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五色月杂谈——人世皆攘攘

2023-06-02 13:49 作者:千禧咖啡厅  | 我要投稿

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

在此之前,千禧没有发布过有关五色月的考据,因为看到b站已经有人做过了。而在最近,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将五色月的档案恶意截取、曲解,声称她是日本侵略者,乃至于污蔑整个游戏和游戏文案。虽然听上去简直是天方夜谭,但他们的言论还是被大量传播。鉴于此,本文会先对其言论一一进行驳斥,并对五色月这名角色进行一定程度的考据。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能将本文进行转发辟谣,那就更好了。

 

第一个问题:五色月进行“拓荒”的时间地点究竟是哪里?

档案中关于拓荒的描述

结论很简单,是在20世纪初的北海道,这点在三测和公测的角色档案中都写的很清楚。


而造谣者的依据是,游戏二测时五色月的档案中展出地点写的是日本属开拓地。所以他们起初坚称五色月是前往了中国东北进行殖民,发现时间对不上后又改称是前往了中国大连、青岛。公测文本的修改则被说成“做贼心虚”、“光速修改”。


需要说明的是,二测时候的文本确实是日本属开拓地,游戏官方可能也是在后续想到了歧义风险,所以进行了修改。但实际上,在二测的其他文本中,也能明显看出这里的开拓地指的是北海道。

首先就是时间,看过千禧的《角色档案细节分析》视频的读者应该能知道,角色的“展出于”指的是他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而不是其出生的时代。无论是二测还是公测文本,五色月的时代都是20世纪10~20年代。而且这个时间点五色月已经在东京当服务员了,她在开拓地的时间只会更早。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入侵,也就是所谓的东北开拓团,则是在1936年才出现的。在此之前的二三十年代,的确有部分政客和军官组织过试点移民、武装移民,但毫无疑问称不上拓荒。

图源CCTV纪录片官网,推荐观看

至于对青岛、大连的入侵和占领,本身就是一战后对德国、俄国侵占的殖民地的重新划分,与拓荒就更扯不上关系了。

另外,在五色月的档案中,有这样一朵樱花,上面清楚写着来自于一年中最迟的满开期。如果有一些常识,就会知道这里指的显然是位于日本北方的北海道。由于气候原因,其花期会比日本南方晚一个月,也就是说,这里的樱花是在五月开放的,这也正是五色月名字的意义。

 

图源见水印


第二个问题:五色月的身份是什么?

有人会说,就算五色月不是来中国殖民,她也是参与了北海道殖民,对北海道原住民阿伊努人犯下了罪行。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先给结论,五色月现在是一名普通的茶馆服务员,此前是因为犯罪而在北海道当苦工的囚犯,最初则是在北海道长大的孤儿。

一位给五色月写过考据的up主(@威塞克斯的寒风)根据五色月的囚犯身份认为,五色月是当时在日本本州犯罪后被流放到北海道的罪犯。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五色月的档案中写的很清楚,她一开始就在北海道长大,因为是孤儿没有维生手段,只能开始行窃,最终被抓获。


所以,五色月绝对不是当时自愿前往北海道拓荒的地主、农民或投机者,也不是被迫前往北海道的囚犯。她最有可能的身份,是当时的拓荒者的后代。而从她的神秘学家混血种这个身份来看,她很大可能是拓荒者与北海道原住民阿依努人的后代。

与之相关联的就是她身上的刺青。如果想到她囚犯的身份,可能会认为刺青是用来标明罪犯身份的。因为日本从1720年开始,就以纹身作为对罪犯的惩罚,取代以前的割鼻或割耳。纹在罪犯身上的图案主要有两种:手臂上的环状纹身图案,或者是刻在额头上的文字。


然而,日本政府在1870年就废除了刺青惩罚。而五色月的刺青首先不在面部,其次图案也是花朵图案,显然不是作为标记。在她的档案中,也只写了手铐是在被抓捕时戴上的,并没有提及刺青。那么刺青大概率就是她在被抓之前就有的了。我们把目光看向北海道原住民阿伊努人,就会发现阿伊努人一直有纹身传统。对于女性来说,她们在十二岁时就会给自己纹身。大多数人会从嘴唇开始纹身,不过在身体其他部位也很常见。这就是我们认为她可能是阿伊努人后代的理由。

需要强调的是,阿伊努人作为原住民,一直是日本政府的迫害对象,甚至可以说是遭遇了种族灭绝。1899年,日本政府颁布《北海道旧土人保护法》,这部法案的推出拉开了日本对于阿依努族人100多年的迫害。阿依努人传统的语言,姓名,宗教习俗被一概封杀。日本政府甚至在1903年将阿依努人放在所谓“人类博物馆”里进行展出。同时日本政府不承认阿依努人对于土地所有权,实际上北海道的拓殖土地有相当一部分原本是阿依努人的祖产。日本政府在掠夺了土地之后,又将其出售给日本移民。阿依努人的语言,文化,甚至是种族血脉都几乎破坏殆尽。

说完了阿伊努人,我们再来聊聊日本拓荒者这边吧。前面也提到,有大量日本农民前往了北海道拓荒。有人可能会说,五色月作为殖民者的后代,也参与了拓荒,夺走了原住民的家园,所以难逃其咎。那么我们来看看,拓荒者的境遇如何,是像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的淘金者那样吗?还是说是某些人口中的“帝国狂热者”呢?

