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勇闯死人谷2》全新突击步枪K1斯特雷克和两挺机枪的游戏及现实原型介绍

2021-04-24 15:09 作者:FNG丶Blyat卐NooB7_  | 我要投稿

最近《勇闯死人谷2》又进行了一次更新,加入了一把新的原力突击步枪K1斯特雷克。遗憾的是我更新色的时候活动已接近尾声,于是我就错过了体验K1斯特雷克的最佳时机。这一次正好也是趁着更新,把之前被锁定的两把机枪原型介绍发出来。


1.K1斯特雷克(K1 Stryker)[或斯特赖克]

K1斯特雷克在游戏中的设定是由虚构的知名防卫公司GOODWIN生产的一款无托结构突击步枪,固定配备1.5倍光学瞄准镜,前握把可折叠。其性能也是正如其简介所言:“斯特雷克可谓是名不虚传,既可在半自动模式下实施精准穿透射击,也可在全自动模式下发射标准弹头。”此外它的最高杀伤力也和游戏中突击步枪射速天花板ARC-4游击一样,达到了19200,但是最高射速却只有可怜的600RPM,好在出色的操作系统使其换弹速度处于全游戏顶尖水平(和双弹匣的ARC-9同最高500),勉强补足了劣势。这把K1虽又细又小,看上去人畜无害,但是一旦发力,即使是成群的丧尸在你面前也只是这次该串几串糖葫芦比较盒逝的问题。

从穿透特性上不难看出,这把K1斯特雷克设计初衷即是与ARC-11暗影抢占市场,或者是参与军方竞标。不同之处在于ARC-11附件延展性更强,采用类AR模板,人功机效好。自带消音器,默认一个Aimpoint M2瞄准镜,穿透射击是三连发。K1则是偏向轻量和简洁,只能使用自带1.5,采用无托结构便于携行和出枪,穿透射击是单发。而“Stryker”这个命名可能也有暗示其主要作战场景。这两款步枪风格迥异,显然都是处于试探期,然而丧尸爆发使这两把顶尖步枪的竞争过早结束。


K1的原型是奥地利斯太尔AUGA1型(Armee Universal Gewehr即陆军通用步枪)。采用短行程活塞导气式原理,无托结构,于1977年由奥地利斯泰尔-曼利夏(Steyr Mannlicher)公司推出,是史上首次正式列装、实际采用模块化和无托式设计的军用步枪。(注意此处措辞!实际上无托步枪的设计二战后就已经由苏联的科洛波夫老爷子搞出来了一个TKB-408,包括带嘤的EM-2)

AUG的优势主要在于在那个年代及其先进的高度模块化和无托结构。此外大量工程塑料部件的使AUG不仅有较长的寿命周期,而且非常坚固。据奥地利军方的测试,这些塑料部件可以承受射击100,000发以上的使用寿命。AUG很容易分解而不需要专门工具,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基本维护费用,士兵在野战条件下也方便维护步枪。AUG在设计时,特别注重人体工程学,AUG的平衡中心在握把位置,使射手可以单手操作武器。AUG枪托主体上有两个对称的抛壳口,一般左边的会盖上一个塑料护盖,当需要从左侧抛壳时要把护盖移到右边。可分离的枪托底板上有橡胶缓冲垫,当拆开时,可取出步枪内的主要部件,包括击锤组件和枪机组件。枪托底板是通过一个连接销固定的,这个连接销同时也连接着后背带环。枪托尾部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容纳擦拭工具等附件。

AUG的枪管采用高强度冷锻成型并在弹膛内部镀铬,外部带有环形散热筋弹膛后部带有8个闭锁突笋。

标准步枪枪管:508mm(约20英寸)

冲锋枪型枪管:350mm(13.8英寸)

卡宾枪型枪管:407mm(16英寸)

重型枪管(轻机枪枪管):621mm(24.4英寸)在任一步枪上都可以在数秒内更换其他的枪管,或更换一些套件转换成一把9mm口径的冲锋枪。

固定1.5倍的望远式瞄准镜(兼提把),由奥地利蒂罗尔的施华洛世奇光学仪器公司(Swarovski Optik)设计,密封在一个筒型外壳中,30英尺防水,设计的归零值为300米,可以在昏暗的微光条件下使用上方带有备用机械瞄具。

AUG系列主要变种:

AUGA1(固定瞄准镜,默认20In枪管,另有短枪管P型和战术板的P Special Receiver,HBAR重型枪管,衍生HBAR T精确射击型,HBAR:Heavy Barreled Automatic Rifle)

AUGA2(拉机柄形状改动,瞄准镜换皮轨,默认16In枪管)

AUGA3(Mil Std 1913皮轨组件,SF为特种部队型号,三面皮轨瞄具,枪机和击针改进)

