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罗斯福新政以及它的反动本质

2022-08-23 12:25 作者:临安_不安  | 我要投稿

罗斯福新政以及它的反动本质

罗斯福新政克服了大萧条对美国的影响

帮助美国走出了大萧条的困境

它大胆借鉴计划经济的长处

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经济危机

是资本主义国家一次成功的改良运动

并确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范例

这是人们对罗斯福新政的主流观点

然而这是否正确?

罗斯福新政是否真的拯救了美国

拯救了美国人民?

………………………………………………………………………

我是临安

如果想反驳我

请看完我的专栏

并打破你们对罗斯福的各种幻想!

………………………………………………………………………

先说结论

罗斯福新政是否拯救了美国?

答案是否定的

先来看看罗斯福新政的核心:

《国家工业复兴法案》

此法案规定:

任何行业中的多数生产商有权合法的确定某个工厂可增产多少、支付多少工资、实行几个小时的工作制、全行业的产品价格是多少。

按照这一法律条文的原则

行业里的商人资本家们可以参与也可以不参与这个行业《守则》的编订

但无论参加与否他都会受到这个《守则》的约束

如果他违反了这一《守则》的某一条款

轻者受罚

重者入狱

这是罗斯福新政中关于对苏联计划经济的参考吗?

这的确是计划

但不过是垄断资产阶级们对中小型资产者们进行蚕食吞噬的“计划”罢了!

由于对《行业守则》的编写

商人、资本家可以选择参与也可以选择不参与

那些站在权利与资产顶端的垄断资本们会强迫中小型资产者放弃对《行业守则》的编写

而这群垄断资本则会制定对自己有利的《行业守则》

通过抬高工人工资和提升物价

迫使大量中小型资产者破产

同时又在短时间内提高消费

并且由于资本扩大

他们可以雇佣更多劳动工人

这也减轻了“失业率”

罗斯福各项政策立竿见影

根据全国工业公司的数据

1933年它们的赤字还高达34亿美元

而到了1934年

仅仅一年过后

各大工业公司的获利提高到了42亿美元

国内生长总值更是从556亿美元提高到651亿美元

不过这背后的代价是什么呢?

代价就是大量中小型资产者的破产!

如一家名为“法利斯”的汽车轮胎公司

虽然它们的汽车轮胎物美价廉

虽然它们挺过了大萧条的最初阶段

但它们依旧没有挺过罗斯福新政

它们在《国家工业复兴法案》塑造的垄断资本的围攻下所死去!

公司老板法利斯说过这么一句话:

如果我们请求政府帮助

那我们的怨言将毫无道理可言

同样

那些投入巨大

制造和销售成本惊人的大公司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而与我们这些小企业竞争

那该走人的应该是他们

。大量中下型资产者的破产

垄断资本家们上演了一幕饕餮盛宴!

垄断寡头们

正式诞生!

………………………………………………………………………

不提资产阶级

那些在大萧条中的直接受害者

劳动者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吗?

先说结论

并没有!

“以工代酬”

这是罗斯福新政以及罗斯福本人最引以为傲的一项政策

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政府的大量订单即喂饱了那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案》获得大量权力和资产的垄断资本

又缓和了阶级矛盾

不让工人饿死

爆发革命

确实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好计划”啊!

不过

罗斯福上台时

失业率为24.9%

到了1940年

失业率才降到14.6%

要知道

大萧条之前的美国失业率仅仅只有3.5%

这又是为什么呢?

听上面讲的那些

“以工代酬”不是很成功吗?

当然并不成功

严格来讲

罗斯福政府实行的“以工代酬”甚至延长了大萧条的持续时间!

罗斯福新政期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虽然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但依旧有很大一部分工人处于失业的状态

工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

每天仅仅靠着一些救济金过活

更可笑的是

这些救济金还是从那些为未失业的工人们的税款中扣的

看上去“以工代酬”为美国失业群众提供的大量就业岗位

帮助美国人民走出失业的困境

但这些所谓的“以工代酬”的成果不能说和“以工代酬”有多大关系吧

也只能说有一点点

我不把话说满

唯一的作用是完善了美国的基础建设和喂饱了垄断资本

“以工代酬”确实缓和了失业率的降低但都是暂时的

那些参与“以工代酬”的工人的生活并不好过

一系列公共工程的建设只能短暂缓解失业危机

工程一旦完成

工人们立刻就会失业

再次回到从前的样子

不仅如此

“以工代酬”在执行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政府资本

美国公共事业振兴署的分配救济金的方式令人极为不解

救济金并没有发放到最需要这笔资金的南方各州的手里

而是给了相对富裕的北方各州

而更奇妙的是

北方各州都是坚定的罗斯福支持者

你说巧不巧!

