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神女劈观·解读
可——叹——
秋鸿折单复难双
痴人痴怨恨迷狂
只因那邪牲祭伏定祸殃
若非巾帼拔剑人皆命丧
凡缘朦朦仙缘滔
天伦散去绛府邀
朱丝缚绝烂柯樵
雪泥鸿迹遥
鹤归不见昔华表
蛛丝枉结魂幡飘
因果红尘渺渺
烟消
————————
曲高未必人不识
自有知音和清词
红缨猎猎剑流星
直指怒涛洗海清
———————
彼时鹤归
茫茫天地无依靠
孤身离去
今日再回
亲朋旧友坐满堂
共聚此时

听说原神在游戏里融入戏曲,但终觉得宣传也好,创新也好,总是改了内容,只留大体一点韵味,也属无奈之举。看完神女劈观,则承认原神这韵味已是甚妙,即使只留韵味,宣传也好,创新也好,总归是很好的。
我并非专业人士,但自认有才有心人,这词与唱出的效果,想是不逊于我所认可的作品,因此尝试解读一下,也没深入学习过文言,供参考,如有偏颇,请以作词人为准,可惜我不认识词作。
可——叹——(悠远起首,拉开戏幕,穿梭时光,将悠远的时光浓缩搬到故事里)
秋鸿折单复难双(这句我就不确定,猜测的意思为申鹤父母,如秋鸿,秋鸿常相伴,而如今一方夭折,再也没办法相伴而飞了,描绘申鹤父母的爱情凄美)
痴人痴怨恨迷狂(痴情的其父在痛苦中思念,恨迷狂,在遗憾中混乱疯狂,文言中恨一般指遗憾)
只因那邪牲祭伏定祸殃(邪恶的牲祭,这个牲祭我一开始误会了,原来牲祭就是生祭,为赴死或将死的人举行祭礼,伏定祸殃就是埋下了灾祸的意思,指魔神残留一段)
若非巾帼拔剑人皆命丧(巾帼指女性,申鹤拔剑除魔)
凡缘朦朦仙缘滔(申鹤母丧父随,申鹤与凡间的关系迷惘,但与留云借风真君相遇而为仙缘)
天伦散去绛府邀(天伦为天然的关系,即为血缘关系,申鹤已经没有了亲人,天伦散去了,而绛府就指仙人洞府,我不知道这个典故的原因,反正古人大概是这么叫,这段指申鹤离开凡间去山间洞府生活)
朱丝缚绝烂柯樵(烂柯的典故指樵夫来到山间观看仙人下棋,当然他不知道是仙人,不知不觉已经流逝了漫长的时间,手中斧柄已烂,人间早已物是人非。这里指申鹤被留云借风真君带走,红绳锁住杂念,人间已物是人非,申鹤已经与凡间脱节,朱丝缚住了煞气,又何尝不是缚断了申鹤与人间的联系)
雪泥鸿迹遥(雪泥鸿爪为苏轼作品,带有悲凉之感,指人生往事所留下的痕迹,这句是说申鹤往事远去人生飘渺)
鹤归不见昔华表(与上句的往事远去相联系,鹤为仙鹤,鹤来往于仙凡之间,既非仙人,也不属于凡间,正合了申鹤的身份,又合申鹤之名字。而申鹤归乡,不见昔日的光景,也不见昔日的村落,华表既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也代表着人间的文明,而此句则为光阴流逝物是人非之意)
蛛丝枉结魂幡飘(蛛丝是无人居住的房屋中结了蛛丝,但枉结是什么意思,我不清楚,是指人迹已经没有了结了蛛丝也无用了,因为连房屋内的米虫都消失了的意思吗?而魂幡,应该是指给申鹤的母亲,以及申鹤,招魂的魂幡,或许还带有申鹤的父亲。魂幡为古代给逝去之人招魂用,这一句就把申鹤一家的悲剧昭显,但前面的蛛丝”枉“结,又好像冲淡了这种悲伤)
因果红尘渺渺(申鹤亲朋皆无,孤身一人,甚至已经作为”死人“,已经竖起魂幡,与凡间基本断了因果,红尘之间,又何处是申鹤归处,又该去往何方呢?渺渺。)
烟消(是指神女劈观的故事结束,烟消云散,既代表申鹤故事的暂告一段落,也是作为云堇唱词的结束)
————————(前面皆为大家没见证过的历史,而这段转为剧情中大家经历的故事了,同时也是从历史转为现实,从虚无缥缈转为凝真,从仙转为人。)
曲高未必人不识(都说曲高和寡,可亦有高山流水,申鹤即使孤辰劫煞,所谓会害到身边的人,可即使这样,又何尝没有人能陪伴呢)
自有知音和清词(旅行者正是能与申鹤相和相伴的人,申鹤不必孤单)
红缨猎猎剑流星(红缨指枪缨,猎猎随风而动为煞气杀气,而旅行者的剑像流星,强大迅捷,也正与申鹤相配——虽然申鹤的枪实际没有枪缨挺出戏的……)
直指怒涛洗海清(这指最后驱逐魔神的剧情,海清既是字面意义的海水平静,于是海水变清澈了,更比喻人间的和平安宁——而同样前面的怒涛不止是物理上的怒涛,也指危机,璃月从仙人的庇佑下脱离,由凡人自己治理守护,而将要面临的危机,这段也是整个璃月剧情的大主题,离开仙人的时代,迎来人的时代,由凡人自己解决危机——这应该不是我过度解读,另外我想到一个过度解读的思路,但要真这么来估计米哈游就没了……)
———————
彼时鹤归
茫茫天地无依靠
孤身离去
(这三句就是申鹤之前回来的一次,茫茫天地间没有依靠,只得孤身离去)
今日再回
亲朋旧友坐满堂
共聚此时
(这即为眼下剧情,云堇在台上,虽然底下不全是申鹤的亲朋好友,但申鹤总算有了陪伴,也算大团圆结局,或许也有希望申鹤多交朋友融入人间的期望——但这应该更多是为了烘托现实的氛围,过年了大家共聚一堂,游戏里对应现实里的欢聚,牵扯玩家自身生活和情感)
这词,唱的是仙气飘渺人情不断,写的也好。
感觉不比我写的作品差

话说题目神女劈观什么意思呢,观是指邪祭吗?确定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