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炒党参,很少见的炮制方法

《中药学》凌一揆主编
党参 (《本草从新》)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应用】
1. 用于中气不足。本品为常用的补中益气药,适用于中气不足产生的食少便溏、四肢倦怠等症。多与白术、茯苓、炙甘草同用。
2. 用于肺气亏虚。本品有益肺气的功效,故适用于肺气亏虚引起的气短咳喘、言语无力、声音低弱等证。可配伍黄芪、五味子等药同用,以增强疗效,如补肺汤。
3. 用于热病伤津,气短口渴。本品能益气生津,如配伍麦冬、五味子同用,可治气津两伤之证。
4. 用于血虚萎黄、头晕心慌。本品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当配伍熟地、当归等药同用, 如八珍汤。 此外,也可与解表药、泻下药同用,治体虚外感或里实正虚之证,可以扶正袪邪。
【用量】10〜30g。
【使用注意】本品对虚寒证最为适用,如若属热证,则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也不宜同 用。
来源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
产地
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省及东北各地。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净泥土,晒至半干,反复搓揉3~4次,晒至七八成干时,捆成小把,晒干。
性状鉴别
党参
呈长圆柱形,稍弯曲,长10~35cm,直径0.4~2cm。表面灰黄色、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稀疏,有的达全长的一半,栽培品环状横纹少或无;全体有纵皱纹和散在的横长皮孔样突起,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质稍柔软或稍硬而略带韧性,断面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皮部淡棕黄色至黄棕色,木部淡黄色至黄色。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素花党参(西党参)
长10~35cm,直径0.5~2.5cm。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根头下致密的环状横纹常达全长的一半以上。断面裂隙较多,皮部灰白色至淡棕色。
川党参
长10~45cm,直径0.5~2cm。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有明显不规则的纵沟。质较软而结实,断面裂隙较少,皮部黄白色。
饮片 党参片
呈类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灰黄色、黄棕色至灰棕色,有时可见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和芽。切面皮部淡棕黄色至黄棕色,木部淡黄色至黄色,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米炒党参
形如党参片,表面深黄色,偶有焦斑。
性味归经
甘,平。归脾、肺经。
性能特点
本品甘补而平,不燥不腻,入脾、肺经。 补气之力逊于人参,多用于脾肺气虚之轻症。 又兼生津、养血,可治津亏、血虚等证。
功效
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主治病证
(1)脾气亏虚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2)肺气亏虚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3)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
(4)血虚萎黄,头晕心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虽性平,但甘补,故实热证不宜服。
药理
本品有调节胃肠功能、保护胃黏膜、促进胃溃癌的愈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增加红细胞、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强心、调节血压、抗心肌缺血、改善学习记忆、抗菌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