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别再网暴那个发自拍的女运动员

2021-07-26 12:30 作者:Vista看天下  | 我要投稿

女子10米气步枪,中国队选手王璐瑶遗憾止步资格赛。


随后她在微博发出一张自拍,配文里有一句“我承认我怂了,三年后再见吧”。



就因为一张自拍和这句话,她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收获了无数条“网络暴力”。


说她发自拍是“想红”的、说“让你参加奥运会不是让你说怂的”,还有的十分威风,直接教育她“你就是这个态度跟祖国人民说话的?”



而且这些评论还都有几千点赞。


逼得王璐瑶没过多久就删了博。


现在点开她的主页,最新一条动态是去年八月份的几张照片,评论区依然有人在对她进行批评教育,甚至辱骂。




01

“认错态度不行”


骂王璐瑶的人给出的理由是什么?


一是“道歉态度不好”,你比赛失败了还不正经说一句“辜负大家期望”,跟我说“对不起我会继续努力”,反而来一句“怂了”。


对一个人的语言挑三拣四,是最能主观定罪的方式。


而“怂了”大概率只是当下年轻人的一种语态,就跟“救命”一样,可能一天说十回,但哪一回都不需要别人真的救我的命。


王璐瑶比赛失利之后有没有反省,是觉得羞愧还是无所谓,都不是这两个字能看出来的。


只要自由解读,就能发表诛心之论。


说白了,她错就错在没有按照网友的期待放低姿态进行沉痛反思罢了,不顺他们的心,所以就要被当做攻击的靶子。


王璐瑶没有满足他们对奖牌的期待,“比赛失利”就成了她抓在观众手里的“把柄”。


一旦她表现出一丝的不够稳重、不够灰头土脸,就会立刻被“对她寄予厚望”的人挑出刺来群起而攻之。


在他们眼中,一名运动员失败后理所应当表现出强烈的反省和羞愧,否则就是“态度不端正”。


这样遭遇的,不止王璐瑶一个。


昨天的举重比赛,比利时小将斯特尔克斯挺举失败,在赛场上哭了起来。


就出现了一些“哟,都哭了”“她走错比赛了,应该去艺术体操”之类的评论。


可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奥运比赛,今年才19岁。



运动员失利之后,不管是表现得不够伤心,还是任性流露伤感的情绪,在一些人眼里,都是不合理的。


曾因洪荒之力而红遍全国的傅园慧,后期成绩下滑,直接被痛骂“废物”、“上那么多综艺就不好好比赛了”。


傅园慧的爸爸甚至都不得不发微博回应,称傅园慧受伤病困扰严重,活动也都是在批准下的休息时间参加,不曾耽误训练。



跳高运动员张国伟在退役前也遭受了不少指摘,很难说有多少是冲着他成绩不好,还是“成绩不够好却整天还是嬉皮笑脸”。


诚然,运动员的使命是更高更快更强,但无谓的网暴却早已偏离了这个本意,直指他们只要成绩不够好,那么任何细节都可能受到无理的辱骂。



02

冠军可以,失败者不行


曾经傅园慧和张国伟挨骂的理由和王璐瑶挨骂的第二种理由有些相似:


“比赛失败了还好意思发自拍,我看你就是想红”。



我实在是没搞明白奥运比赛失利和发自拍有什么关系,毕竟有些人的逻辑就是不讲逻辑。


但这种情况并不是第一次。


游泳运动员刘湘,在2015年世锦赛选拔赛中脱颖而出,并且因为出众的外表被称为“泳坛女神”。


此后几次比赛成绩有所下滑,因为她爱在社交平台上发自拍和生活照,被许多人讽刺是“花瓶”、“网红”,和今天王璐瑶被骂的套路如出一辙。


甚至在2017年,因为难以忍受流言蜚语,她怒而发言要退出微博。



失败之后还展示自己美好的外表和生活,是不被允许的。


只要他们身上出现与人们想象不符的精致外表、外露的性格时,就意味着很可能要接受不怀好意的审判。


成功者往往可以拥有豁免权


我们看到,杨倩的珍珠美甲、胡萝卜发绳都被当做可爱元素来宣传。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奥运冠军生活丰富、个性鲜明的表现。



