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调式(民族五声调,民族七声调,民族和声)

5-1调式(民族五声调,民族七声调,民族和声)
参考资料:
宋大叔: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332058/
25分钟教你编个古风曲子: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37362/
【Fl】水果音乐软件系列基础教程(附基础乐理):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330754/
参考软件:
FL studio 11、FL studio 12
民族五声调
民族五声调式是以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来排列的,是由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的。由于这种调式是我国特有的,也可以称为民族调式。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是:C 宫、 D 商、 E 角、 G 徵、 A 羽。
五声调式的特点:
1.缺少半音和三整音这类音程的尖锐倾向,宫角之间形成五声调式中唯一的大三度(小六度)。
2.以大二度和小三度所构成的“三音组”是五声调式旋律进行中的基础音调。
五声调式有五种:以宫为主音的叫宫调式。以角为主音的叫角调式,其它的依次类推。
五声调式音级特性:
在单声部及多声部音乐中所表现出的稳定与不稳定是有所不同的。
五声调式音级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叫五声音阶。
在多声部音乐中,五声调式音级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调式和声音的配置。同一调式由于和声配置的手法不同,其稳定音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在多声部音乐中,必须对声的配置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明确哪些音级是稳定的。
在单声部音乐中,起稳定作用的是第1级,第4级或第5级音。第1级是主音。最为稳定。第4、第5级与主音成四、五度关系,稳定性较差,但对主音有着较大的支持力。
民族七声调
以五声为骨干的七声调式──中国民间七声调式的一种形式。由在五声的小三度间加入不同的偏音而成,即在基本音级羽、宫之间加入“变宫”(宫的低半音)或“清羽”(羽的高半音,亦称闰);在基本音级角、徵之间加入“变徵”(徵的低半音)或“清角”(角的高半音)。
民族调式音阶:
五声音阶:宫 商 角 徵 羽 (五要音)1 2 3 5 6
变宫:“ 7” ,变徵:“ #4” (二次音)
这种不同的半音关系曾形成 三种不同的七声音阶:
①正声调音阶或古音阶,亦称雅乐音阶(加变徵和变宫);
②下徵调音阶或新音阶,亦称清乐音阶(加清角和变宫);
③俗乐调音阶或清商音阶,亦称燕乐音阶(加清角和闰)。
其中每一种音阶均可分为宫、商、角、徵、羽 5种调式。
雅乐音阶:
在五种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变徵(徵音下方小二度)和变宫音而成。雅乐音阶又被称为古音阶。
雅乐是古代帝王贵族们在祭祀、礼节和典礼仪式等场合中所用的音乐。
音阶是:1、2、3、#4、5、6、7、1(高音),
名称是:宫、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宫;
燕乐音阶:
是在汉族音乐基础上,吸收其他民族和外国音乐因素构成。
在五种五声调式基础上,加入清角和闰(宫音下方大二度)。燕乐音阶也被称为俗乐音阶。
音阶是:1、2、3、4、5、6、b7、1(高音),
名称是:宫 、商、 角、 清角、 徵、 羽、 闰、宫。
清乐音阶
中国除五声为骨干的七声调式外,也有 7个自然音都是基本音级的七声调式。这种调式和欧洲中世纪教会调式虽然音列相同,但调式支柱音有它自己的规律。此外还有带中立音的七声调式,例如秦腔苦音的徵调式,在两个小三度之间用3/4音(中立音),这样使调式色彩与其他徵调式截然不同。
民族和声
1、宫起徵终,本调与属调融为一体,旋律通常从1开始,5结尾。
2、大小调合一
3、民族小调常用和弦Am7(6135)、Em7(3572)、Dm7(2461)
民族大调常用和弦C6(6135)、G6(3572)、F6(2461)

3、曲调与旋律构成二部合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