广泛关注;《八角笼中》让人们思考惯常的道德评判如何才能不失去准星;《我经过风暴》反映家暴现象等等。这些作品带给人思考的同时不免沉重压抑,而另一部现实题材电影《学爸》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让这种心情得到纾解,宽慰抚平疗愈着观众的心灵,可以说是近些年备受关注的温暖现实主义的又一新作。
温暖现实主义创作者以温暖为主基调,以时代动态为背景、以平民生活为叙事主题,体现对真善美的追求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无论是抗疫题材电影《穿越寒冬拥抱你》,创业题材电影《奇迹笨小孩》,还是抗癌题材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都是用温暖记录下了这个时代的人的痛苦与困顿,并给后世留下今天的创作者的智慧、态度和立场。同样,电影《学爸》讲述了黄渤饰演的父亲雷大力为了单禹豪饰演的儿子雷小米能进入重点小学,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各种方法,最终还是无功而返的历程。
故事以2015年激烈的升学竞争为背景,道出了在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下,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所导致的教育内卷问题。电影创作者面对这种现实的困顿和艰难,不回避现实的痛苦和不堪,和其他优秀温暖现实主义作品一样选择了一种温暖阳光的,积极进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试图用爱与亲情达成与现实教育焦虑的和解。
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学思想,还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道德修养准则,都说明了家国天下”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家庭给了大部分中国人全部的爱与力量。《学爸》也是以家庭作为叙事主题,塑造了四组家庭形象,有家庭经济困难,却竭尽全力想出各种方法为儿子箭箭抢招生名额的火姐一家;不择手段逼女儿“妹妹”优秀的刘真真一家;取得阶段性成功让儿子卢卡斯拔尖、自己还需混圈子维持的高亚琳一家,以及希望儿子升入颇负盛名的学校不至于被外公带走抚养的主人公一家。基本涵盖了现实生活中面对教育问题的各类家庭,其中每一对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都殚精竭虑,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体现在影片中则是火姐家一整面墙的研究升学政策的标记;是刘真真为了女儿愿意跟人假结婚,并且做出违背道德,抢有好感的雷大力儿子特长项目愿意主动放弃的爱情;也是高亚琳已经作为别人所艳羡的成功人士的一份子,依旧要为了孩子去应酬去附和的无奈;至于雷大力更是通过掏空积蓄买学区房,报特长补习班,转贵族学校,甚至愿意放弃对儿子的抚养等多种方式只为孩子受到好的教育。
电影没有用批判或粉饰的滤镜去扭曲现实家庭跨越阶层的祈盼,而是以多角度、多层面、全景式展现了教育内卷的人间百态,通过具体事例把家长和孩子两种不同立场的表达都非常准确地投射到观众身上,让观众产生更大的共鸣。这种在孩子教育上的倒影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有着与之相似的经验,可归根结底是家长希望孩子能通过好的教育去培养知识思想和技能,具备这种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我们应该看到父母的付出,父母对于孩子的责任从中迸发出的浓浓爱意,这种从叙事逻辑和现实逻辑自然流露出来的温暖是打动观众之所在。
现实主义电影重“烟火气”,讲“接地气”,创作手法要更加自然,人物设定需更加鲜活。贯彻在电影中如当地知名小学招生当天一幕,急切的父母早早就在校门口排起了长队,密密麻麻人满为患,在开门的一瞬间,人群蜂拥而上,操着一口方言的呼喊声此起彼伏,留下麻将桌小板凳食品包装袋散落一地。如此真实的生活场景再现于眼前,仿佛自己也曾是其中一员。再如父亲雷大力从前期并不赞同对孩子教育的过度着力,到之后深陷其中被大环境裹挟成为鸡娃教育的一份子,友情、爱情甚至尊严都受到挑战,特别是当他在上海觥筹交错的名利场局促不安时,得知儿子入校审查因自己没学历没工作未过关时的一阵失语令人何其心酸又觉爱意汹涌。《学爸》正是通过将日常感受到的动人的、美好的生活片段和瞬间置于银幕之上,去还原百姓生活的平凡和温暖,放大平凡生活中被忽略的小确幸,以温暖的感受去消解淡化矛盾本身。
好的电影不应该仅仅具有社会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得到情绪释放的娱乐性功能更不可或缺,也是观众选择电影的重要标准。《学爸》中导演将雷大力与儿子的亲情交流以喜剧的形式呈现出来,其中辅导功课学造句学英语的片段,通过黄渤生活化的演技及儿子的呆萌都让观众笑的前俯后仰。喜剧的外壳下包裹着直抵人心的亲情内核,消解了这一题材天然的苦。
正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电影用一幕幕生动的画面为这句话做了注脚。向观众传递出子女无需对父母的这种煞费苦心避如蛇蝎,父母也应该知悉子女会有属于自己的江河湖泊,无需为内卷所累的信息。平凡的相互陪伴足以击溃焦虑获得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