某条高喊“杨倩,你尽管美”的微博被转赞超过9万。


同样是爱美,王璐瑶赛后失利发一张自拍,得到的却是铺天盖地的指责。


仿佛“爱美”是观众赋予胜利者的特权。


不止“爱美”,个性、爱好、情绪,这些充满个人色彩的特征,都是如此。


讽刺的是,王璐瑶在赛前一切还未尘埃落定时,本来就是因为面容姣好而受到了大量追捧,赛后却立刻一落千丈。


就像傅园慧、张国伟们在成绩好时,因为幽默有趣被追捧;走上职业下坡路时,这些特点又成了他们“嬉皮笑脸”的罪过。


就像当年刘湘在微博说的,“发个照片就是网红?运动员就不能有自己的生活吗?”


不是不能有,是冠军才“配”有。



对于冠军来说,在社交平台上发美照、做美甲,都是可爱的表现。


而对于没能拿到奖牌的人来说,就变成了你“不务正业”“对不起国家”的证据。


这是非常直白的双重标准。


其实我们对这种“成功者才被允许有个性”的规则并不陌生。


就好比上学的时候,学习好的学生染发烫头是“有个性”,否则就是耽误学习。


任何有“人味儿”的行为,都只能属于胜利者,否则便会被拉出来,强硬地归为失败的原因和指责你失败的理由。


按照这些人的标准,如果杨倩最后一枪输给了加拉希娜,说不定就是她手上的珍珠美甲硌的。


而若是比利时小运动员挺举成功了,说她应该去艺术体操赛场的人,可能又是另一种反应。


2018年刘湘在雅加达亚运会上终于打破世界纪录时,很多人形容她“成功摘掉花瓶称号”,好像是对她胜利的褒奖——“你可以继续美下去了”



03

是运动员,也是普通人


运动员的成绩,和他身为一个人有怎样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本来是不沾边的。


但许多人偏偏喜欢把二者联系到一起,并且把个性、生活视为成功者的特权。



甚至还要放大自己的权力,出手干涉另一种人的正常生活,千方百计地出警、挑刺。


拿到奖牌了,你身上的一切都是值得赞扬的;比赛失利了,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受谴责的。


成败和个人性格、爱好紧紧绑定在了一起。


只有成功,才能获得“免嘴券”和展示自己运动员之外的生活的自由。



另一方面,失利者被拎出来批判的元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符合大众对他们的期待。


这种期待是严肃的、庄重的、不那么精致活泼的。


刘湘2018年备战亚运会在美国晒得全身黝黑的时候,被人心疼“原来这么辛苦”。


发美美自拍的时候就是“花瓶”、草包美女。


好像运动员必须符合大众想象中的“吃苦耐劳”、“忍辱负重”,才是一名合格的运动员。


未能进入决赛的王璐瑶,没有像评论里网友说的那样“总结经验”、“好好反思”,而是说了句“怂了”,同样触动了他们的神经。



其实从前的运动员,经常被用来当做“苦难是财富”这样主题的作文的素材,现在想来,不过是一种刻板印象。


随着时代发展,运动员的面貌本来就在变得更加丰富:清华学霸、美女、爱美的小姑娘,都加入到体育行列。


她们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爱用品,会在微博上抱怨军训辛苦。


也会时刻关注最新的美甲款式,和朋友一起打扮、逛街。



像王璐瑶一样在社交平台上发自己喜欢的照片,也是她们生活的一部分。



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已经46岁了,还在坚持参加奥运会,而且保持着十分青春的面貌。


她在训练场上和后辈们一起合影,还做了国旗款式的美甲。



大多数运动员本就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会控制不住大哭、爱美、会和朋友出去游玩。


过去那种对运动员承受艰苦训练所以他们表面都应该苦大仇深的印象,对他们的“去人性化”,都是残忍且过时的。


我们早就应该认识到,他们也是鲜活的人,有自己的生活和个性。


同时,拥有富于个性的生活,不该成为一种特权。


把赛场上的成败和运动员作为一个人的生活分开看待,把“尽管美”的权利平等地还给每一个人,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别再网暴那个发自拍的女运动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