答案都不是。在殖民北海道这件事上,日本政府所作的并不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而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与帝国主义争霸的需要。北海道的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幕末的战乱造成了大批的破产农民与囚犯,荒凉的北海道却成为了这些人最后的救命稻草。自倒幕战争结束以来,日本向北海道的移民便在持续增加。尤其是自1897年《国有未开发地处分法颁布以来》,仅14年时间(1896-1910)就有376户移民至北海道,虽然这一数字在大正时期开始下跌,但足见北海道对于日本人的诱惑。

而当来自本州,九州或者其他地方的日本贫农真的踏上北海道的荒凉大地时,他们才发觉自己几乎已经没有了退路。背负着巨额的高利贷,移民们需要顶着北国的致命冬日,咀嚼着着碎米与野草混合而成的干粮,从无到有在荒地上开垦农地,建立起村落。而另一方面,旧贵族与资产阶级们所组成的财团也奔向了北海道,例如旧幕府贵族德川庆胜建立的北海道开进社。涌入的资本在加速了北海道发展的同时也急剧演变成了高效的剥削机器。1928年,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小林多喜二发表了作品《防雪林》,笔下写就得正是北海道的贫农们的挣扎与反抗,农民们怀揣着致富的希望来到北海道,最终经受的却是来自地主和官僚们的层层剥削。交不起佃租的贫农们被驱赶到了冰天雪地之中,而腐败的警察则与地主沆瀣一气。

这是北海道。这是五色月眼中的北海道。

在北海道,被压迫的不只是农民。1929年,小林多喜二在《战旗》杂志上发表了一部永垂青史的作品——《蟹工船》。北海道的工矿业发展吸引了大量的贫苦人士前来,被以极低的工钱雇佣,最后在伤病和事故中结束他们作为人的一生。蟹工船上黑暗的管理制度与残酷的刑罚几乎是当时北海道工矿业的写照。“嗨,要下地狱咯!”,这句话并不是酒醉的妄言,而是对于现实血淋淋的控诉。整个北海道,乃至于整个日本,有劳苦大众的地方,就是蟹工船。

小说改编的电影海报

外面是冰冷的大海,你连逃都逃不掉……就像监狱一样。——《蟹工船》小林多喜二

日本的大正时代常常被人谬赞为“民主之花”,但是在这个国家日新月异的繁华之下,是无数劳苦大众的血泪。五色月,就是千万劳苦大众的一份子,经受着来自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的无情剥削与压迫。

现在我要问问某些人,五色月当真是殖民者、压迫者、侵略者吗?还是她的的确确只是一个出生于北海道的孤儿,一个只能以行窃维生的孤儿呢?这样一段帝国主义者铸成的血淋淋的历史,为何要将其曲解为三个民族的仇恨呢?

我只能用这样一句话结尾。

“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是一致的,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国的民族败类。”

 

参考文献:

1.平井松武. (2008, December 25). 第二次世界大戦前における北海道移民の空間移動と定着状況. 地理学評論 

2.高倉,  新一郎 (1970a, January 1). 北海道開進社顚末. 北海道大學 經濟學研究. 

3.北海道庁 (Ed.). (2022, July 29). 大正時代以降の農民運動  「喜多幸章(きた こうしょう)」氏の活動. 

4.三浦春恵, 田中久美子, & 高杉直幹. (2014, February 5). 開拓農民の食生活の一考察 : レコード餅について. 北星学園女子短期大学紀要. 

5.森武麿. (2006, July). 日本近代農民運動と農村中堅人物. CiNii Research. 

6.片山潜. (1933). 日本的农民斗争. 

7.小林多喜二. (1928). 防雪林. 青空文庫 Aozora Bunko. 

8.小林多喜二. (1929). 蟹工船. 青空文庫 Aozora Bunko. 

9.曾经尝血泪 歧视今犹存--日本阿伊努人的历史和现状-新华网. (2022, April 20). 

10.传统的日本纹身:阿伊努人

11. 抗战背后的历史:日本开拓团始末-CCTV纪录片

五色月杂谈——人世皆攘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