AUG 9mm Para(冲锋枪型,MPi 69弹匣)

AUG LMG (轻机枪型,默认42发弹匣,四倍镜,开膛待击)

澳服:

F88(A1)

F88C(407mm 管,即A2)

F88S(皮轨限定,即A3)

F88T(.22LR训练版本)

F88A4(改进试验型,M203Pl和战术配件)

其他不是很重要的型号我不做介绍了。

放几个图。


              


2.班布里奇M14(Bainbridge M14)

班布里奇M14在游戏中的设定是“这挺机关枪是自负的发明家S.G.班布里奇的智慧结晶,只要轻松扣下扳机,就能降下密集弹幕”由Hayward&Grant(H&G)兵工厂生产。M14是一款转盘式轻机枪,开膛待机,上部弹盘供弹,带有又大又长又粗的散热套管,为了防止烫伤还套上了一圈护手。我们拿到的这把M14上一个主人是一位机枪手,他在这把枪的枪托上刻上道道来记录自己的每一次击杀。这把枪来到我们手里时,枪管都已经坑坑洼洼,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这挺机枪履行它的本职工作,拿起它,为丧尸敲响丧钟吧。


结合世界线和枪名,M14应该就是在游戏世界线中的一战爆发时即1914年生产的,意思就是“1914年式轻机枪”,在游戏世界线的协约国阵营服役。


原型也就是著名的刘易斯机枪了。但是枪托做了改动,看上去和苏制PKM机枪的枪托非常相似。


刘易斯机枪最初由塞缪尔·麦肯林设计,后来由美国陆军上校I. N.刘易斯完成研发工作。经历过一战,二战,曾广泛装备英联邦国家,1938年被布伦轻机枪取代,但敦刻尔克后曾大规模复出。


刘易斯本来是向美国陆军提出这个方案,但是军方给否定了(这都几回了),然后刘易斯跑去比利时,1913年办了家公司。1914年一战爆发,员工都跑去了英国,在英国伯明翰轻武器公司的工厂里开始量产“刘易斯”机枪。1915年起,英国军队将“刘易斯”作为制式轻机枪。


刘易斯机枪采用导气式原理,上方弹盘供弹。采用粗大的散热筒包裹枪管来实现“制冷”,但后来证实全部木大,刘易斯航空机枪去掉了套管,借助高空空气直接风冷。

弹药: .303

枪长: 1283mm(50.5in)

空枪重: 11.8kg(26lb)

枪管长: 666mm(26.25in)

供弹方式: 47发或97发弹盘

初速: 745m/s

放几个图。


3.M2020先驱(M2020 Harbinger)

M2020先驱在游戏中的设定是一款带有神力的定制款机枪,由Hayward&Grant(H&G)兵工厂生产。枪身以金红配色为主,搭配飞龙浮雕,如同一把上古神器。其带有一个强大的幸运弹隐藏属性,此弹类似曳光弹,随机发射,具有强大威力。“这挺机枪的弹药带上满是幸运子弹,保证全歼敌人。”不仅如此,不以脚架架设而是手持使用此机枪的人仿佛也会被赋予强大力量(雾)(毕竟这玩意空枪都能有三十斤)


M2020原型就是勃朗宁M1919,然后两个19各+1成了2020(这™绝对是故意的是吧)不过外观仍然是做了改动,右侧的拉机柄和前后机瞄都改成了M2老干妈的样式。


M1919是美国勃朗宁公司生产的机枪系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M1917式机枪的基础上,去掉枪管上外罩的水筒,水冷改气冷减重。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卡铁起落式闭锁机构。机匣呈长方体结构,内装自动机构组件。衍生型号中比较著名的是M1919A4和A6。A6就是A4安装枪托和两脚架的轻机枪版本,变化不大,而且是铁fw。抵肩不适,轻枪管过热太快,也不好换,还不轻。

A4全重:20.46kg(枪重14.1kg+脚架6.36kg)A6枪重:14.7kg

枪长:1044mm(A4不包含脚架)1346mm(A6)

枪管长:610mm(4条膛线缠距254mm)

射速:450~500RPM

枪口初速:792~823m/s

有效射程:1000m

口径:7.62mm

弹药:.30(7.62×63mm)M1,M2弹

100/250发弹链供弹

放几个图。

注:图片及资料均来自网络,想看更多好康的,去找我的

                                 置 顶 动 态

最后如果喜欢我这一次的武器原型介绍,还请点个赞支持一下,期待其他作品就请点一个关注吧,谢谢大家的支持。


                                     没了:)


《勇闯死人谷2》全新突击步枪K1斯特雷克和两挺机枪的游戏及现实原型介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