在各州的执行机关中

贪污横行

毕竟大萧条嘛

政府职员的生活也不好过啊

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原则

在新泽西州的公共事业振兴署的政府职员

每次大选时都会“捐赠”给民主党大笔资金!

……………………………………………………………………

而罗斯福新政对农业的改革则比俄国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政策更为反动

这项农业改革的本质就是培养农业资本家阶层

巩固资本主义对农村的控制

进而控制农产品物价!

新政的《农业调整法案》规定

政府给农民金钱补偿使他们休耕

绝大多数农民都接受了这个款项

可问题是

美国农村经过了长期的资本主义发展

绝大多数土地都集中在了地主、农场主的手里

这个法案的真正目的是让这些农业资本家们大赚一笔!

由于政府鼓励休耕

且可以通过休耕赚钱

农场主们可以以土地休耕不需要这么多农民为由把租用土地的佃农(员工)赶走而不受法律约束

且可以获得政府的大量补偿

由于大量休耕

农产品减产

最终使农作物价格上升

逐渐恢复到大萧条之前的水平

但农业危机并没有解决

反而更加严重

因为农业部罔顾自然条件

随意敲定农产品的进口数量

又一次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

农产品再一次过剩

可由于农业部(纠错:行业守则)对农产品价格的固定

农产品价格并未下降

再加上大萧条尚未结束

大量美国人购买力依旧不足

一些农业加工产业因为成本过高不得不选择裁员或倒闭

这又导致了大量失业

………………………………………………………………………

 谈罗斯福新政的反动因素

那它是否成功了呢?

结论

事实上

并没有

他失败了!

1936年

最高法院宣布

《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因违宪而宣告失效

1937年

好不容易有一点缓解的大萧条有一次卷土重来

1939年

罗斯福新政基本宣告结束。

但有时候不得不叹服

运气或者说罗斯福的政治敏感度很高很高

1939年

美国的情况快速好转!

经济快速复苏!

失业率快速降低!

因为这一年

德国闪击波兰

二战正式爆发

美国坐虎观山斗

为了供应战争消耗

美国可谓是开足马力

大量失业人口被招募参军或者成为工人

历史选择了美利坚

不管他的反动本质

………………………………………………………………………

当然

如果没有二战

如果不是美国境内普遍的盛行的孤立主义

罗斯福是想发动战争的

不管是打哪里

因为他的新政对美国的作用是在有限

转移矛盾依旧需要战争。

虽然没有成功发起战争

但罗斯福依旧在国内宣扬“德国威胁论”

大力发展军工

默认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

同时向战争双方出售资源和发放贷款

在美国的工业马达开动时

经济自然会上升

失业率自然会下降

但这也鲜明地证明了罗斯福及其背后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反动本质。

………………………………………………………………………

路线错了

知识越多越反动

很多人称赞罗斯福是美国政府上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左翼政治家

但很可惜

并不是,

罗斯福不过是一个通过政治改革成功掠夺无产阶级和中小资产阶级政客

它将财富悉数送给他背后的垄断资产阶级

并将自己奉献给了它的主人

——资本(屏幕出现两个大字——资本,但不进行配音)

这是凯恩斯主义的一次成功实践

也是一次成功的披着救世主外衣的新型剥削!

垄断资本们圈养的文人

通过他们那天花乱坠的文字

将二战对美国的贡献悉数送给了罗斯福

这是一次对垄断资产阶级帮凶的赞誉

也是对劳动者们的欺诈!

而最后

二战救赎了美国

伟大的阿美莉卡虽然没有发起战争

正是因为没有发起战争

才显漏出了美国、罗斯福以及他背后实际掌权者(字幕:垄断资本寡头)的法西斯本质

我是临安

有缘再见

记得三连加关注加评论

 

资料:《罗斯福新政的谎言》

《罗斯福新政是谎言吗?——读<罗斯福新政的谎言>》

《什么是罗斯福新政以及它的反动本质》——以本文为基干

《简明现代史现代部分》

《罗斯福新政研究综述》

《罗斯福的新政神话:工业复兴法案》

 

作者:无名的人民之风  临安_不安

 


罗斯福新政以及它的反动本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