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1.1.2 十月革命是革命暴力的胜利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仅供学习参考】
2、十月革命是革命暴力的胜利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垄断前资本主义世界的条件,曾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或者至少是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取得胜利。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宁根据对帝国主义经济特征的分析证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帝国主义阶段具有更显著的作用,有些原来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可能以跳跃的速度赶上和超过某些原来比较先进的国家,使帝国主义各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成为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主义世界体系的各种矛盾极端尖锐起来,资本主义制度可能在世界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地方被无产阶级所突破,“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1]。这就是列宁发展了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列宁的这一理论粉碎了第二国际和俄国修正主义者否认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胜利的谬论,武装了各国革命的无产阶级,从政治上、思想上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作了准备。 在帝国主义时代,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胜利,但是,“
不用暴力破坏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不用新的国家机器代替它,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能的
”[2]。 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统治,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竭力鼓吹通过资产阶级议会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严厉地批判了这种所谓的议会道路,指出:“
这就是最纯粹最卑鄙的机会主义,口头上承认革命,实际上背弃革命
。”[3]苏修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所谓“和平过渡”道路,也就是“通过议会的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不过是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谬论的再版。 坚持暴力革命,还是鼓吹“和平过渡”,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中区别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又一分水岭。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学说的光辉实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面对第二国际头目的公开叛变,列宁以无产阶级反潮流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提出了著名的“
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4]的口号,号召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拿起武器,向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发起猛烈进攻,终于在一九一七年俄历十月二十五日(公历十一月七日)用革命暴力摧毁了俄国反动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在十月革命中,革命暴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5]。 十月革命的经验证明,在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并不一定要在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高的国家里才能实现。只要有相当数量的无产阶级,有大量的被压迫的痛苦的农民群众,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善于结合本国革命实践,制定出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正确地领导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并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同阶级敌人进行坚韧不拔的斗争,即使是经济上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完全有可能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注: [1] 《论欧洲联邦口号》。《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9页。
[2] 《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24页。
[3] 《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4页。
[4] 《社会主义与战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81页。
[5] 《苏维埃政权的成就和困难》。《列宁全集》第29卷,第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